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中世紀錢幣
英國中世紀錢幣,是西方中世紀錢幣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有著極其鮮明的特點,經過一個不斷學習模仿歐洲大陸中世紀錢幣又不斷獨立進步發展的複雜歷程,最終形成了近代成熟的英鎊-先令-便士(P-S-D)體系。這一體系又隨著大英帝國殖民地的不斷擴張,影響力擴散到了全球。儘管到了最後英國殖民地紛紛獨立,但是很多國家和地區還是沿用了原有英國錢幣的設計理念甚至幣值,直到今天很多國家和地區硬幣正面也都還是英國女王的頭像,這些錢幣可以統稱為英系錢幣。英系錢幣是當今世界錢幣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成員。
因此也可以說對於整個世界錢幣史,英國錢幣體系尤其是中世紀錢幣體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實從延續性上講,英國中世紀錢幣的淵源應該要從羅馬退出英倫之島的統治時期開始說起。大約公元5世紀時羅馬駐軍最終從不列顛撤出後,不列顛島民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金融不穩定和錢幣製造真空期之後,逐漸尋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其錢幣體系從羅馬錢幣逐漸過渡到了早期安格魯-撒克遜錢幣體系。
大約在公元600年左右,不列顛開始使用一大類具有鮮明特點的小貴金屬錢幣,這正是早期安格魯-撒克遜錢幣體系的代表。金幣稱作Thrymsa,銀幣稱作Sceatta,都是直徑大約10毫米、厚度1.5-2毫米的小錢幣,雖然小,但感覺比較厚實,重約1克(金幣更重一些)。從起源上說,這類小小的金銀幣是對於當時歐洲大陸上的tremisses(三分之一solidus金幣)以及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的denarii的模仿。這類小錢幣往往有著宗教色彩濃烈的設計圖案,又帶著凱爾特錢幣上那種程式化模仿的痕迹,如果不是非常熟悉那種基本布局的話,甚至難以識別出頭像來。部分錢幣上還有著如尼文(Runes)的銘文。這類錢幣都是通過西方傳統的打製法製作出來的。
下圖是一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Thrymsa(圖1),由肯特王國國王Eadbald (616-640年在位)在倫敦發行,重1.28g,含金量67%。
圖1 Eadbald Thrymsa
這枚是Sceatta(圖2),重0.96克,正面是被十朵花圍繞著的沃登(Woden,日耳曼神話中的主神)頭像,背面是一隻鳥。
圖2 Series H Wodan head type Sceatta
到了中期安格魯-撒克遜時期,從公元780年左右不列顛終於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便士,便士僅有銀幣形制,考古所發現的個別金幣均非流通錢幣。這時期的銀幣和早期Sceatta相比開始變得更加薄,重量也增加了些,當其基本形制穩定下來後,這類直徑約在18毫米、重量約在1.5克的小銀幣便成為了真正的銀便士。銀便士同樣是通過打製法製作——先準備好一定大小、重量、成色的小銀片,再把這些薄薄的小銀片夾在分別有著正反面設計的兩個錢幣模具中,然後用鎚子重擊上面那個模具來使得正反面的圖案壓印在小銀片上,從而得到了銀便士,因此這時期的銀便士被稱作打制幣。更薄更大的銀片使得打制效果優於更早期的Sceatta,銀便士幣面上也可以容納下更多更複雜的設計。因此從這個時期開始(大約是780-973年),銀便士的設計製作逐漸成熟,在這個時期,王國的國王和大主教們都有權打制有著他們名號的銀便士,因此這時期的銀便士雖然數量均很稀少但是品種繁複,下圖是中期安格魯-撒克遜時期一枚典型的銀便士(圖3),發行於麥西亞國王伯格雷德(Burgred,852-874年在位)統治期間,重1.35克,造幣者是Liafwald。
圖3 Burgred penny
在此期間,不列顛諸島受到了維京人(北歐海盜)的瘋狂掠奪,維京人甚至還佔據了大片的土地定居了下來,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並模仿當時撒克遜國王的銀便士也發行打制了設計相近的銀便士。這是一枚由維京人在他們所佔據並建國的約克地區發行的銀便士(圖4),正面是長劍圖案,背面則是維京人所信奉的奧丁神之子雷神托爾的武器雷神之錘,這枚銀幣重1.14克,輕於同期的安格魯-撒克遜銀便士。
