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讀《道德經》有感(2)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對於此章,自古解讀者有許多分岐,特別是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理解眾說紛紜。其中白居易有一首詩寫道:「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也就是說如果你老子知道,可是你說了知者是不言的,你寫《道德經》五千言是不是就自相矛盾了?

解一:有智之者「知」「道」的妙用,勤而行之,從不敢多言。而整天喋喋不休的人,自以為了解了「道」的精微妙處,其實他「不知」。

解二:真正明白的人不多說話,誇誇而談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明白的人。事物的本質始終是在變化之中,因此莫要執著於形名。

以上兩解基本差不多,我也認同,只是還有一些感悟與大家分享。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想應該是:知(道)者不言,言(道)者不知。這正好和第一章形成呼應,第一章是: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就是你能夠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大道至簡,簡單至你說出來別人也不會信。因此就成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了。是啊,2500年前的老子也許是通過很多樸素的道理悟出了這個道理,比如當時如果鑽木取火是真理,那麼可以舉出很多木頭不能夠取火的例子,如果你認為天圓地方,可是在平原上明明大地是圓的,等等。所以,當你認為一個真理是這樣的時候,很快就能找到他的反面來證偽。所以也就有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就是說「知曉(道)的人,他不說(道),因為說出來的(道)不是永恆不變的。而夸夸其談(道)的人,他並不一定知曉(道),因為他不知道(道)是可變的」。是這樣嗎?難道那個時候的老子根據當時的認知就敢這樣下結論?

2500年後的今天我們明白,牛頓的經典力學原理只適用於宏觀物體,不適用於微觀世界,愛因斯坦相對論完善了經典力學理論使得物理學有了重大發現。而量子理論明確地說粒子既在這裡又不在這裡而具有測不準的屬性,這難道不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嗎?人類的認知一直在向前發展,今天適用的理論在一定條件下就不適用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一定要刨根問底追根溯源,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不要輕易下結論,這樣才能無限接近真理!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一個終極真理,他放之四海而皆準,能適用於一切事物(萬物),只是我們沒有找到。他在哪?老子告訴我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她是三,三由二生成,二由一生成,一就是「有」,「有」是萬物之始,「有」生於「無」,「無」是萬物之母,不管是「無」還是「一」他們都生於「道」!

我的天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