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大銀行家摩根的私人圖書館

走進大銀行家摩根的私人圖書館

私人宮殿

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

文/劉佳玥

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相較於曼哈頓的繁鬧,這裡的街區卻是出乎意料的優雅清靜。主體建築是皮爾龐特·摩根(J.Pierpont Morgan,1837?1913)的私人藏書樓,因藏有大量珍貴文史手稿、古籍珍本而聞名。

摩根藏書閣全景。展櫃中是重要藏品,其中靠近門口的展櫃中擺放的就是著名的谷登堡《聖經》。

這家著名的私家博物館不同於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或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s),沒有恢宏的建築,沒有如織的人流,甚至連醒目的門頭都沒有。其麥克金主樓(Mc Kim Building)是田納西大理石構建的古羅馬風格建築,從街區眾多的紅磚樓中輕易地跳脫出來。博物館的接待大廳和餐廳卻是一座現代風格建築,由玻璃和白色牆體構成,和麥克金主樓的風格形成反差,夾在古典風格建築之間格外顯目。

皮爾龐特·摩根

皮爾龐特·摩根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銀行家之一,1861年在紐約成立了J.P.摩根公司,金融帝國自此建立。工作之餘,他是一個愛好廣泛的收藏家,藏品來自諸多領域,並且數量驚人,其中主要包括珍本書、手稿、油畫、版畫及古代手工藝品。1924年之後,摩根先生的私人圖書館在他兒子許可下向公眾開放。它的全名叫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圖書館部分由摩根先生的書房、藏書室構成,都是常規的展室;博物館部分是它的大廳和其他幾個畫廊,不定期有攝影展、畫展和音樂會在此舉行。

走進大廳便可看見前台的售票人員,旁邊便是存衣處,工作人員熱情地安排購票和衣物的存放,我拿出學生證購買參觀票。在美國,持有學生證便能享受各大博物館提供的優惠折扣。而售票的女孩認出我的學生證,原來她也是莎拉勞倫斯學院的畢業生,遇到校友不免多聊幾句,學校里的教授、畢業後的工作都是話題。很多校友畢業後都在紐約地區的博物館、非營利性藝術機構等文化場所工作,對於學習藝術的學生在這裡工作雖然收入微薄,但想在紐約生活工作下去這也是選擇之一。

現代風格的接待大廳入口位於主樓後側

往裡走,迎面是一整面玻璃牆,午後的陽光透過玻璃天花板灑在開放的就餐區域。大廳簡潔的現代裝修風格令我有點意外,兩位提琴演奏者奏出的優雅愜意的音樂,像輕柔飛舞的羽毛,把整棟建築填滿,包裹著整個空間里現代和古典的美,讓它們連結、擁抱在一起,便毫無格格不入之感。

摩根書房極具奢華

品味完建築精緻的一磚一瓦,我終於屏住呼吸,走進了摩根先生的書房——這是他約見藝術品商人、學者、商業夥伴和好友的場所。這不僅是整座建築里最奢華的房間,也是最能體現摩根先生的審美和藝術品位的場所。牆壁貼著紅色的絲緞牆紙,上面雕刻著藤蔓、八角星等精緻的花紋。窗帘是厚重的暗紅色天鵝絨,與牆紙相配。木質天花板是摩根先生從義大利佛羅倫薩購來的;窗戶上鑲嵌的彩繪玻璃是從瑞士遠渡重洋而來,也是摩根先生的藏品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15至17世紀。房間里還不乏名貴的油畫和雕塑,也全是他的名貴收藏。房間四周擺滿了矮書櫃,外面有一層玻璃加一層鐵網保護,但是依然能夠看見每一本古典皮質裝幀精美的書籍。

圓形中庭的淺色基調和白色浮雕是向文藝復興緻敬的作品

攝影:劉佳玥

書房外是一個圓形的大廳(The Rotunda),作為中心連接了書房、主藏書閣和摩根先生私人圖書管理員貝拉·達·科斯塔(Bella da Costa,1879?1950)女士的辦公室。這個大廳的牆壁和地板由帶花紋的白色大理石修砌,裝飾著大理石、天青石柱子,上方還有一個半球形的穹頂,裝飾著一圈東方韻味的瓷磚。中間幾幅八角形藍底的白色浮雕,風格是致敬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畫家拉斐爾,內容則是描繪幾位古希臘天神,用鎏金的花葉紋飾間隔。圓廳本身的裝飾,代表了整座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包容的藝術廣度——從古希臘、古羅馬到文藝復興。