圖4 Vikings of York penny
說到這裡,英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位人物出現了,他就是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871-899年在位)。他歷經數次殘酷的戰鬥成功抵抗了維京人的一再進攻,保護了王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極受人民愛戴,同時他對於維京人也很寬厚仁慈,因為也廣受維京人尊重。886年,他收復了被維京人已經佔據了很久的重要城市倫敦,發行了一些有著特殊設計的銀便士。這幾乎是阿爾弗雷德大帝最有名的一枚銀便士,下圖正是這樣的一枚(圖5),重1.62克,可以看到正面是他的頭像和頭銜AELFRED REX,背面是倫敦(LONDONIA)的縮寫圖案。可以說這枚銀便士是紀念收復倫敦的一枚紀念幣,有意思的是當時維京人儘管失去了倫敦,但他們居然依舊模仿這個圖案也打制了類似的銀便士。
圖5 Alfred the Great London penny
差不多也是從阿爾弗雷德大帝時期開始,英國銀便士又逐漸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變化。與以往的設計不一樣的是,很多發行量更大的銀便士都取消了國王頭像,它們正面沒有國王頭像,僅有國王頭銜,而背面是造幣者(和造幣地點)的純文字型,夾雜著十字架或小點的圖案。這是受到了歐洲大陸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s)銀幣的影響。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僅有著文字和簡單圖案的銀便士的模具更加容易製作,有利於廣泛快速的增加銀便士的生產發行,來滿足當時國內經濟發展對於更多錢幣以及在更大範圍內流通的需求。從存世數量上看,這類簡單設計的銀便士大大超過了國王頭像的銀便士。在後續的那幾位國王時期,粗略分類的話,同樣也是有著正面國王頭像和背面複雜圖案的銀便士,以及僅有文字和簡單設計的銀便士兩大類,從某種意義上講前者常常變得只是作為宣揚國王王權的一種工具,而流通功能更大程度上由後者承擔。下圖是一枚僅有著文字和簡單設計的銀便士(圖6),發行於阿爾弗雷德大帝的兒子「長者」愛德華(Edward the Elder,899-924年在位)統治期間,重1.61克,由造幣者Aethelwulf在溫徹斯特打制。
圖6 Edward the Elder Two lines type penny
到了晚期安格魯-撒克遜時期,從973年埃德加國王(959-973年在位)錢幣改革開始,國王的頭像再次成了銀便士上最固定和最重要的設計。這一設計一直延續到了今天。除了極個別的品種之外,現在幾乎所有的銀便士正面正中都是國王頭像,外圈是國王的頭銜,背面則是各式各樣的設計加上外圈的造幣者和造幣地點名字。
背面的這套文字系統(造幣者加上造幣地點名字)曾在更早期的銀便士上時不時出現過,但是直到現在才最終固定了下來。可以說這正是銀便士成色和重量得到保證的重要措施,因為從每一枚銀便士上都可以直接追溯到具體的責任人,一旦發現重量或成色不足的情況(這從法律上講代表了該銀幣不足值不合法),馬上就可以追查到責任人。可以認為這一簡單的規定正是英國銀便士品質較高而因此廣受歐洲大陸歡迎的保證,這一規定一直延續到了金雀花王朝愛德華一世(1272-1307年在位)時期才取消。下面列舉幾枚典型的晚期安格魯-撒克遜銀便士。這枚是埃塞雷德二世(Aethelred II,978-1016年在位)的銀便士(圖7),重1.39克,由造幣者Dunstan在埃克塞特所制(背面銘文+DVNSTAN M`O EAXE);另一枚是克努特大帝(Cnut,1016-1035年在位)的銀便士(圖8),重1.02克,由造幣者Brihtferth在倫敦所制(背面銘文+BRIhTFRD: ON LVND)
圖7 Aethelred II Long cross type penny
圖8 Cnut Quatrefoil type penny
