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清相國修鍊指南(三)

大清相國修鍊指南(三)

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

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

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

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王躍文《大清相國》

第四關:官場規則

有了初心,並不意味著能在官場走的很遠。能否適應並利用官場規則,往往決定你在官場上能走多遠。

新官適應之路

讀書科舉和當官是兩套規則。

當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滿懷憧憬進入官場時,未必明白官場自有建立在利害算計上的真實人間關係。新官的適應之路,往往是新官的墮落之路。

朱元璋曾經感慨:「我效法古人任命官員,將他們派往全國各地,沒想到剛剛提拔任用的時候,這些人又忠誠又堅持原則,可是讓他當官當久了,全都又奸又貪。」

吳思說:「官員第一次是接受聖賢教育,第二次是接受胥吏衙役和人間大學的教育。第一次教育讓官員們滿口仁義道德,第二次教育了他們一肚子男盜女娼。」

如果看不穿官場的規則,單憑書上的抽象道德去做事,那在官場的路會很難走,最好的結局是成為海瑞。

如果不能適應官場規則,那你要麼被胥吏衙役和小官欺瞞,要麼被迫離開官場。

如果一味適應官場規則,那你會丟掉自己的初心,變成和滿嘴仁義道德其實又奸又貪的官員們。

官場之中存在潛規則和灰色區域。在此以工資為例,分析一下為什麼官場會存在這些規則。

官員的名義工資

【陳廷敬】「臣以為,國朝官員俸祿實在太薄,很多官員虧空庫銀,收受賄賂,實有不得已處。朝廷應增加俸銀,斷其貪念」。

【皇上】「做我大清的官就得清苦。朕早說過,想發財,就不要做官;做官,就不許發財。朕可以清苦節儉,你們為什麼做不到?」

【陳廷敬】「皇上,如今一個知縣,年俸四十五兩銀子。天下有誰相信,知縣是靠著四十五兩銀子過活的?」

這是發生在小說版里的一段劇情。結局是皇上勃然大怒,把陳廷敬罵了一頓,認為陳廷敬是老糊塗了。但我們都知道,陳廷敬說的是實話。

知縣只靠四十五兩銀子名義工資是沒辦法過活的。

當官必須花哪些錢

【養家糊口】

陳廷敬說:「你一大家子,官俸確實不夠用,可家裡每年也都給了你錢呀!」 陳廷統說:「我不同你,你岳父家在京城有生意。」

官員的工資除了要養活自己之外,還要負責照顧養活自己的父母老婆孩子和家丁奴僕,也要養活自己的師爺等。陳家是山西富貴人家,陳廷統是陳廷敬的親弟弟。雖然每年陳家都給陳廷統錢,但這些錢也不夠陳廷統在京城養活一家人。

【迎來送往】

富倫執意要送上程儀兩千兩銀子,這些早已是慣例了,陳廷敬只是略作客氣,吩咐大順收下。

官員除了日常公務之外,還有「接待」的工作要做。欽差來巡查、上級來考察、同僚經過轄區、權貴子弟經過本地等,你都要負責接待。

如果老老實實按照規定規章制度去簡樸接待,那最好的結果是海瑞,最壞的結果轉頭來的就是其他官員對你的各種小鞋和報復。

這段劇情發生在陳廷敬以欽差身份前往山東調查,當時富倫是山東巡撫。程儀就是路費,古代上級、親友要遠門旅行,作為下級或親友,送給他一筆錢在旅途中花銷。

從這段劇情可以看出,當時官場默認程儀是合理的,收下是合情合理的,拒絕是不合時宜的。欽差大人去地方時,下級地方官員包吃包住包游,臨走的時候還送上數目不小的錢。

那麼這些錢是哪裡來的,是官員自己掏腰包的嗎,真靠官員的工資能給得起嗎?

