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庫三面船鎮村屯名字由來

法庫三面船鎮村屯名字由來

法庫縣三面船鎮

自然概況

法庫縣三面船鎮,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位於縣城南、偏西,遼河右岸,距縣政府所在地法庫鎮40千米。東與依牛堡子鎮相鄰,西與新民市陶屯鄉接壤,南與新民市羅家房鄉搭界,北與大孤家子鎮毗連。全鎮轄23個村、屯。其中,行政村16個、自然屯7個。2003年總戶數6636戶,總人口22558人。2011年總戶數6563戶,總人口22111人(農業人口21185人,非農業人口1373人)。共有少數民族273戶、976人。其中:滿族44戶、135人,蒙古族3戶、7人,回族203戶、740人,朝鮮族23戶、94人。新鐵高速公路,由境內通過,並在二檯子村設有出口。境內季節河3條,大康堡子河,經由棲霞堡子二檯子、新三面船、大康堡子村進入三面船,最後注入遼河。建大小橋(涵)358座。瀋陽市回民墓地坐落在本鎮南馬家溝村境內。

政區沿革

舊屬鐵嶺縣管轄。清光緒十二年(1906),劃入法庫直隸廳,歸正南路巡警分區(駐地大孤家子)。宣統二年(1910),實行地方自治,隸屬法庫南二鄉(鄉自治會駐地依牛堡子)。民國初年,政區沿襲舊制,民國十二年(1923),實行區村制,隸屬法庫第四區(區公所駐地依牛堡子)。民國十七年(1928),區劃調整,劃歸第三區(區公所駐地大孤家子),設三面船、二檯子、馬家溝3個主村,領6個副村。偽滿時期分屬造化屯、三面船、依牛堡子3個村,轄17個屯;國民黨佔領時期,改村為鄉、改屯為保。1948年2月,法庫全縣解放,隸屬法庫縣第四區(區政府駐地三面船),轄17個行政村。1956年,撤銷區村建制,分屬三面船、造化屯、依牛堡3個鄉;1958年並鄉,分屬三面船、依牛堡兩鄉。1958年9月,依牛堡子、三面船兩鄉合併建立「衛星人民公社」,駐地三面船。1959年更名「三面船人民公社」,轄22個生產大隊。1960年,增設6個生產大隊。1961年划出東境14個生產大隊,成立「依牛堡子人民公社。本社在原14個生產大隊的基礎上,又增設了5個生產大隊。(前三面船大隊於1981年更名為新三面船),轄20個生產大隊。1968年6月,成立「三面船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革命委員會改為管理委員會。

1983年末,實行鄉村制,改為「法庫縣三面船鄉」。1985年,更名為「法庫縣三面船鎮」。2004年2月調整村級規模,小造化屯村併入大造化屯村、小雙檯子村併入大雙檯子村、苗家溝村併入馬家溝村、李家房申村併入朱千堡子村。

村屯名稱由來

【新三面船村】新三面船村,曾名「前三面船」、「小堡子」,建制村。鎮政府所在地。位於縣城南、偏西,距縣政府駐地法庫鎮40千米。東與本鎮大康堡子村相鄰,西與本鎮三檯子村接壤南與本鎮三面船村為界,北與本鎮二檯子村毗連。清初,有劉、石、張三姓來此跑馬占荒,年久成村,由於滿族較多,遂名「卡邦什堡子」(系滿語,含義不清)。後因村落居於遼河岸邊,土地平坦而肥沃,又緊靠碼頭,商業繁盛,人少地多,家家富裕,乃小康之村,遂更名為「大康堡子」。1961年另立大隊時更名為「前三面船」,屬於大康堡子村的一部分。1981年12月15日,更名為「新三面船」。

【三面船村】三面船村,曾名「河沿」、「卡邦什堡子」,「小康堡子」,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位於鎮政府南,距鎮政府所在地新三面船村0.5千米。東與依牛堡子鎮三草根泡村相鄰,西與本鎮三檯子村接壤,南與新民市羅家房鄉二道房村搭界,北與本鎮大康堡子村毗連。