到了1066年,來自歐洲大陸的諾曼底公爵威廉帶領他的諾曼貴族戰勝了安格魯-撒克遜末代國王哈羅德二世(1066年在位),英國歷史進入了諾曼王朝,這一全新的王朝是由外來歐洲貴族代替本土貴族統治。但是也許是新王朝建立,國內原有撒克遜貴族處處起兵造反,威廉一世(1066-1087年在位)疲於奔命而並無精力去改革幣制或者說也很可能是故意藉此來穩定國內幣制經濟,因此早期諾曼王朝銀便士無論從基本設計、重量和成色標準上完全沿用了前期的撒克遜銀幣標準(92.5%含銀量,重22.5格令約1.46克)。諾曼王朝歷經四位國王,其中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時試驗性的打制過極少量的半便士銀幣未成氣候,因此可以說銀便士仍然是唯一的面值。每一位國王均發行了多種銀便士,下面是較具有代表性的威廉一世的PAXS銀便士(圖9),重1.37克,由造幣者Godwine在溫徹斯特所制(背面銘文+GODPINE ON PINC)。
圖9 William I PAXS type penny
諾曼王朝末代國王斯蒂芬(1135-1154年在位)統治期間因為爭奪王位的緣故內戰紛紛,英國這段歷史被稱作「大內戰時期(The Anarchy)」,在此期間,王國經濟倒退、民不聊生,不僅爭奪王位的內戰雙方,甚至還有並沒有打制發行銀便士權力的大貴族們也紛紛發行了品種繁多的銀便士,很多都是重量和成色完全不足值的劣質銀便士。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位於來回爭奪城市的造幣者為了避免體現他的政治立場而給自己惹上麻煩,故意隱去銀便士上應有的自己名字和造幣地點名字;而也有的造幣者正相反,他們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故意在原有斯蒂芬國王的銀便士模具上加上了充滿政治意義的符號,比如故意在斯蒂芬國王頭像或者手中的權杖上加上了代表作廢的橫線或十字架。這個時期的銀便士往往發行量少而局限,而且因為很多上述的特點,非常珍貴。圖中是一枚非常罕見的內戰時期由斯蒂芬國王的反對方所發行的銀便士(圖10),重1.00克,正面設計類似於斯蒂芬銀便士,但是背面卻模仿了前任國王亨利一世的銀便士,這枚錢幣設計簡陋,製作粗糙,而且可以看出含銀量較低且重量也遠低於法定標準,背面文字模糊根本無法識別造幣者或造幣地點。
圖10 Stephen Angevin party penny is the name of Henry
斯蒂芬最終輸了內戰,敵對方金雀花伯爵亨利被立為王儲,1154年斯蒂芬去世,亨利加冕成為國王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開始了金雀花王朝。鑒於前王斯蒂芬時期王國內戰多年,銀便士的打制發行沒有很好的控制,不合法銀便士充斥市面,亨利命令全面廢除市面上的銀便士,於1158年發行了全新設計的銀便士。這就是Cross-and-crosslets銀便士,在強力手段下,銀便士的重量與成色立即恢復到了內戰前,但是歷經多年內戰,找到足夠具有熟練經驗的造幣者竟成了奢望,因此Cross-and-crosslets銀便士設計尚可,但是製作工藝均較差。1807年在英國林肯郡蒂爾比(Tealby)曾經出土發現了超過6000枚的這種銀便士,因此Cross-and-crosslets銀便士又常被稱作Tealby便士。如圖(圖11)是一枚典型的Tealby便士,重1.34克。由造幣者Rogier在埃克塞特所制(背面銘文[-]OGIER:ON:E[-])。
圖11 Henry II Cross-and-crosslets penny
到了1180年時機成熟了,亨利二世又下令廢除了Cross-and-crosslets銀便士,並通過從法國引進了具有足夠經驗的造幣者,再次改革發行了全新設計的short cross銀便士。這些被稱作「短交叉銀幣」的short cross銀便士在英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地位的,標準重1.44克(22.3格令),成色92.5%。short cross銀幣共發行了67年(1180-1247年在位),歷經四位國王,通過其成熟的設計、穩定的重量與成色、巨大的發行數量,確立了英國銀便士在歐洲整個大陸上的崇高地位。當時歐洲大陸很多地方都極樂意接收甚至指明需要使用short cross銀便士進行結算,不少地方特別是Westphalia(現今德國境內)模仿發行了大量類似的銀便士,模仿的short cross銀便士部分是僅採用了基本設計而頭像、頭銜等作了當地本土化,更有部分是完全拷貝,其相似程度非錢幣專家不能區分。
