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津GDP增速全國倒數第1 「新一線大哥」怎麼了

天津GDP增速全國倒數第1 「新一線大哥」怎麼了

2017年全國31個省(區、市)GDP(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已出爐,貴州和西藏兩地實現兩位數增長:

除了看看各省排第幾,這張圖還包含諸多看點,聯繫到今年1月初爆出的各類GDP注水事件,搜狐號數字之道和大家聊一聊各省GDP增速背後 「注水」的那些事。

1、天津為什麼是倒數第一?

2016年天津GDP增速9.1%,排名全國第四,2017年GDP增速3.6%,變成了倒數第一。GDP增速變緩必然有諸多原因,但不得不提的是今年1月11日一則微博,官方認證的天津廣播發消息稱:從正在召開的天津濱海新區兩會了解到,擠掉水分後,濱海新區2016年GDP由1萬億調整為6654億元。

作為天津16區之一的濱海新區,其GDP的變化對整個天津有多大影響?

被爆注水之前濱海新區GDP10002億元,以「區」之名邁入「萬億俱樂部」,坐擁天津市GDP半壁江山,是天津六大主城區GDP總和的3倍,秒殺海淀、超越浦東,比肩「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卡達。

上海浦東新區前不久公布了2017年的GDP 9500億元,媒體報道稱「2018年將是浦東新區向GDP萬億俱樂部發起衝擊的關鍵一年。」浦東新區2018年才衝擊完成的目標,濱海新區2016就完成了。尖子生之間競爭,如果比對手成績高出太多,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是發揮太好還是出了問題,遺憾的是濱海新區亮眼的成績屬於後者。

2、各地GDP增速加一起怎麼比全國增速高?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全國GDP增速為6.9%,而全國31個省(區、市)GDP增速加起來的平均值是7.3%,其中22個省(區、市)都高於全國GDP增速6.9%。

GDP增速有兩版數據其實不是什麼稀奇事,國家每年公布的GDP總量和31個省(區、市)GDP之和也不一樣。2015年,全國GDP 67.7萬億, 31個省(區、市)之和達到72.3萬億,各地總數比全國多出4.6萬億,中間差出了北京和上海GDP的…總和。

我們把剛才天津濱海新區那張圖放大了看看:

圖中天津市有兩個GDP:第一個是天津全市GDP17885億元,這個數字來自《2016年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們在這裡簡稱為「官方GDP」。第二個是天津16區GDP相加之和20721億元,簡稱為「總和GDP」,濱海新區10002億元的GDP就在其中。

媒體報道天津濱海新區GDP縮水1/3其實並不完全準確,相比「總和GDP」,「官方GDP」(17885億元)公布時實際已擠掉2836億元的水分,濱海新區10002億元的GDP自然也是水落船低。而媒體報道中濱海新區GDP縮水3000多億相對的基數依然是沒擠過水的10002億元。如果參考擠水版,天津縮水的GDP其實沒有猛跌3000多億元這般慘烈。

3、GDP怎麼核算?為什麼會有兩版數據?

中國核算GDP,遵循「分級核算 下管一級」原則,使用國家、省、市、縣的四級核算,下一級政府計算自己的GDP,交由上一級核定。

正常邏輯下,省級統計的各省數據之和應該和全國數據相等,縣級統計的各縣數據之和應該和全市數據相等。然而,縣、市、省的統計局隸屬於地方政府,各地區核算GDP時,除了統計方法和技術不同造成的「數據差」,地方官員為了政績,追求GDP高增長也會往GDP里注點水。

地方注水,國家就要擠擠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回答記者提問時曾說:「中國的統計數據和制度不會因為少數地方少數企業少數單位的真實性問題而受到影響。」

這麼說也不全是盲目自信,國家統計局也有一套直接收集數據的系統:

此外,國家核算GDP時會使用稅收、用電量、貨運周轉量等指標對各地區GDP數據綜合評估,對不符合實際情況或明顯異常的基礎數據進行調整,多數為下調。

4、北京和上海的GDP增速為什麼看上去比較真實?