明朝中葉,有山東許、劉二姓來此墾荒定居,並有人以打魚為生。因該村坐落於遼河北岸,靠近岸邊有座小山,得名「河沿」,意為「遼河沿」。由於水運發達,成為一處主要河運碼頭,每日往來船隻不斷,站在村中制高點,可望見三面船帆,故更名為「三面船」。據傳說此地曾挖出過一個石柱,上面刻有一付對聯,對聯雲:「依山傍水千帆競過遼河岸,興商通貨人財薈萃三面船」。由對聯可見當年此處的繁華與興旺。史料記載,三面船在清朝末期是遼河沿岸的重要碼頭,為法庫門至營口間的水路運輸樞紐。當時三面船有糧棧20餘家,商業比較興盛,設有財政局,隸屬奉天總督,署局長和3名辦事員專掌徵稅事務。直到民國十九年(1930)由於遼河水量減少,水運衰落,多數糧棧也隨之關閉,商業轉向蕭條。三面船在歷史上曾是一處主要的水運碼頭,是我縣早期的一處商貿繁華集鎮。

【朱干堡子村】朱千堡子村,曾名「朱千總堡子」,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轄李家房申1個自然屯。位於鎮政府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10千米。東與本鎮李家房申村相鄰,西與本鎮丁家屯村接壤,南與本鎮小辛屯村搭界,北與大孤家子鎮郭家窩堡屯毗連。清雍正年間,有朱姓者由山東省萊州府遷居此處墾荒,年久成村,因朱姓者曾是朝廷任命的「千總」(官名、帶兵人,明代駐守京師的京營兵分為三大營,設有千總;清代綠營軍制,守備以下有營千總。漕運總管轄下各衛和守御所分設千總),故名「朱千總堡子」,偽滿時簡稱為「朱千堡子」。在朱千堡子村西1千米處的營盤山的東坡處,有一邊長為245米的方形遼代古城遺址,城內出土了不少遺物。

【李家房申屯】李家房申屯,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與朱千堡子村合併,隸屬朱千堡子村。位於鎮政府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9千米。東與本鎮南馬家溝村相鄰,西與本鎮朱千堡子村接壤,南與本鎮小辛屯村搭界,北與大孤家子鎮敖牛堡子村毗連。清康熙年間,有李姓家族由山東遷來到此處墾荒首居,年久成村。因有李家老房宅遺址,遂得名「李家房申」。

【丁家屯村】丁家屯村,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位於鎮政府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9千米。東與本鎮朱千堡子村相鄰,西與本鎮小造化屯村接壤,南與本鎮小辛屯村搭界,北與大孤家子鎮土井子屯毗連。清咸豐年間,有丁姓者由山東遷來此地開荒種植首居,年久成村,遂名「丁家屯」。

【大造化屯村】大造化屯村,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轄小造化屯1個自然屯。位於鎮政府西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7千米。東與本鎮小辛屯村相鄰,西與登仕堡子鎮石砬子村接壤,南與本鎮大桑林子村相交,北與本鎮小造化屯村毗連。清康熙年間,有班姓者兩戶來此首居開荒,繼之又有張、胡,吳、邵等戶來此定居,年久成村。因上地肥沃,連年豐收,遂認為這是老天恩賜,乃系一種造化,為了吉祥,遂名「大造化屯」。

【小造化屯】小造化屯,自然屯。原為建制村,2004年2月與大造化屯村年合併,隸屬大造化屯村。位於鎮政府西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9千米。東與本鎮丁家屯村相鄰,西與登仕堡子鎮石砬子村接壤,南與本鎮大造化屯村搭界,北與丁家房鎮白家窩堡屯毗連。清康熙年間,有班姓者由大造化屯移居此地墾荒定居,日久成村。因土質肥沃,連年豐收,又因距大造化屯近,比之村小,故名「小造化屯」。