Short cross便士非常具有特徵性,正面是國王正面頭像,他的右手拿著權杖,圍繞頭像的是銘文hENRICVS REX(亨利國王),背面是在一個由小點點圍成的圓圈中有個雙行線構成的十字形,所分成的四個象限中每個都還有相連的四個小點形成的一個小交叉。雙行線的大十字僅局限於圈內而不像後期的銀便士直抵幣邊,所以被稱作短交叉(short cross)便士。圈圈外面是造幣者和造幣地點的銘文。關於short cross銀便士最有意思的是,四位不同的國王(亨利二世、理查德一世1189-1199年在位、約翰1199-1216年在位和亨利三世1216-1272年在位)的基本設計完全一致,甚至連銘文hENRICVS REX都沒有變化,具體是哪一位國王統治下發行的short cross銀便士僅可根據文字字體、頭像特徵等區分。下圖是一枚典型的short cross銀便士(圖12),重1.45克,由造幣者Aimer在倫敦所制(背面銘文+AIMER?ON?LVND),可見其正反面的字母E和正面的字母C均是方形的而背面的M是圓形的,因此這枚發行於該幣制的最早期(1180年)歸屬於亨利二世時期。
圖12 Henry II Short cross penny
到了short cross末期正是亨利三世統治時期,鑒於市面上大多數流通的short cross銀便士磨損嚴重,1247年國王命令發行了全新的另一大類銀便士,新的銀便士正面與short cross銀便士有點類似,但是背面的十字交叉直抵幣邊,因此被稱作「長交叉(long cross)」銀便士。Long cross銀便士設計精美、打制用心,更重要的是保持了重量、成色穩定的優點,因此在歐洲大陸上同樣廣為流通接受。關於long cross最大的發現正是190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發現的一大窖藏,累計共出土14萬5千多枚銀幣,其中long cross銀便士就有近8萬枚,這對於當時來說是極大的一筆錢。
關於這筆錢有幾個理論,比如這是亨利三世的弟弟康沃爾伯爵理查德(Richard 1st Earl of Cornwall)為當選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所花出的賄賂,或者亨利三世的妹妹萊斯特的埃莉諾(Eleanor of Leicester)的私人財產,但更有可能的是當時的一位歐洲富商的財產,其中有這麼多的long cross銀便士,也恰恰證明了英國銀幣在大陸的廣泛流通。long cross銀便士具體細類別較多,但可初步分為國王無權杖和有權杖兩大類,下圖是一枚典型的long cross銀便士(圖13),重1.51克,由造幣者Walter在坎特伯雷所制(背面銘文WAL/TER/ONC/ANT),這枚正面國王手持權杖,王冠上有間隔排列的小點的裝飾,因此分類為5e,5e是long cross銀便士中極為稀少和特別的一類。
圖13 Henry III Long cross penny
金雀花王朝愛德華一世初期也延續了long cross銀便士的發行,但隨著市場對於更小面值錢幣的需求,銀便士體系進行了全新改革,正式發行了一便士、半便士、一法新(四分之一便士)三種面值的銀幣,基本設計均一致,區別僅在於大小和重量。半便士和一法新的小面值銀幣在既往曾有過曇花一現的數次發行,但均是試驗性的發行,直到現在,才最終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愛德華一世還試驗性的發行了四個便士的較大銀幣格羅特(Groat),但當時遭到了失敗。下圖是愛德華一世的一便士銀幣(圖14),重1.44克,在倫敦打制發行,其正反面的設計成了一種標準,後面數任國王統治時期的銀便士上除了國王名字外其它均保持基本一致,而同期的小面值銀幣和後期銀便士等也是類似的設計。
圖14 Edward I penny
到了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在位),格羅特正式成為英國錢幣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員,同時還引進了半個格羅特(兩便士)的銀幣和各種面值的金幣,這是第一次金幣完全成功的加入了英國錢幣體系而不再僅僅是試驗性的製作發行。下圖是愛德華三世的格羅特(圖15),重4.59克,以及同一位國王的諾波爾金幣(圖16),重7.67克,諾波爾金幣面值80便士,是當時最大面值的英國錢幣。
圖15 Edward III Groat
圖16 Edward III Noble
