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所有人眼裡「別人家的孩子」,卻數落父母,12 年不回家

他是所有人眼裡「別人家的孩子」,卻數落父母,12 年不回家

題圖:《黑鏡》

相關新聞

在父母和外人眼裡,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特徵:從小成績數一數二,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 50 的大學研究生……

然而,這一切光環的背後,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決裂:12 年前,他就不再回家過春節;6 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甚至還準備再到北大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他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為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愛」。近日,他寫下萬字長文,並發給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訴這些年輕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來源:澎湃新聞

知友:覃宇輝(心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看到王猛萬字長文的控訴,我的心情很沉重。

明明雙方都受過良好教育,為何溝通一次次失敗,以至於走到關係決裂的地步?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心理上無法接納孩子的成長和獨立,仍然把他當成嬰兒,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呵護。

對於青少年來說,父母幫買衣服,包辦家務,下雨天送傘到教室,這無疑是過度的關心,畢竟青少年已經有自理的能力了。但是對於嬰兒來講,他的自我保護能力幾乎為零,這樣 360 度無死角的呵護是他們成長所必須的。

王猛父母的問題就在於,明明兒子已經長大,甚至多次發出「我需要獨立」的宣言,他們仍然視而不見,把他當成那個弱小,需要爸媽精心呵護的孩子。

一方需要自主權,另一方不願意交割權力,結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拉鋸,最後王猛掀翻棋局,用最決裂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議。

還有是父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用我認為好的方式去對待你,不能設身處地去為孩子著想

看到王猛和父母相處的過程,會有一種憋屈感:為什麼父母那麼關心他,但感覺卻很不舒服呢?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王猛的爸媽根本沒意識到他需要什麼,固執地把自以為好的東西強加給他,極度忽視他真實的需要。

從王猛的描述中看,他一直渴望的是獨立性,遠離父母的安排和控制。但是他的父母卻意識不到這一點,即便王猛去北京上學,也要讓大姨代替他們繼續照顧兒子的生活。

這種感覺就像:我明明是口渴需要喝一杯水,你卻對我的需要視而不見,做一大碗紅燒肉招呼我吃。

當父母缺乏同理心,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那孩子終於有選擇能力的時候,可能會選擇更能滿足他需要的環境。

導致親子關係破裂的,也是父母把孩子當成炫耀的工具,以滿足自身虛榮心為主,沒有把他當作平等的成年人去尊重。王猛在報道里說,母親喜歡炫耀她的教育成果,如何培養出考上北大的狀元。

但是當王猛受到傷害時,他們卻不能站出來維護他,關心和愛護是非常匱乏的。這個情況,讓我想到在諮詢中很多來訪者共同的心理:爸媽只希望我考出好成績,讓他們有面子,我過得好不好他們根本不在意。當孩子感覺到,父母更注重的是外在價值(extrinsic value),對於他們這個人本身不在乎,這種功利化的做法會極大打擊他們的自我價值感。

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把孩子當得獲取成就感的工具,那孩子也能感受到關係中被利用、缺乏溫情的部分,用斷絕關係的方式來實施對父母的報復。

知友:楊瀟(心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100+ 贊同)

特別認真的讀完了整篇文章,作者很能代表這個時代很多優秀的年輕人的心理狀態。

雖然我不認同他的很多態度和觀點,但寫出這封信,對他來說是有一些好處的。通過對父母的控訴,他或許能感受到他從來沒有感受到的自主性,對他來說是一個 empowering(賦能)的過程。春節不去見父母,也是他選擇避免受到二次傷害的手段,在父母有意願有能力做出改變之前,他這樣選擇也無可厚非。

但我最想關心的是,控訴完畢的他,下一步往何處去。

國內心理學科普對原生家庭的關注往往導致了對父母的大範圍口誅筆伐。不可否認這股潮流有好的一方面,即對原生家庭的刨析讓很多人更了解了自身心理問題的起源;但它很危險的一方面是,它給予我們一種錯覺,那就是我們對自己的刨析和探索可以止步於此。