【南馬家溝村】南馬家溝村,曾名「陷馬溝」、「馬家溝」,建制村。康屬三面船鎮。轄苗家溝,崔家溝2個自然屯。位於鎮政府東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6.5千米。東與依牛堡子鎮崔家屯村相鄰,西與本鎮小辛屯村接壤,南與本鎮南團山子村搭界,北與本鎮苗家溝村毗連。清初成村,因該地四周環山,中間是一片沼澤地,終年積水不斷,馬匹若經此地必陷於淤泥中,故名「陷馬溝」。立縣後,亦因村中馬姓者居多,遂更名為「馬家溝」。後因縣內重名,於1981年12月更名為南團山子。

【苗家溝屯】苗家溝屯,自然村。原系主村,2004年2月,調整村級規模與馬家溝村合併,隸屬馬家溝村。位於鎮政府東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8千米。東與依牛堡子鎮椴樹溝村相鄰,西與本鎮南馬家溝村接壤,南與依牛堡鎮崔家屯村搭界,北與大孤家子鎮大嶺村毗連。清雍正年間,有苗萬慶由山東遷來此處開荒種地,年久成村。因宅舍建在溝谷處,得名「苗家溝」。

【崔家溝屯】崔家溝屯,自然屯。隸屬馬家溝村,位於苗家溝村南2千米。地勢為丘陵。清嘉慶年間,有崔姓者由山東移來此地於溝口處建宅舍首居,年久成村,遂名「崔家溝」。

【小辛屯村】小辛屯村,原名「小心屯」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轄馬家屯、花家屯2個自然屯。位於鎮政府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7.5千米。東與本鎮南馬家溝村相鄰,西與本鎮大造化屯村接壤,南與本鎮棲霞堡子村搭界,北與本鎮李家房申屯毗連。清雍正十年(1732),河間府馬探莊農民馬久明率家族鄉里來此墾荒,相繼有李、王、吳三姓佔地開荒於北伏山堡,因安官立縣要捐怕拿不起,遂把標樁拔回,埋在李家房申南崗。人們都說他們心眼小,遂稱其為「小心屯」。因「小心」帶有貶義,遂將該「心」改為了此「辛」,音同字不同,但卻沒了貶義,遂稱其村為「小辛屯」。

【馬家屯】馬家屯,原名「達連太」,自然屯。隸屬小辛屯村。位於小辛屯東1千米,地勢為丘陵崗地。清初,有從山東河間府逃難的幾戶墾荒者於此首居,初名「達連太」,後因移住者增多,姓馬的人多戶大,遂更名為「馬家屯」。

【花家屯】花家屯,自然屯。隸屬小辛屯村。位於馬家屯西1千米,地勢為丘陵崗地。清乾隆年間,有花姓者由山東遷來此處墾荒首居,年久成村,得名花家屯」。

【棲霞堡子村】棲霞堡子村,原名「棲爾霞堡子」、「下卜」,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位於鎮政府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4千米。東與本鎮南團山子村相鄰,西與本鎮小桑林子村接壤,南與本鎮大雙檯子村為界,北與本船鎮小辛屯村毗連。傳說,清代,有一北京城西門外的「提督轄官」告老後,隱居於此。該官孤芳自賞,以「棲霞居士」自詡。後有宋、林、秦、萬、於、柴、閻、張等八戶,由山東移居此地落戶墾荒,日久成村,便以隱居者「名號」名之,稱該村為「棲爾霞堡子」,民國年間改稱「棲霞堡子」。

【大雙檯子村】大雙檯子村,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轄小雙檯子1個自然屯。位於鎮政府西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3千米。東與本鎮二檯子村相鄰,西與本鎮大桑林子村接壤,南與本鎮三檯子村搭界,北與本鎮小雙檯子村毗連。明朝末年,有劉、萬、朱三姓,從河北遷居此處開墾種植,年久成村,因宅舍建在古時遺留下的兩座高台之處,又臨近於小雙檯子,故名「大雙檯子」。

【小雙檯子屯】小雙檯子屯,自然屯。原系建制村,2004年2月與大雙檯子村合併隸屬大雙檯子村。位於鎮政府北比,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4千米。東與本鎮棲霞堡子村相鄰,西與本鎮大桑林子村接壤,南與本鎮大雙檯子村相交北與本鎮小辛屯村毗連。清初成村,因村內有一土檯子,傳說系古時的一處烽火台,村落臨近大雙檯子,相對而小,遂稱「小雙檯子」。