這一雙貴金屬多面值的錢幣體系一直沿用到了都鐸王朝,到了都鐸王朝,英國錢幣體系中另一位極其重要的成員先令終於也第一次登上了歷史舞台,既往先令僅作為計算單位而並無實際先令錢幣存在。亨利七世(1485-1509年在位)和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都試驗性的發行了面值十二便士的大銀幣,但當時還不叫先令而叫特斯通(Testoon),設計上也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僅僅是比格羅特大一圈並厚重一些,而且製造發行很少。到了愛德華六世(1547-1551年在位),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廣泛流通的先令,而且錢幣上面第一次出現了公元紀年1549(MDXLIX)。下圖分別是最早期的兩種先令,分別是亨利七世時期的特斯通(圖17)和愛德華六世時期的先令(圖18),分別重9.21克和4.77克。
圖17 Henry VII Testoon
圖18 Edward VI Shilling
說起來先令,這裡還特別要需要提到英國錢幣史上非常特殊的三枚先令。一枚是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的先令(圖19),重6.22克。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次由機械壓制生產的錢幣,雖是試驗性質,但是曾廣泛生產和正式流通過。這次機械法生產持續了約10年,但還是沒有獲得最終的成功,這是因為當時機械壓力不足(採用馬拉動的螺旋壓印法)和模具質量較差所以生產成本高而效率低,而且受到了當時傳統造幣者們的抵制,因此沒有成功取代傳統手工打製法。
到了查理一世也有過再次的嘗試,但直到查理二世(1662-1685年在位)時期,機械造幣技術已經得到了充分改進而比價成熟了,採用了上千年的手工打製法才最終被機械造幣方法取代,這一點英國也是晚於歐洲大陸,在英國全面實行的具體時間是1663年,機械造幣方法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圖19 Elizabeth I milled shilling
另一枚是共和時期(1649-1660年)的先令(圖20),重6.00克。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次沒有國王頭像的大面值銀幣。共和時期克倫威爾推翻了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的統治並砍了他的頭,建立了共和體制,因此發行了這種用英格蘭和愛爾蘭紋章代替國王頭像的銀幣。同時期還有其他面值的銀幣和金幣,同樣沒有國王頭像。
圖20 Commonwealth Shilling
最後一枚也是共和時期(1649-1660年)的先令(圖21),但是這枚共和先令上重新有了頭像,但這是克倫威爾的頭像,他的頭銜是護國公,因此這是英國歷史上唯一有著不是國王的人頭像的錢幣。同樣還有著有他頭像的其他面值的錢幣,很多都是後期採用原有模具重新製作的,有錢幣學家認為這類錢幣並非正式發行的錢幣,但是存世的錢幣不少都有著明顯的流通痕迹。
圖21 Oliver Cromwell Shilling
對於比先令更大面值銀幣的需求又使得英國引進了一個新的面值克朗,克朗的大小頗類似於歐洲大陸上的塔勒(Thaler)。愛德華六世統治期間第一次發行了克朗,面值5先令,這是目前為止英國最大的銀幣。愛德華六世統治時間短暫,從1547到1553僅僅六年,但是這一時期在英國錢幣史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的父親亨利八世由於方方面面的原因,銀幣的成色標準一降再降(最低時期僅為25.8%),而愛德華六世通過一系列改革最終恢復了英國錢幣體系中最重要也最為人稱道的高成色標準(92.5%)。圖中是愛德華六世時期的克朗(圖22),錢幣上第一次出現了國王騎馬像,還有英國早期錢幣上不多見的紀年1551字樣,重31.06克。
圖22 Edward VI Crown
英國包括整個歐洲因為金礦資源相對較少,因此在英國中世紀錢幣體系中總是以銀幣為主,即使是大面值錢幣的使用中也還是銀幣遠勝過金幣。但是英國中世紀金幣品種並不少,而且多設計精美、製作用心。
最初的面值設置和設計多是模仿了同時期歐洲大陸較為成熟的金幣品種,但是英國打制金幣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並得到了較高的信譽。同樣高成色的標準和穩定的重量讓英國打制金幣在歐洲大陸上得到廣泛接受,反過來低地國家與地區(現今荷蘭等地)又開始模仿起英國金幣。
