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剛田:形質與情性

李剛田:形質與情性

李剛田:形質與情性

孫過庭的《書譜》中有一段充滿辯證思想的論述:「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筆者經過幾十年的臨池實踐,對這段話才有了深刻的體會。這段話中,其實是在說書法的外在形質和內在精神的辯證關係,書法中空間的形質和時序進程中表現出的情性之間的關係。

方形的印面方形的中國文字決定了篆刻藝術靜態的基調,一旦讓印中的點畫過於纏繞動蕩,美術性過強了,其篆刻性,也就是平常說的「印味兒」就會沖談。但篆刻靜態形質中所蘊涵的神采必須是鮮活的,不但有筋骨在支撐形式,而且有血脈的流動在表現著生命的存在。篆刻就如同孫過庭這段話中所說的真書一樣,除了可視的形質,還需要可感的情性。篆刻中情性的表現、精神的流露不在於其篆法、章法如何具有巧思妙構,而在於點畫間微妙的呼應關係,在於刀刀相生的行進過程,在於由刀意而筆意的感覺,在於刀石相激中表現出的情緒。如果說形質依賴於在空間中的展示,那麼情性則有賴於在創作的時序進程中的抒發和研讀過程中的體味

「真不通草,殊非翰札」,這裡選了幾方具有草意的印例來賞讀,以體味方寸印面上的「翰札」之美。我將選出的印例分作兩類,一類源於印材質地和刻契方式產生的草意,另一類是源於篆法的書寫性產生的草意。先看第一類的幾方印例。

戰國

·信城侯

圖 1

「信城侯」(圖 1)為戰國玉印,由於玉質硬,刻玉用輾磨的方法,線條易於直來直往而不易於圓轉,因此印面產生了類似甲骨文般的美。線條方折,結構錯落,再加上製作特點,出於工藝技術的效果,有許多刀筆不到而意到之處,又由於戰國時文字的高古,草草刻鑿間益增其詭秘古奧,有著在規矩中難以求得的天趣。

齊白石

·心耿耿

圖 2

再看今人的印例,齊白石刻「心耿耿」(圖 2)一印,用刀了無掛礙,篆法結構似乎也沒有過多用心經營,而是匆匆刻畫出一些單調、並列的豎線,有「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的意味。然而正是這看似信手的印面,在線與線的血脈相連中表現著作者對藝術創作的自信力。印面大的章法非常醒目奪人,如果說「信城侯」印中體現出的是古文字本身那種古奇詭異之美,那麼齊白石這方印更多地體現了畫意,信手刻畫出的線條對印面進行縱橫分割,與他的花鳥畫章法構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們根本不能去斤斤計較其篆法的細節,也不必要理性地去分析其形式構成,我們只需感受整個作品對視覺強烈的衝擊力

錢君匋

·豫則立

圖 3

錢君匋所刻「豫則立」(圖 3),看到印面上的幾個近乎隸書的文字,使我想起山東任城漢墓中大批黃腸石上刻畫的那些文字,那些文字是由識字不多的石工用鑿子直接在石上刻下自己的縣屬地及姓名,刻畫草草之中表現出的簡古自然之美,與錢君匋這方印中的文字如出一轍。

印面上用單刀沖刻,直來直往,絕去一切巧飾。嚴格就篆法講,「立」字上邊不能刻成一橫畫,但在這充滿工匠式的直率之中,「立」字痛痛快快刻上三條橫線,似乎是順勢而成的,甚至「錯」字也成了這率真美的組成部分。

李剛田

·少孺

圖 4

再舉出筆者所刻「少孺」(圖 4)一印,篆法的形式是受漢銅器上那些草草刻畫的銘文啟示,單調、平直、排疊,表現著《詩經》里那種一詠三嘆的節奏。草率的單刀刻畫,單一的篆法勢態,出於刻鑿習慣的字勢傾斜,努力追求一種繩墨之外的美

再舉第二類的幾方印例。

戰國

·伍官之鉨

圖 5

「伍官之鉨」(圖 5)為戰國璽印,印面似乎沒有傳世爛銅印那種斑駁古厚之貌,而是刀筆爽健,表現著一種自由書寫的美,其篆法結構及筆勢流走與戰國時期的簡帛書非常近似。線條有直率者,也有婉柔者,刀筆草草中透出天真任性的美

吳頤人

·頤人之鉨

圖 6

再看今人印例,吳頤人所刻「頤人之 」(圖 6),所刻為古璽形式,印面大章法的輕重疏密對角呼應之勢。作者常常以漢人簡牘書法入印,使其印在古意中見新貌,這方印入印篆法是金文,然而又在其中糅入了簡牘書法中的那種輕靈和自由,於逸筆草草之中得新趣,又能保持金文的古奇之美。

韓天衡

·山青

圖 7

韓天衡所刻「山青」(圖 7)一印,篆法上採用了他書法中的草篆之法。作者擅長刻鳥蟲篆印,此印又將鳥蟲篆草書化而用之,刀筆嫻熟,印面既有漢篆的方形體勢,又見刀筆流動感,「形質」與「情性」相依並生,整體觀之,有古艷之美

黃惇

·墨緣

圖 8

黃惇作「墨緣」(圖 8)一印,其形制與青花瓷碗底押記相近。碗底押記是仿印章形式用筆畫出來的,所以這方印既有印面的方正,又有書寫的自由感,點畫狼藉間透出天真爛漫。兩字篆法重心都稍有下垂感,「墨」字的橫線與「緣」字的縱線形成對比之美,印面在信手揮寫間保持著一種條理性。

朱復戡

·曾經滄海

圖 9

再看朱復戡「曾經滄海」(圖 9)一方,篆法為金文結構,漢篆體勢,全印意味富於古趣,點畫輕靈。作為篆印墨稿,所以較多地體現出筆意,全印篆法大小錯落,神態鮮活。

書法篆刻中的形質與情性如人之軀體與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沒有精神的軀體如行屍走肉,而沒有軀體,精神又何處附著?

編輯 | 王端陽

校對 | 王 品

監製 | 張瑞芳

書畫視域

書法 | 繪畫 | 少兒美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視域 的精彩文章:

氣息高雅、古樸空靈——周紅軍隸書作品欣賞
1月16日,董氏行書之精品《岳陽樓記》

TAG:書畫視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