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又到「尾牙」時,這些尾牙習俗你知道嗎?

又到「尾牙」時,這些尾牙習俗你知道嗎?

>>>>2月1日,尾牙。

導語:今天,農曆臘月十六,我們迎來人們都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尾牙。這個源於福建沿海、台灣一帶的節日,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尾牙的習俗和含義吧!

尾牙含義

尾牙是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節日,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的由來牙的涵義

「牙」是漢族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三牲四果、拜佛香與敬神金紙、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肴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作牙

「作牙」的起源出於善良的社會風俗習慣,代代相傳。所謂「牙」字,為「牙旗」之簡稱,因古時荒地滿目,未經開墾之地,時有相爭開拓,致有格鬥、毆打等事發生。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誌;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牽鉤仔」,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做牙」。

頭牙

頭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八月十五(農曆不分日或號)還要祭拜一次,稱為「秋祭」,在五穀有了收成時感謝土地公賜給人們的豐收。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為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在神明裡,土地公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親近人間,人們遇見任何問題,都會找上深入民間的土地公,祈求豐收、生意繁榮,就連治病、陞官、轉職也找他幫忙;台灣的土地公特別多,所以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

尾牙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古時有一詩句「一年夥計酬杯酒,萬戶香煙謝土神」,這是舊時詩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聯「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說東家要辭退夥計;下聯是尾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間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祭拜之後,東家即宴請夥計,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這天,商家們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而祭拜完的東西就會犒賞給員工們。

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廠要解僱夥計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這一餐來暗示。不過,舊時的人較為厚道,如果不是夥計實在不行,或是東家的事業經營不佳。是不會隨便辭退夥計,辭退的方式也不是發下一張解僱通知或者資遣,都在尾牙宴中暗示,告知員工被解僱。

尾牙——雞頭隱喻

以前尾牙宴的主菜是白斬雞,僱主將要解聘任何員工,則以雞頭相向,假如被免職的不只一人,則執筷子夾起雞頭分別朝向將被「辭頭路」者。凡是尾牙雞頭所指員工,即表示不再僱工請他(她)另謀高就,這種暗喻方式勞資雙方心照不宣,毋須口頭辭退也不必書面通知,這是台灣民間傳統的免職風俗。

假如僱主不想解聘任何員工,則將雞頭朝向自己或將雞頭拿掉以示全體慰留。至於尾牙辭退員工為何要以雞頭相向表示,可能因為雞在民間習俗中是代表「家」和「加」,因為「雞」在台語中與「家」和「加」同音,因此喜慶宴會通常是以雞象徵起家或增添福壽之意,「家」也有多出來之意,在尾牙時則以雞頭所指表示多餘之人,應自行離職。

有俗諺形容說:「食尾牙面憂憂,食頭牙蹺腳捻嘴須」,「頭牙」因為沒有被辭退的顧慮,所以心情輕鬆愉很;台語形容一個人的心情輕鬆悠哉悠哉叫做「蹺腳捻嘴須」。

傳說故事——土地公的由來

土地公的由來,有一個傳說。據說,周朝時有位家僕張福德,因主人赴遠地當官,思念幼女,由他伴隨主人愛女千里尋父,途中遇到暴風雪,張福德為救其女免受凍死而犧牲自己生命。主人感念其忠誠而建廟祭祀。周武王時加贈封號「后土」,後來人人視其能造福鄉里、福澤萬民而尊稱「福德正神」。

尾牙習俗

1、福建地區把做「尾牙」之後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為趕工結帳時間。所以,也稱二十二日為「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處收湊新舊賬,延後則就要等到新年以後才收帳了。

所以「尾牙」的飯吃完後,就有幾天好忙。過了「尾期」,即使是身為債主的硬去收賬,也可能會被對方痛罵一場,說不定還會被揍,也不能有分毫怨言。

2、商人和農人在「尾牙」這一天,除了供奉神明,也要招待自家的僱工與僕婢,對於來年是否繼續僱用一個人,也要在尾牙作最後的決定。所以,這算是慰勞日,又是禮貌相送日。

3、薄餅原本是"尾牙"的必備食物。

案例一

民俗的尾牙日活動

這一天,台灣及福建地區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福建晉江一直保持著尾牙日活動。

現代企業活動

在如今,企業的"尾牙"就是指"年會"。企業單位可以利用這一日,舉行公司內部的年終聚會,對上一年的公司狀況進行總結,並對有功勞的職員論功行賞,所以可以說是每個企業單位職工最期盼的聚會。因為年終時也伴隨著聖誕、元旦還有春節的來臨,所以很多公司乾脆就把年會就著這3個節日的期間舉辦,這樣更增添了年會的歡樂氣氛。很多企業在「尾牙宴」上也舉行一些抽獎活動,企業所有員工都參加,大家和氣融融,有著大家庭的感覺。

"做牙"的風俗最初起於「牙商」。「牙商」即古時為買賣雙方說合交易並收取傭金的「中人」(經紀人)。他們每月要舉行兩次「牙祭」,供奉財神爺,祈求生意興隆、財源茂盛。《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道:「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飯,初二、十六,跟著店裡吃牙祭肉。」

因此,一年之中,農曆正月初二叫"頭牙",六月十六叫"半年牙",十二月十六叫「尾牙」。商家最重這「三大牙」「尾牙」這一天,城鄉店家行交商號,均要備辦豐盛三牲禮品孝敬土地公和門口公,焚香點燭,祈求來年生意興隆,然後燒金紙冥幣,燃放鞭炮。入夜,東家設宴款待夥計,以酬謝犒慰夥計們一年之辛勞,也習慣於這時分紅。

除快速消費品行業、教育以及醫藥行業企業的「尾牙」標準大體沒有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之外,其他各行業均不同程度的縮減"尾牙"經費,包括降低人均餐費、減少獎品金額、縮減參會人數和經費轉嫁給員工等,其中尤以製造、金融、地產及出口貿易企業為多。

尾牙的形式分兩種:宴會和晚會。公司規模不大的,通常只辦宴會聚餐;規模大且又賺錢的公司,除各部門聚餐外,另辦大型歌舞演唱會娛樂員工。

尾牙作為一年中最後一次「做牙」,過了這一天就意味平安的過了一年,所以也被看作是一種福氣,有「尾牙吃歡喜」的說法。同時「尾牙」也有過小年之稱,所以它的到來意味著年關的開始。過了「尾牙」,大家就開始置辦年貨。

很多地方不過尾牙,但卻受到了這種文化的影響。直到改革開放以後,人們還把大吃一頓美食叫做"打牙祭",就是這種文化的遺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51萬年曆 的精彩文章:

一個噴嚏就能染上麻風病!患了麻風能治好嗎?
揭秘:2018十二生肖愛情全運程!

TAG:51萬年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