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打造戰列艦的第一要求是什麼?德國的也太「土鱉」

美國打造戰列艦的第一要求是什麼?德國的也太「土鱉」

文|顧偉欣

自1906年第一艘符合近代戰列艦概念的「無畏」號服役算起,世界範圍內為自家海軍裝備過戰列艦的國家共有英國(英聯邦)、法國、美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俄國(蘇聯)、西班牙、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土耳其13國;而具備設計和建造戰列艦能力的國家只有英、法、美、德、日、意、奧匈、蘇俄和西班牙9國而已。

各國雖然都視戰列艦為「國之重器」,然因各有各的想法,所以每家心目中的「理想型戰列艦」自是大相徑庭,如果戰列艦家族是個群雄並起的江湖的話,就不妨按照「理想型戰列艦」的「江湖規矩」給戰列艦們分個流派。依據的標準是表現戰列艦性能平衡的四大要素——火力、裝甲、航速、航程。之前跟大家介紹過平衡派英國,現在簡單說一下,鐵騎派:美國和德國。

「密蘇里」號戰列艦正在通過巴拿馬運河。受運河限制,美海軍戰列艦寬度被限制在33 米之內

美國和德國一直在技術上緊隨英國,美國和德國的第一型現代戰列艦「南卡羅萊納」級和「拿騷」級比英國分別晚了4年和3年,美國從1906年到1944年總共為本國海軍建造了13級共32艘戰列艦;德國的數字是11級共30艘。

之所以稱美式和德式戰列艦為「鐵騎」,顧名思義就是比英式戰列艦更「扛造」,不過兩者達到「抗打」的方式和手段卻不盡相同。

美國作為典型的兩洋(國土同時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國家,對於戰列艦的第一要求不是別的,正是能通過巴拿馬運河,在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方便地來回調動,這對美國的軍艦設計師們來說就意味著艦寬不得超過33米(即巴拿馬運河允許通過的最大寬限值),換句話說就是不允許美國人通過無限加大艦寬來增加軍艦的浮力來換取側舷裝甲帶厚度值的最大化。此路不通只能另闢蹊徑,聰明的美國人給出的解決之道是「重點防禦」,捨棄了英式戰列艦從頭防到腳的「一條式」裝甲帶思路,取而代之的是一圈將主炮塔、彈藥庫、鍋爐、輪機全部包裹進去的「裝甲堡」,其餘部分則用普通鋼板取而代之。此舉顯著減少了裝甲的重量而防禦能力並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從而允許美式戰列艦能裝備比英式戰列艦更多更猛的主炮(美式戰列艦一般比同期的英式戰列艦多2門主炮或者主炮射程比英式戰列艦遠)。在航程方面勇於創新的美國人大膽地把當時的高新技術——高壓蒸汽輪機、蒸汽-電氣推進輪機、燃油水管鍋爐往戰列艦上搬,居然收到了航程普遍比英式戰列艦遠1/3的「奇效」(美式戰列艦的最大航程為8000-10000海里,同時期英式戰列艦的最大航程很少超過7000海里)。當然也要在航速方面做出犧牲:美式戰列艦除了「戰列巡洋艦化」的「衣阿華」級外,普遍比同時期的英式戰列艦慢1-3節,給人敦實厚重之感,故而獲得「低速重炮鐵烏龜」的江湖諢號。為了減輕上層建築重量、降低重心而設置的輕量化的「籠式」桅杆也讓美式戰列艦一度在顏值上減分不少,意識到這點的美國人借戰前的例行維修和戰時修理戰傷的機會陸續拆除了籠式桅杆,就如同韓國女星做了整容手術才能上得廳堂,到設計「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和「衣阿華」級時則通過苦練修為,終於在顏值上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俾斯麥」號是德國曾經建造的最大型戰列艦,也是由歐洲國家所建造的最大型戰列艦之一

相比美國人的精打細算,德國人提高本國戰列艦抗揍能力的方法就「土鱉」得多,秉承英式「全面防護」的思想外加厚裝甲帶(普遍比英式戰列艦厚10%)內加煩瑣細密的水密隔艙壁,土法上馬的設計在收到良好的防禦效果的同時,也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死重」,所以導致除了「沙恩霍斯特」級和「俾斯麥」級以外的德國戰列艦中沒有一級的航程能超過6000海里。好在德國海軍的作戰海域主要局限於北海,所以「腿短」也並不是啥了不得的缺陷。但死重也擠佔了本該分配給火力的空間,德式戰列艦在「塊頭」普遍超過英式戰列艦的同時,主炮口徑反而比英式戰列艦小了一個量級,全靠德國的軍火巨頭克虜伯公司精湛的加工技藝多少扳回了點失分。德式戰列艦的外觀也浸透著德意志民族的嚴謹和刻板:稜角分明、直來直去,二戰時期有所改觀,卻犯了「同類症」的毛病,無論是「俾斯麥」級戰列艦還是「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都造成了同一種外觀,距離一遠連自己人都分不清誰是誰,雖然有利於迷惑對手,但在美學上卻實在不敢恭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時代印記:當年是這樣趕麻雀的
提爾皮茨的「風險艦隊」為何沒能贏過海軍力量分散的英國?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