找到原生家庭的扭曲,父母的錯誤,我們就可以給內心的委屈和攻擊性找到靶子統統釋放出來——怪罪父母,怨恨家庭,乃至斷絕關係,然後帶著恨意,自怨自艾,或者復仇的快感生活下去。然而,這樣一番掙扎後,往往是該解決的問題通通沒有解決,弄不好還會往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

心理問題和身體慢性疾病一樣,找到病因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應對癥狀,以及如何帶著你可能無法擺脫的病根繼續生活下去。選擇不再把自己暴露在父母的禍害下當然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應對措施,但文章中我更多看到的,是一種刨根問底的偏執,以及把所有問題,包括自身成長中遇到的一些困難都片面歸咎於父母,從而導致的對現實的無力感——當你認為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你就很難相信你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去糾正「別人犯下」的錯誤。

顯然,讀一個心理學的博士對解決這位同學的問題是沒什麼幫助的。還希望這位同學不要鑽這個牛角尖。

那麼下一步要做的該是什麼呢,我個人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 acceptance,接納。

接納不是寬恕,不是出於孝道,家庭價值,或者情感虧欠等原因的「既往不咎」,「讓過去的就過去」,也不是「要原諒體諒父母,因為畢竟他們有自己的時代背景和心理創傷/養了你這麼多年/給了你生命,blah blah blah」。接納不是否定自己的委屈,或者強迫自己去原諒,而是承認自己內心的憤怒,委屈,但思考如何帶著這些情緒繼續面對生活。

接納也不是被動消極接受。不是「事已至此還能怎麼樣」,也不是把童年創傷當作自己無力回天的借口。我們雖然是經歷造就的,但每時每刻的選擇是自由的,主動的。你可以選擇在經歷里哀嘆本可以不一樣的人生,也可以選擇作為一個 survivor 帶著傷痛重新開始。

現在的王同學,似乎還沒準備好接納自己。他的核心思維是「如果沒有這樣的父母,我一定是一個更好的人」,這句話沒有錯,但也沒有什麼幫助。

作者說,這是「為將來而寫下的過去」。我從這句話看到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抱有希望是改變的最重要一步。希望他能抱著這份希望,經歷一個好的療愈過程,看到另一個自己,那就是即使經歷了這些創傷,他仍然尊重自己,接納自己,不會放棄成為更好的人。

知乎機構號:簡單心理(心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300+ 贊同)

我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但我也想要「別人家的父母」

看了這個新聞,我很受觸動。

我當年也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雖然沒考上北大清華,但在那個小地方也算個尖子生。過年走親戚,表哥表姐們都害怕大人問成績,只有我被我媽領著,四處炫耀期末又考了多少分,排第幾名。

那時候我是驕傲的。別人都說這孩子將來有出息,都是父母養育有方啊,於是我也以為我有最好的爸爸媽媽。

後來我考上了某重本大學,讀了父母為我選擇的專業,卻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我和家裡說了轉專業的想法,媽媽卻好像變了一個人,她不再誇我聰明、會讀書了,反而罵我貪玩、任性,說我將來幹什麼都不會有出息。

那段時間我感到很迷惑:不過是換一個職業方向,脫離了他們選擇的軌跡,就這麼不可接受嗎?我的興趣和感受不重要嗎?為什麼我的父母不能像別人那樣,總是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孩子?

