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等名家《石鼓文》
石鼓文 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為四言詩,是唐代在陝西鳳翔發現的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因為文字是刻在十個鼓形的石頭上,故稱「石鼓文」。因記述秦皇遊獵之事,也稱「獵碣」。石鼓刻於秦前還是秦後,考古界無定論。郭沫若鑒定認為應是秦襄公(公元前777-766)時期的作品。劉星、劉牧《石鼓詩文復原譯釋》 研究認為石鼓文產生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至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焚書令下三十日之內一段時間的可能性較大 。
石鼓文的字體,上乘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字體在古文與秦篆之間,一般稱為「大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乘《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確有秦朝那股強悍的霸主氣勢。)法則,然而更趨於方正豐厚,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體促長伸短,勻稱適中。古茂雄秀,冠絕古今。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
2013年1月1日《國家人文歷史》雜誌推出「秦石鼓文」是中國九大鎮國之寶。
吳昌碩
吳大徵
俞樾
翁同龢
黃士陵
伊立勛
曾熙
羅振玉
陳含光
鄧散木
商承祚
來楚生
王澍
部分圖片來自中國第一書法網和金石其心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請聯繫我們。
樂府之妃豨誰和
1這後花園窣靜無邊闊,
亭台半倒落;
2名香叩玉真,受恩無盡,
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
TAG:樂府之妃豨誰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