2017年有9個(省區市)沒超越全國增速:東北三省,承認GDP注水的天津、內蒙古,河北,甘肅以及超級大城市「北上廣」中的兩席,上海6.9%持平、北京6.7%略低。2016年北京、上海兩地的GDP增速也基本和全國GDP增速持平,全國增速6.7%,北京上海分別是6.7%和6.8%。結合上海浦東新區還在為邁入萬億俱樂部努力的現狀,這兩個城市的數據看上去似乎更真實些。

前文中我們說過現在核算各省GDP的方法是「下管一級」,各省數據上報國家,國家根據情況在核算時擠擠水。而省級行政區中,北京、上海已經在2005年率先落實GDP核算方式「下算一級」制。

哦對了,未來全國其他省份也要和北京上海一樣了。據新華社報道,國家將利用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機會,在2019年實施GDP統一核算改革。地方GDP核算將從原來地方統計局負責改為國家統計局組織領導,地方統計局共同參與的統一核算、統一發布。有了國家統計局的參與核算,無疑會增加地方注水難度。

5、遼寧GDP增速4.2% 「擠水療傷」有效果了?

2017年遼寧GDP增速4.2%,這個成績真的可以說是「翻身仗」了。相較去年-2.5%,逆轉幅度高達6.7%。這個成績也給了遼寧信心:「要用3年時間直追全國經濟增速平均水平。」

遼寧省是第一個主動承認GDP注水的省份,2011年至2014年,遼寧省累計虛增財政約佔同期財政收入的近20%,2015年擠掉水分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2014年下滑1065億元。在官媒報道中,各省為GDP擠水是積極的形象,被稱為「療傷的開始」。

從操作角度來說,擠水可以為地方帶來實際收益。地方政府上報的GDP關乎實實在在的「錢」。虛報GDP一方面會讓中央發下來的錢變少,如果地方虛增財政收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標準收支缺口自動縮小,中央財政對其均衡性轉移支付規模也將相應減小。另一方面,也會讓地方政府交上去的錢變多。2017年10月,國務院廢止營業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正式成為歷史,「營改增」後增值稅分成比例是國稅地稅對半分,財政收入增多,地方上繳給國稅的錢必然變多。

除了省下來的,多分到的,多擠點水也能讓整體基數變低,換取真實的、更高的增長空間。

6、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城市為GDP擠水嗎?

GDP注水的方法除了官方主動承認的虛報轉移和重複統計,還有浪費性的生產投資。假設有兩家工廠,第一家工廠生產是暢銷品,很快被市場消費,另一家生產的是滯銷品,只是一味積庫存。兩家工廠中對經濟增長有實際貢獻的只是第一家,但兩家工廠都在同樣提升GDP。不停生產賣不出去的商品、修沒人住的房子…由此提升的GDP並不意味著真實的經濟增長,如今要追求的是高質量而非高速度的GDP。

未來統一核算的壓力、擠水的實際收益、弱化的GDP考核標準都是地方擠水的利好之處。

據南方周末報道,2018年1月18日,海南省召開新考核辦法培訓會,在海南19個市縣中,12個市縣徹底取消GDP和固定資產投資考核,新的考核體系中這兩項指標佔比均為「0」。

希望未來GDP增長不再是象徵速度的一個數字,而是能代表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更好的收入和前景,更優的服務和體驗,更高標準的健康和教育水平。

這是數字之道的小欄目「數據問答」,我們把看得到的數字拆解成一個個問題,一起來挖數據背後的那些事。歡迎感興趣的網友在「搜狐新聞客戶端」和「狐友」訂閱「數字之道」。

參考資料:

31個省(區、市)統計局、政府工作報告

南方周末:海南七成市縣取消GDP考核

瞭望智庫:地方GDP是怎麼造假的?

財政部曝光遼寧財政造假方式出四招防數據造假

觀察者網:天津「擠水分」:濱海新區1萬億GDP少1/3

北京青年報:31省份GDP數據陸續公布 各地如何布局高質量發展

金融時報:中國應核算真實GDP增長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之道 的精彩文章:

TAG:數字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