我堅持自己的選擇,為此和家裡吵得精疲力盡。朋友看我狀態不好,就介紹我去看心理諮詢。在諮詢師的引導下,我想起了過去的很多事情。

比如以前,媽媽雖然會在其他親戚面前誇我考了好成績,但接下來總會說:「這孩子就是讀書不用我操心,其他的什麼也不會。你看她都不太說話。」

比如每次沒考好的時候,媽媽都會安慰我沒關係,但是那壓抑的氣氛讓我感覺她不是在安慰我,是在安慰自己,她一定比我更加介意。

有趣的是,過去我並不覺得自己過得多麼不快樂;但是在那段時間,我想起的往往是一些令人難過的事情,甚至能發現新的細節。

-

不完美的父母當年

也是被不完美的父母養大的

後來有一次,我抱怨媽媽總想知道我在幹什麼,讓我感覺很不自在。諮詢師說:「當然了,你一個人在外地,媽媽完全不了解你的生活狀態,會擔心是很自然的啊。」

我忽然意識到:我一直在關注自己的感受,卻從未考慮過父母的感受。

考慮父母的感受其實不容易。尤其是,和父母對話的時候他們往往更加關心我們怎麼樣,卻很少提自己。

媽媽也很少對我說自己的事情,但她說過的那些對我來說都很有意義。比如她說,她小時候父母總是讓孩子們在院子里玩,自己去串門聊天、打牌,她覺得很孤獨。

她說:「我們那時候孩子多,大家都不怎麼管,都放養,那怎麼行?那時候我就想,將來有了孩子一定要好好教育。你現在覺得我管太多,我那時候巴不得有人這麼管我。」

儘管我還是覺得她對我管得太多,但現在我能理解她為什麼想要這麼做,也在學著更加溫和而堅定地拒絕她。

沒有誰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既然許多人覺得是父母的種種過錯導致了今天自己的不幸,那麼父母的不完美和不幸,又何嘗不是他們的父母導致的呢?

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愛,但是我知道他們儘力了。在那個少有產前培訓班和育兒課程的年代,剛剛當上父母的他們,已經做得很好了。

當然,有些父母可能沒有儘力,但那多半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分崩離析,他們已經無法照顧好自己。有些問題就像詛咒一般,在家庭內部代代相傳,沒有哪一代人的痛苦會比其他人要輕。

-

與父母和解

就是與自己和解

西方有弒父神話,並將其視為反抗父權和成年的隱喻;而我們的傳統文化強調孝道,反抗父母是不被允許的。現在很多人已經開始意識到父母的不足,這實際上是一個進步,但我們不能停留在這一步。

如果一味抱怨父母,人很容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我們無法改變別人,所以越是想要改變父母,我們越是感到無力改變;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有父母的一部分,因此越是怪罪父母,我們就越容易感到自我厭惡。

更糟糕的是,許多實驗研究證明:當人們表達憤怒或進行攻擊後,會不斷進行自我辯護,這反過來又會導致更多的憤怒和攻擊。也就是說,為了避免認知失調,在憎恨父母對時候,我們必須讓自己相信「都是他們這麼糟糕,我才這樣對他們的!」,這種信念又會引發更多的恨。

怎麼跳出這個惡性循環呢?

我們的心理諮詢師魏湘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於父母的感受會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我的父母特別好啊,他們說的都是對的」;

第二個階段會覺得「父母怎麼這樣啊,原來我的很多問題都是他們造成的,我恨他們!他們不改變,我能怎麼樣?」

第三個階段是:「原來他們是這樣的,我是在這樣環境長大的,所以我是這樣的;我接受這個現實,不再期待他們改變,還是自己看看如何來讓自己更好吧。

我們常常抱怨父母總想控制自己、改造自己,但當我們試圖改變父母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在做同樣的事情?

還有許多人抱怨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喜怒哀樂都圍繞著孩子;但是當我們把自己的不幸都歸咎於父母的時候,是不是也放棄了「自己的生活」?

成年的定義不僅是生活上的獨立,更包括心理上的分離。我們都知道家庭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而一個成年人應該有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有自己的工作、朋友、伴侶甚至孩子——原生家庭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它已經不足以定義你。

最重要的是,接納父母的不完美,也就是接納自己身上抹不掉的一部分,進而慢慢接納全部的自己。

你有不愉快的過去,但是你還有未來啊。

是時候了,長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大人吧。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你抹臉上的、嘴裡喝的「膠原蛋白」,真有廣告說的那種效果嗎?
腳踝扭傷後不注意這些,很容易再扭傷第二次、第三次……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