藏書閣天花板的繪畫和玻璃裝飾

攝影:劉佳玥

大廳中央的玻璃櫃里展示著摩根先生的著名藏書之一——華爾特·惠特曼 (Walt Whitman)的詩集《草葉集》(Leaves of Grass)的初版。《草葉集》是美國浪漫主義詩歌和自由體詩歌的代表作,展現了惠特曼對大自然和人類之美以及民主自由的歌頌。從1855年第一次出版後,隨著他經歷的歷史事件,惠特曼不斷增補,經歷9次再版,直到1892年的「臨終版」 (The Deathbed Edition)成為最後一個版本,因此之前的每一個版本都是非常具有時代意義的,例如在南北戰爭結束兩年後出版的1867年版中加入的「桴鼔集」 (Drum-Taps),就是詩集中唯一與戰爭有關的章節。而珍貴的1855年版本,也就是摩根先生收集的初版,其有趣之處在於,書上並未出現作者惠特曼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他的一幅畫像。畫像中的他穿著工作服,戴著寬檐帽,手揣在口袋裡,完全沒有大多數作家畫像中溫文爾雅的樣子。我的文學教授戲稱,這張畫里的惠特曼看起來不像個詩人,反倒像個農民。只印畫像不印名字的選擇,就如同他畫像中的神態,恰好呼應了他性格里反叛不羈的一面。《草葉集》初版的排版設計大部分由惠特曼親自完成,印刷也是自費。儘管銷量慘淡,他卻沒有因此挫敗。日後年復一年不懈修改、擴寫,使《草葉集》最終享譽世界,也使惠特曼成為美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詩人。

惠特曼的《草葉集》1855年首版只有作者的畫像沒有名字

《草葉集》展櫃的正前方便是摩根先生的圖書館,華美壯觀,令我嘆為觀止。在屋子的上方還有兩層懸閣,能夠通過梯子登臨;從地板到天花板,9米多高的四面牆上,除了門窗、壁爐、一幅掛毯,其他每一寸空間全被切爾克斯胡桃木打造的內嵌式書櫥填滿。鐵網和玻璃後面收藏著從16到20世紀的歐洲文學書卷。毫不誇張地說,任何文學愛好者和古董書愛好者都會把這裡奉為天堂。除了擁有數目驚人的藏書量,摩根先生當然也要給他的寶貝們最奢華的家。這間藏書閣和他的書房一樣,裝飾著來自歐洲的彩繪玻璃。天花板上,一圈鎏金紋飾之上,是一幅幅半月形畫,每一幅都描繪一位繆斯女神。拱肩上的一幅幅六邊形繪畫是十二星座和古羅馬神話中掌管他們的神。十二星座的擺放也是由摩根先生親自設計,有所講究的。大門正上方的兩幅分別是白羊座和雙子座,代表他自己的出生日期和與第二位妻子的結婚日期,如此,他每次走進圖書館時,都可以經過自己的兩顆幸運星。雙子座的正對面是水瓶座,是他早逝的第一位妻子的星座。

北廳中陳列著更多的藝術藏品

這裡保存著摩根圖書館的鎮館之寶——約翰內斯·谷登堡的《聖經》,別名「四十二行《聖經》」,現今存世不超過50本。摩根圖書館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藏有3本谷登堡《聖經》的機構,其中一本被打開展示在玻璃櫃里。作為西方世界活字印刷的開山之作,谷登堡《聖經》的整體設計精美華麗。封面封底的四角都包著雕花的金屬殼加以保護。每一頁都是彩色印刷,每一節的開頭大寫字母都是放大的彩色字體;正文里的每一個大寫字母中間都有紅色的填色。我數了數,被展示的兩頁上果然分別印刷了42行文字,卻不是我內心偷偷期盼的40行。這裡有個小典故,谷登堡《聖經》最初排版設計是每頁40行,但是按照這樣印刷了最初的幾十頁之後,由於訂單增加,出於節約紙張的目的,谷登堡便縮小了行距,使得每頁能夠容納42行文字。這一點看似失誤、不夠標準化的改變,在我看來更像是人類的文化發展在駛向機械量化生產過程中的一點靈巧的溫柔。

谷登堡《聖經》又稱四十二行《聖經》

攝影:劉佳玥

摩根先生用做生意積累的財富,滿足個人收藏的喜好,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囊括歐亞大陸700年的文學、藝術收藏品的宮殿,也無意中為後人提供了一處學習、欣賞這些傑作的殿堂。這也令我更深地感受到紐約的魅力,儘管整座城市看起來被繁華嘈雜的街道所霸佔,但在某個拐角或小巷,總有像摩根圖書館這樣的世外桃源。

摩根圖書館除了藏書還有各類藝術品收藏,雕塑是很重要的門類。

攝影:劉佳玥

題圖:麥克金主樓正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知識畫報 的精彩文章:

馬來西亞歷史名城中的街頭藝術
找樂|街頭藝術這樣有趣

TAG:世界知識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