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新標籤:敷衍式孝順

你的新標籤:敷衍式孝順

敷衍式孝順

寫作「孝順」,讀作「敷衍」。

【敷衍式孝順】:是子女單方面定義一種孝順的行為,強安在長輩身上。並覺得這就是他們能做到的,最好的盡孝方式。

【一】

前幾天,同事的大伯走丟了。走丟的時候穿的不多,正趕上青島下完大雪的第二天。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調監控、電台廣播……身邊朋友們集體出力,竭盡所能尋人。

幸好人找到了,也無大礙。不由的想起韓寒的那句話:「有時候,虛驚一場是人世間最美好的詞語。」

沒過兩天,同事的朋友圈就刪掉了尋人貼,恢復了歌舞昇平、文藝自拍的更新節奏,彷彿兩天前的擔憂從未存在。我忽然想起了什麼,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

【二】

朋友圈裡兩個月前,小舅媽患白血病,在眾籌平台籌款治病的信息,早已找不見。當時母親給我打電話求助,是知道我做公眾號(儘管她並沒有深刻理解這份職業),以為我隨便一發文章,就能籌到好多救命錢。

「好,知道啦!」我不耐煩的掛斷電話,點開籌款頁面,甚至不願意多看兩眼照片中已經剃光頭髮的舅媽,匆匆捐了100元作罷。

在屏蔽了一大票朋友、同事、商業合作夥伴之後,隨手把鏈接轉發到了朋友圈。

回想起這些,臉頰一陣發燙,一個詞兒忽然冒了出來——敷衍式孝順。

【三】

上個月,我給老媽辦了一張推拿的月卡,一個月可以隨便推拿按摩四次,希望她這副勞累了大半輩子的身子,也能輕鬆片刻。

結果月末,31號,卡只用了一次。

我怒氣沖沖的質問她:「裡面還有三次,為啥不去?!」

媽說:「少去一次,少花點錢。」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自己沒法解釋何為月卡,也無力「追究」老媽看似省錢其實是在浪費錢的行為。

她不懂,但她不傻。

【四】

「媽不餓!」「爸不喜歡吃。」我們總聽到這樣的話。

我們曾經以為,這不過是溫暖的謊言,然後漸漸習慣,不去思考話語背後的緣由。

現在想想,其實是對不孝的無奈。

何謂不孝,古語有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但現在提到「不孝」,你還有感覺嗎?你是不是早就把不孝的標籤屏撕掉了——以長輩「不懂」為理由?我們總習慣把「這都什麼年代了,你懂什麼?!」掛在嘴邊。這話彷彿一句魔咒,只要念動,就能封住長輩的一切嘮叨。

可是我們似乎從來沒有繼續想下去——這到底是怎樣的年代?

如果孝順不再是燒水給長輩洗腳,掙錢給父母花,要事聽從爸媽安排……那怎樣才算是孝順?

我們忙著換工作、換伴侶、換心情、換生活方式,唯獨忘了更新我們的孝順。

【五】

如果你仔細回憶,一定能想起這樣的情形: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叔叔伯伯,每天發一些「老年人雞湯」,抑或「謠言式謠言」;

誰誰的奶奶爺爺掉進了社區保健品營銷的陷阱,每天坐聽假專家講授長壽秘訣、防癌秘方,比你上班還準時……

因為孩子們沒法跟他們聊明星緋聞、熱點八卦,對不對?

因為推銷保健產品的小夥子每天噓寒問暖,熱情的像他們的親孫子,是不是?

換個想法;

如果我陪在身邊,不莫名發火,而是耐心解釋,他們會不會就有能力分辨真假了呢?

一定會!

因為爸媽還不傻,他們只是需要我們多一點耐心;如果我常伴左右,關懷備至,爺爺

奶奶誇讚的是不是就是我有多孝順了呢?

一定是!

因為爺爺奶奶還不老,他們只是需要我們多一點陪伴。

【六】

發小的爸爸掉進了「保健品直銷」的坑,被她吐槽「每天跟迷了一樣,神仙都救不了!」。

父女之間的通話內容,往往以「最近工作忙嗎?」「啥時候回家看看?」開始,演變為「說了你不聽!」「我不管你了你就等著被騙吧」為結束。

上個月,這位叔叔走了,癌症。發小前一天還在犯愁帶什麼禮品回家過年。更悲痛的是,她肚子里的寶寶還有不到一個月出生……

我們甚至找不到合適的話語安撫她。

【七】

我們其實都知道,帶什麼樣的禮品,都不如把自己帶回家;

我們其實都知道,安排什麼樣的娛樂方式,都不如親口逗他們開心。

別再讓任何人,成為長輩生活中,「你」的替代品。

別再讓任何巧思妙想,成為你「敷衍式孝順」的擋箭牌和麻醉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青島 的精彩文章:

TAG:視青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