【打點關係】

陳廷統道:「官場規矩您是知道的,我放了外任,得給兩江在京的官員、還有些別的要緊人物奉上別敬,沒有幾千上萬兩銀子怎麼對付得了!」

外任是指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做官。你放了外任、陞官、有了肥缺,你需要錢去打點官場上相應人物,而且打點孝敬的錢數目不能少。

如果你沒有這樣做,會被認為不懂規矩,破壞了官場規則,那你能不能上任都有疑問。

【請託辦事】

安圖道:「皇上批你們免一百萬兩,但湖南也只能蠲免七十萬兩,多批的三十萬兩交作部費。」

湖南受災,向皇上上奏章申請免除七十萬兩的稅收。但當時慣例,各省奏摺要先送到明珠府上,由明珠看過後修改後再遞交給皇上。

明珠建議,奏摺上申請皇上免除湖南一百萬兩稅收。當皇上批准了湖南的奏摺,明珠手下提醒,湖南要將多批的三十萬兩稅收私下交給明珠,作為部費。部費是指下級到上級衙門辦事,送給中央部院的「工作費」"。

這三十萬兩,你交是不交?交的話,錢從哪裡來?

如果是捐官的那些官員呢,我花錢才買到了這個官位,只是為了那微薄的俸祿嗎?如果只靠名義工資而活,那你當官後的生活很可能是像海瑞一樣,買一次豬肉吃都會成為全縣新聞。

官場中的利害關係

表面上盛行和尊崇的是儒家規則,但正式規則與實際運行的潛規則有天壤之別。

官僚集團擁有對百姓的合法傷害權。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對於百姓來說,不奢求從官吏那邊得到什麼好處,只要官吏不來刻意為難和禍害自己就好。

而綜合各方面成本來看,當冤大頭是老百姓最合算的選擇,而當貪官污吏則是官吏最合算的選擇。

這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利害格局決定的。

而利害格局又進一步決定擠進官場的利潤很高。哪怕你進入官場後不主動謀求自己的利益,其他官吏也可能看在你同為官員的面子上,不去禍害你的家人親戚。

越是王朝的後期,越是刻意看到官僚集團無法遏制的膨脹。

所以當官難,當清官難,當清官同時當好官更難。

黑暗中的堅持

話劇版鄭恆和張汧在臨刑前都問了陳廷敬一個問題。這兩個問題屬於細思恐極的問題。

【鄭恆】「你現在之所以很清廉,能夠為民反貪,那是因為你這十五年沒有在京城的官場里。而滿朝早已貪腐成風,我寒門子弟在其中無權無勢,你讓我怎麼不成為濁流。如果你也沒有離開,你會不會貪?」

【陳廷敬】「我不會貪也不會從濁流,正因如此子瑞(陳廷敬的字)命中必將被貶,在京城也當不了十五年的官。我甚至不敢期望能起複回京。我也許會在鄉間終老,也許鬱郁不得其志,但我絕不會貪腐……我若無力除這山中之賊,我必儘力除去心中之賊!」

【張汧】「高士奇、索額圖這樣的惡貪,何日能除?會不會除?」

【陳廷敬】「我不是知道能鬥倒虎狼才會除貪,而是只有我去除貪才有望鬥倒虎狼。」

戲劇舞台上悲痛的陳廷敬

像陳廷敬這樣,有富豪家庭做經濟支持,有高尚情操做道德支持,有康熙帝師身份做政治支持的人能有多少?官場上潛規則橫行,風高浪急,一不小心就隨波逐流。正因為如此,才更佩服陳廷敬在黑暗中的堅持。

大貪沒辦法動,本不該處死的張汧卻要頂罪。這是很悲哀的情況,但如果你什麼都不去做,那除貪永遠也不可能做到。

為什麼好官難當

清官貪官哪有如此分明,官場中存在一大部分的灰色領域。水至清則無魚。

如果想當一個好官,如何在適應這些灰色領域,保護自身安全的同時,保持自己的初心,真真正正為民做事,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清官觸犯了官場潛規則,等於剝奪了各級官吏的既得利益,破壞了根深蒂固的官場規矩,所以會引起官僚集團的反撲。

讀書人若不用心則不通實務,官被吏欺的事自古常有。一個地方的總長官多是外派的,但本地的小吏多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如果沒有沉下心去看實際情況,那很容易被下面人蒙蔽。表面上看起來一片清平,其實早已暗流涌動。

初生牛犢不怕虎是是一種勇氣,更大的勇氣是看透這齷齪和黑暗,依然初心不改,堅持自己信念的人。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經濟學人精讀 The Economist49
一個優秀的男人,最該具備的重要品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