同時英國逐漸發展出了很多大小和面值僅見於英國的打制金幣,比如說金安琪兒(Angel)。金安琪兒的意思是天使,這個名字得自於它的設計,這類金幣正面是大天使聖邁克爾屠龍,背面是一艘船,船上有著國王名字的縮寫和紋章。金安琪兒最早由愛德華四世(1461-1470年及1471-1483年在位)發行,直徑約28至30毫米,重5.18克(80格令),面值6先令8便士即80便士,正好是1英鎊的三分之一,成色標準99.5%。後面歷任國王都發行過,一致延續到了查理一世,在亨利八世時期成色曾降至95.8%,但隨後愛德華六世又恢復至了99.5%的高成色,金安琪兒的面值也曾隨著金銀比價變動有過上下調整。存世部分金安琪兒上有鑽孔以供作為徽章或護身符懸掛。中世紀頸部淋巴結核病人很多,當時人們把這種疾病稱作「國王的邪惡」並普遍認為該疾病可以通過身上佩戴經國王觸碰過的金安琪兒除去。這一情況到了後期如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和查理一世時期更加流行,當時的金安琪兒已經很少真正用於流通了。圖中是愛德華四世第二次在位期間(1471-1483年)打制發行的金安琪兒(圖23),重5.17克。
圖23 Edward IV Angel
英國英鎊-先令-便士(P-S-D)系統中最後一個成員英鎊姍姍來遲,在那個被造反砍頭的查理一世時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銀英鎊(圖24)。其實早在都鐸王朝亨利七世時期曾發行過面值20先令的大金幣,也正好是一英鎊,但是這種大金幣被稱作索維林,而且索維林初期面值20先令,後面隨著金價升值,又曾改作22先令6便士,自瑪麗女王(1553-1558年在位)開始,索維林面值固定在了30先令,於是後來又重新引進了面值20先令的其它金幣,從這個意義上講索維林也並非真正的英鎊。直到查理一世時期,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價值20先令的銀英鎊,這是一種非常沉重的大銀幣(圖24),圖中這枚是1644年內戰期間在牛津打制的,直徑約55毫米,重達118.92克。
圖24 Charles I Oxford Pound
可以看到,英國因為地處歐洲邊緣又被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隔開,早期經濟文化均較為落後,體現在錢幣使用和發展上就是英國中世紀最早期的錢幣落後於歐洲大陸同期較多,在擺脫了羅馬錢幣的影響之後繼而受到了大陸錢幣的巨大影響,隨後又逐漸由小小厚厚的Sceatta發展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銀便士,這一點也類似於同期的歐洲大陸錢幣體系。
到了中期歐洲大陸的影響仍非常明顯,體現在長期僅使用單一面值的銀幣,而且基本設計極其相似,但英國錢幣很快就再次按照自己的特色發展下去,最難能可貴的是英國銀便士長期保持了成色和重量的穩定,而且同一時期市面上的銀便士種類相對較少甚至很多時期僅為單獨一種(如short cross和long cross時期),這應該說是和當時英國國王始終牢牢把持造幣權有關(即使部分主教可打制生產錢幣,但是模具仍由國王指定專人統一製作,因此設計和錢幣標準仍與國王的錢幣完全一致),這一點完全不同於同期的歐洲大陸。
同期大陸上國王、大貴族和宗教高層均可以自主造幣,很容易導致市面上流通的銀幣品種繁雜,重量和成色往往有著較大偏差。而英國銀便士的長期穩定和高標準導致了它們在歐洲大陸上廣受歡迎,英國錢幣在一定程度上又反過來對歐洲大陸的錢幣體系產生了一些影響。中世紀中後期,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英國對於更小面值和更大面值錢幣的需求日益迫切,於是模仿歐洲大陸的部分錢幣品種引入了新的面值格羅特,但又不限於此,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了充分的百花齊放式的發展,出現了先令、克朗和英鎊,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英鎊-先令-便士(P-S-D)的英系錢幣。
聲明
1.本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於SPINK網站上的拍賣介紹,其版權歸原所有者SPINK或相關人員所有,並為引用其圖片表示感謝!
2.本文最初是為李鐵生老師編寫中世紀錢幣文章提供英國方面錢幣素材而作,故部分文字和照片將來會同樣出現在李老師付印的文章中,但均為本人原創,特此說明。
GIF
TAG:西域歷史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