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遵化的「三山兩川」究竟是啥?不知道的戳進來漲知識!

遵化的「三山兩川」究竟是啥?不知道的戳進來漲知識!

編者按:遵化市是河北省燕山南麓著名的山間盆地,周圍由燕山余脈所環繞,盆地內是薊運河水系的沙河,黎河衝擊而成的大片平原,平原中部又自西向東露出一條長山地,即中道山,將盆地一分為二。中道山以北的山地稱北山,平原稱北川,中道山以南山的山地稱南山,平原稱南川,全境地形通稱「三山兩川」。整個遵化東臨大黑汀水庫和潘家口水庫,西接於橋水庫,北靠燕山,南望渤海,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正熠熠生輝。

燕山南麓地緣結構圖

遵化三山兩川地形圖——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玉盤之中正熠熠生輝

今天小編就要向大家介紹遵化三山之中的中道山,此次介紹以北川為中心。做為從小長在遵化的人來說,我們的世界好像被山包圍起來。不管向東南西北哪個方向望去都是山,從小就在思考,山的外面是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斷長大,終於有一天,我們離開了大山的懷抱,終於到了山外面的世界,但心中牽掛的依然是遵化那片故土。

遵化地形「三山兩川」,但何為三山,兩川又指哪兩川?下面我們先從「中道山」講起,如果你生活在北川,簡單說就是邦寬線兩側的地區,基本包括由石門鎮到建明鎮由西向東分布的鄉鎮。那麼恭喜這一區域的朋友,因為我們生活在遵化最核心的地區,而我們往南看,基本上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山都屬於「中道山」,而我們背後的山則統稱為「北山」。

中道山以北、北山以南的區域我們稱為「北川」,中道山以南的區域我們稱為「南川」。中道山東起景忠山,西至天台山的一系列山。由東至西分別是景忠山、煙囪山、大紅山、華山、柏山、岳山尖、龍山、朱山、筆架山、大華山、明月山、羊角山、搗葯山、百草頂、鳳凰頂、三仙山、大北山、鐵磨嶺、象山、煙墩山、金星山、天台山。

攝影:柳金余

既然說到中道山包括這麼多的山,我們好像熟悉又好像不熟悉,沒關係,我們一座山一座山來分析,我們先介紹哪座山呢?就從我們最熟悉的山開始吧--景忠山。

景忠山-龍山地形圖

景忠山位於中道山的最東端,景忠山幾乎與北山、南山對接。如果三條山脈匯於一點,那麼這個點就是景忠山,在景忠山與北山之間一條大河奔流而過,這條大河就是赫赫有名的-黎河(古名浭水,庚水)。以景忠山為起點,沿中道山往西看,緊挨著景忠山的一組山是煙囪山,與煙囪相望的是大紅山。這兩座山的北麓就是建明鎮,西鋪「窮棒子社」精神就誕生於這個小鎮。而煙囪山和大紅山,則像這個小鎮南邊的衛士一樣,為建明鎮守著南大門。

景忠山-大紅山地形圖

大紅山的西邊就是柏山、岳山尖。柏山與岳山尖山脈基本相連,甚至分不出彼此。東邊的叫柏山西邊的叫岳山尖。兩座山的北麓有一個知名鄉鎮-崔家莊鄉。

大紅山-龍山地形圖

如果柏山和岳山尖不能引起你的興趣,那麼下一座山你一定熟悉。你猜對了,這座山就是龍山。在龍山與岳山尖之間有一道山口-黃台口,黎河水正是通過此山口奔流而過去滋養南川的土地。這個山口較寬,G25長深高速正是從這個山口穿過。

龍山在遵化的地理位置上非同小可,其山勢從東往西恰似一條巨龍,頭朝西而卧。盛極一時的「龍山寺」香火旺盛達900年左右,乃遼天慶年間建。從這個年號可以看出我遵化曾隸屬遼國,歷經滄桑,不知歷盡多少戰亂。與龍山東西相對峙的是筆架山,而龍山與筆架山之間,平地起了一座孤山,這座孤山的南麓有一個村叫「朱山莊」,因此我把這座孤山稱為-珠山。龍山與筆架山、珠山勾勒出一幅二龍戲珠的架式。

筆架山與龍山相望圖

如果把中道山看成一條巨龍,那麼,筆架山和龍山則是腹部的兩隻龍子。而更為形象的比喻是將中道山看成是兩條龍。東邊的以龍山為首,岳山尖、柏山、大紅山、煙囪山為龍身,以景忠山為龍尾。西邊的是以筆架山為首,大華山、明月山、羊角山為龍身,三仙山、天台山為龍尾。東西兩條巨龍在爭奪珠山那顆名珠。

朱山與龍山

東邊的巨龍介紹完畢,我們再來研究一下西邊的巨龍。筆架山,因五個山峰高高聳立形似筆架而得名。在山頂中間的三座主峰上建有碧霞元群宮,玉皇殿,地藏殿。在筆架山與黎河之間有一古老的村落叫山裡各庄(古時叫山黎河庄)。