【南團山子村】南團山子村,曾名「團山子」、「東團山子」,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位於鎮政府,距鎮政府駐地新三而船村4千米。東與依牛堡子鎮崔家屯村相鄰,西與本鎮棲霞堡子村接壤,南與本鎮二檯子村為界,北與本鎮南馬家溝村毗連。清康熙年間,有關姓者由長白山遷來此地定居,因村東有一圓形小山,遂名「東團山子」。繼之又有居民陸續遷來,建舍于山的西側,稱「西團山子」。後因年久日深,來者日增,兩村連成一片,遂名「團山子」。之後地名普查時,為區別縣內重名問題,按地理位置,以方位區分之,於1981年12月更名為「南團山子」。

【大桑林子村】大桑林子村,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回民集聚區。位於鎮政府西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5千米。東與本鎮三檯子村相鄰,西與本鎮小桑林子村接壤,南與新民市陶屯鄉藍旗堡村為界,北與本鎮大造化屯村毗連。清康熙年間,有劉姓者從山東移來此處墾荒定居,因村後山上多桑樹,至乾隆年間,經劉進孝命名為「大桑林子」。

【小桑林子村】小桑林子村,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回民集聚區。位於鎮政府西北,距鎮政府駐地新新三面船村6千米。東與本鎮大桑林子村相鄰,西與新民市陶屯鄉古家子村接壤,南與新民市陶屯鄉藍旗堡村為界,北與登仕堡鎮大辛屯村毗連。清乾隆三年,有石家莊丁姓漢族者遷來此處墾荒耕種,後又有石姓回民遷居於此,年久成村,因村邊有桑樹,又距大桑林子較近,遂名「小桑林子」。

【二檯子村】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位於鎮政府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1千米。東與本鎮新三家子村相鄰,西與本鎮大雙檯子村接壤,南與本鎮新三面船村為界,北與本鎮南團山子村毗連。清乾隆年間,有山東農民朱士玉和裴姓者遷居此處墾荒種植,年久成村,因兩姓宅院分屬於兩處高地,形如二台,故名「二檯子」。另據考證,此地為清初柳條邊老邊,後經展邊北移,遺留有舊邊遺址,此地曾為柳條邊邊台。

【新三家子村】新三家子村,原名「任三家子」,「三家子」,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位於鎮政府東北,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2.5千米。東與依牛堡子鎮四家子村相鄰,西與本鎮二檯子村接壤,南與本鎮大康堡子村搭界,北與本鎮南團山子村毗連。清代,有任、張、曲三戶遷居此處首居,因任姓者居多,得名「任三家子」,後簡稱「三家子」。地名普查時,因縣內重名,於1981年12月,冠以「新」字區別之,更名為「新三家子」。

【三檯子村】檯子村,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位於鎮政府西,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1千米。東與本鎮新三面船村相鄰,西與本鎮大桑林子村接壤,南與新民市羅家房鄉二道房村為界,北與本鎮大雙檯子村毗連。傳說古時此地有三個烽火台分為東、西、後三處,有移民依台居,形成三個聚落,後三村連成一片合稱「三檯子」。亦說此地是清初柳濟邊邊台之一,因此得名「三檯子」。

【大康堡子村】大康堡子村,原名「大卡邦什堡子」,建制村。隸屬三面船鎮。位於鎮政府東,距鎮政府駐地新三面船村0.5千米。東與本鎮新三家子村相鄰,西與本鎮新三面船村接壤,南與本鎮三面船村為界,北與本鎮二檯子村毗連。清雍正四年(1726),有滿州旗人移居此處墾荒種植,向鐵嶺藍內倉納糧,日久成村,遂名「大卡邦什堡子」(滿語「吉祥如意」之意,又說「八旗」之意)。後因呼之不便,簡稱「大康堡子」。

編輯:康平法庫微同城 圖片來源:網路

法庫故事更新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法老故事 的精彩文章:

法庫慈恩寺鄉村屯由來

TAG:康法老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