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煎餅鳥」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煎餅鳥」

本報訊中加美等國的古生物學家昨天宣布,他們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如蜂鳥般大小的、幾乎完整的小鳥,該研究成果在中國頂級學術刊物《科學通報》(英文版)作為封面文章在線發表。

據悉,此次新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據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中國地質大學邢立達副教授告訴青年報記者,此次發現的琥珀相當大,珀體長約7厘米,其中保存的古鳥更加完整,暴露的頭頸部區域保存著更長更密的羽毛,代表著這具標本比剛孵化的小鳥或幼鳥更為年長,也就是說,這隻小鳥已經出生較長一段時間,過著獨自的生活,是目前琥珀中發育程度最高的古鳥。

「有意思的是,由於礦工的疏忽或自然風化,這個標本沿著冠狀面剝蝕,這雖然損失了部分皮肉,但也因此暴露出了身體內多區域的解剖學細節,為學者們的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台北市立大學的曾國維教授介紹說,「這個薄薄的標本也因此被昵稱為『煎餅鳥』。」

青年古鳥類學家鄒晶梅表示,煎餅鳥是迄今為止緬甸琥珀中發現的最完整的古鳥標本。

據介紹,煎餅鳥屬於反鳥類。這是白堊紀出現的一類相對原始的鳥類,其肩帶骨骼的關節組合與現生鳥類相比,凸凹情況正好相反,因此得名。反鳥類有著較強的飛行能力,拇趾與其他三趾對握,適宜樹棲,但最終在晚白堊世末期與恐龍一道完全絕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小葫蘆」頒獎盛典在滬舉行

TAG:上海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