西邊與筆架山相望的是大華山。大華山的西側是明月山,明月山又叫窟窿山,遠眺南側山腰,就會發現有個猶如碗口大的窟隆,這便是遵化十大景之一的「明月銜山」。

明月山

明月山的西側是羊角山。大華山、三尖山、明月山、羊角山基本連在一起,羊角山西麓是搗葯口,搗葯口還有一個學名-小燕峽。而搗葯口的西側則是搗葯山。與搗葯山相對峙的是百草頂,百草頂上,曾有一座老道觀,據說是道士每次上山用山羊馱著一塊青磚,日積月累修建的這座道觀。百草頂生長多種藥材,如草參、豬鬃草、孔雀尾、迎春花,柴胡、貫眾等草本藥材。因生長著斷腸草、百步倒等烈性藥材,至今令當地放羊者望而怯步,不敢冒然上山放羊。百草頂的北麓曾有一座宏門寺,相傳建於遼代,距今已經約1000年歷史。此地曾出土過商朝時期文物,稱宏門寺遺址。

筆架山-羊角山地形圖

搗葯山與百草頂兩山之間夾成一山口-水平口,這個山口在地圖上很難找到,但看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氣勢。確實如此,沙河主河及魏進河、馬蘭河、北嶺河等6條主要支流匯合處。

沙河之水正是從這個山口流入南川境地,滋潤平安城的土地,注入於橋水庫,為天津人民的飲水做出貢獻。由此可見,搗葯山絕非一般的山,在這座小山的兩側竟然有兩個知名山口,東邊-搗葯口,西邊-水平口,一條走人,一條走水。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一帶歷史很久遠,而巧的是,這裡有幾座山,有兩個山口,以後來的名人越來越多,便在此地周邊修了各種寺,各種廟。而現如今那裡又在大興土木,建濕地公園。從古至今,這一帶就沒消停過。

筆架山-搗葯口地形圖

百草頂再往西有一個著名的山頂-鳳凰頂,而鳳凰頂的山腳下曾有一非常著名的寺-夾山寺。夾山寺歷史頗為悠久,古時曾有「南夾山,北禪林」之說,建年無考,只知唐貞觀二年(628年)高僧省義重修。可見夾山寺地位不一般。

鳳凰頂的西側,也就是百草頂、鳳凰頂同一東西向山脈的最西側,有一著名山峰-三仙山,地圖上標的地標為「三角山」但我更願意把它叫三仙山。三仙山上有一古寺叫「玉皇觀」,始建於唐朝。三仙山的南面還有兩座山-鐵磨嶺和大北山。

水平口-石門口地形圖

中道山的最西側,則是天台山。天台山的地理位置不可小看。正是由於天台山的存在,才使得遵化的西大門近於封閉。而天台山的東麓則是天下聞名的-清東陵。緊臨龍門口還有一山口,這個山口就是石門口,又叫石門峽。石門口是煙囪山與九鳳山(九鳳朝陽山)對峙形成。這兩個山口與搗葯山兩側山口類似,也是一條走水,一條走人。而這個山口發生的故事也很多,但大多跟戰爭有關係。

興隆口-石門口地形圖

清東陵的位置之所以佔盡風水,是因為這個位置前有照山,後有靠山,兩邊還有山,而它的照山,則是金星山。而它的靠山則是昌瑞山。西側是黃花山、天台山,東側則是羊媽媽山。正是由於清東陵東西南北都有山,幾乎算得上是八面環山,真不愧是祥地中的祥地。除天台山與金星山歸於中道山外,黃花山、昌瑞山、羊媽媽山屬於北山山系。

清東陵方點陣圖

清東陵前圈地形圖

至此,在北川視線範圍內的中道山,基本介紹完畢,由於筆者學識尚淺,對於遵化山川的了解難免有疏漏謬誤之處,請讀者不吝指正。遵化還有許多知名大山,今日介紹至此,供各位讀者拍磚解悶。

遵化地形-外方內圓圖

後記:遵化自後唐始建,畿東第一城之美譽聞名遐邇,更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遵化之秀美山川,此正是明珠一顆玉盤中,熠熠生輝瑞氣濃,細數遵化三山兩川之中道山,與讀者分享之。

來源:遵化歷史與傳說

作者:大河

編輯:王亭貫

嚴正聲明

未經官方授權,其他媒體或個人不得私自轉載或抓取本公眾號信息。如若發現信息不實、不全等,對我局造成負面或不良影響,將予以追究相應責任!

TangShanTourism

新唐山 心體驗

唐山,想不到的美!

立足京津冀 面向海內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山市旅遊局 的精彩文章:

唐山周末精品旅遊線路——南部線路

TAG:唐山市旅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