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糧食生產重心北移潛藏著深刻危機——前車之鑒:沙特沙漠種糧敗北的深刻教訓

中國糧食生產重心北移潛藏著深刻危機——前車之鑒:沙特沙漠種糧敗北的深刻教訓

【導讀】中國糧食(農業)生產重心「北移」潛藏著深刻的危機。看看沙特個案,雖然極端,但卻蘊含著「清醒劑」。

最近20年,由於政策導向失誤,農業發展方向出偏,中國的糧食生產格局出現了與生態環境要求相悖的轉變,即中國糧食主產區越來越多的向北方缺水地區集中(全國現有13個糧食主產區中,北方缺水地區佔7個,其中就有內蒙古,見圖2-3),這些地區也越來越多地需要抽取地下水進行灌溉以維持生產,而本來降水豐富、適宜糧食生產的南方地區卻越來越多地「退出」糧食主產區行列。這種轉變,一方面是南方豐水地區因為種糧「不賺錢」而削減糧食生產,比如,用耕地種植果樹、花草,甚至大面積佔用耕地搞「農家樂」(旅遊、休閑);另一方面是北方缺水地區持續擴大糧食生產規模。許多北方地區地勢相對平坦,適合大規模機械化耕種,比如東三省和內蒙古,因而在傳統農業日漸凋敝衰敗的情況下,日益成為規模化耕種的首選地。(李尚勇:《人口困局》第23頁)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0、2016

顯而易見的是,中國糧食(農業)生產重心「北移」潛藏著深刻的危機。看看沙特,曾經財大氣粗、不計成本、不顧資源和生態承載力而盲目發展農業,甚至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而有餘」,結果,還是在大自然「鐵律」約束下敗北。

在炎熱乾旱、滿眼沙漠的中東地區墾荒種糧、從事農業生產並非長遠之計,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中東人一定要「頭撞南牆方回頭」。中東地區經濟實力雄厚的人口大國沙特便有這樣的教訓。

沙特憑藉全球第一的石油出口成為高收入國家。1960年代,沙特的石油收人曾占國民總收人的80%。此後,沙特不滿足於石油行業一枝獨大的國民經濟結構,便想在發展農業上也有所作為。

1966年,沙特耕地面積僅有50萬公頃(只佔國土面積的0.2%),糧食產量只能供應本國需求的10%。1970年以後,沙特政府通過優惠政策和高額補貼鼓勵國民開墾新耕地。1971—1994年,沙特農業用地從不足40萬公頃增加到160萬公頃。為了解決了農田灌溉用水和農村飲用水兩大難題,沙特由國家投資在全國範圍內築壩蓄水,修建海水淡化廠,大力開發地下水(為此打了灌溉自流井4萬餘眼、飲水用井5.2萬多眼)。到1980年代末,沙特不僅奇蹟般地實現了糧食自給,而且還有大量糧食和農副產品出口(沙特的小麥出口曾躍居世界第六位,曾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於榮譽獎)。1990年代初,沙特甚至還每年向歐洲國家出口數千噸鮮花。[]

然而,沙特基本上不具備發展農業的自然資源條件,一則耕地稀少,二則水資源極為匱乏(沙特沒有河流和湖泊,年均降水量僅70.5毫米,人均可更新淡水量不到100立方米/人·年,在全球最缺水10個國家中排名第八)。由於沒有可靠的地表水,沙特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和海水淡化來滿足用水需求。但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本質上是用石油換水,目前,「沙特國內石油消費的一半用於生產淡水」。按此計算,2015年沙特海水淡化約耗費8400萬噸原油,佔全球原油消費總量的1.9%,這甚至超過了法國當年的原油消費量[],但由此提供的淡水也不過每年人均二三十立方米[],代價太高。更重要的是,過度開採地下水使沙特的地下水資源急劇下降,相關數據顯示,1979—2003年,沙特的地下水存量銳減了60%。

因為耕地尤其是淡水的制約,沙特的農業奇蹟註定是曇花一現。

其實,實施興農政策不到20年(1990年代初),沙特政府便注意到了發展農業與國內自然資源的尖銳矛盾,比如他們「注意到對小麥的補貼助長了農民對地下水的肆意開採和使用」,於是,沙特開始「放棄偏激的自給自足政策」。1993年,「沙特政府把對小麥的補貼減少了75%」。此後,隨著農業政策的改變,沙特的農業用地逐年減少,最終又「不得不越來越多地依賴糧食進口」。

2009年,沙特政府決定,「完全取消對高耗水的小麥和苜蓿的補貼」,並逐年減少小麥和苜蓿的生產,直至完全停止國內生產。同年,富裕的沙特制定了「海外農業投資行動計劃」,鼓勵國民和企業到其它國家去種地,以方便自己進口農產品。[]

可見,雖然中東地區開發河谷地帶和沙漠綠洲可以緩解食品短缺壓力,但中長期卻貽害無窮。因為,對於脆弱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必然會破壞當地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加劇荒漠化過程,使其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使土地的人口供養能力進一步降低。這樣的自然「鐵律」,連財大氣粗的沙特也不得不遵從。

沙特個案雖然極端,但蘊含著浮躁社會的「清醒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尚勇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地下水資源銳減、污染面積廣大

TAG:李尚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