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心臟在「認真工作」嗎?摸摸這4個地方就知道!別讓心臟「開小差」

你的心臟在「認真工作」嗎?摸摸這4個地方就知道!別讓心臟「開小差」

平時我們工作得累了,都會想著好好休息、放鬆一下。有人喜歡打打遊戲追追劇,有人喜歡吃吃喝喝,有人喜歡乾脆睡一覺。可是,我們的心臟也就不能這麼「悠閑」了。每時每刻它都在不停地跳動著,兢兢業業地為我們工作。一旦心臟「開小差」了,就會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甚至威脅生命。

怎麼才知道心臟有沒有「認真工作」呢?摸摸這四個部位就知道了。

一、脖子

「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不過,有研究顯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大。

頸圍是衡量人體上半身脂肪的關鍵部位,從臨床經驗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都相對較高,而這些都與心臟疾病密切相關。

一般情況下,如果男性頸圍超過39 厘米,女性頸圍超過35厘米,就說明脖子較粗。

具體方法:將皮尺水平置於頸後第七頸椎上緣(低頭時摸到的頸後最突起處),至前面的喉結下方,完成測量。

如果頸圍超標,在空閑時做一些頸部緊緻操,比如前後左右點頭、旋轉活動脖子等,減少脖子贅肉堆積。

二、手腕

大部分人來說,在安靜狀態下,正常的脈搏跳動頻率應該在60~90次/分鐘,跳動均勻且節律一致。而跳動太快或太慢

具體方法:平躺靜歇3分鐘,伸開左臂或右臂,將另外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搭按在伸開手臂的腕後橈動脈所在部位(手臂與手腕關節內側連接處),保持正常均勻呼吸,計數1分鐘。

如脈搏跳動均勻,且頻率維持在正常水平,說明心臟情況基本正常。反之,如果脈搏跳動不均勻,或跳動頻率高於低於平均正常範圍,則需引起高度重視,都可能是一些心臟疾病的徵兆。必要時就醫。

溫馨提示,一定要在安靜狀態下測量,運動和情緒波動會影響效果!

三、肚子

肚子大的人在醫學上稱為「中心性肥胖」,這種類型的肥胖容易導致人體脂質代謝紊亂,加大心臟病的風險。

同時,由於腹部脂肪與內臟離得很近,很容易轉移至肝臟,或隨著血流堆積在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

《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預防控制指南》明確規定,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為腰圍超標。

具體方法:挺直站立,兩腳呈25cm至30cm左右的距離分開。將皮尺沿測量點(髂骨上脊與第十二肋骨下緣連線的中點)水平環繞腰部一周,讀出數據即可。注意要應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呼吸保持平穩。如果收腹或者運動幅度過大,均會對測量結果造成誤差。

四、腳踝

當心臟不能好好工作時,靜脈血液不能順利迴流,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表現為下肢水腫,尤其是腳踝水腫癥狀。

具體方法:手指按壓腳踝或小腿,手指鬆開後按壓部位呈凹陷狀,通常不能立即恢復。出現這種情況時,須及時就醫做下肢超聲檢查。

以上內容僅供自測參考,如果感到不適,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心臟工作如此辛苦,我們該怎麼「犒勞」它呢?

一、心臟需要ω-3

多不飽和脂肪酸有益於心臟健康,大量實驗證明,飲食中ω-3脂肪酸攝入過少、ω-6攝入脂肪酸過多,兩者失衡是誘發、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日常的食用油中,含有ω-6脂肪酸的比較多,所以導致了人體攝取的ω-3脂肪酸比較少,是慢性病高發的原因之一。

所以,生活中多增加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蘇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用油,可每天補充5-10ml,補充人體所需的ω-3,對預防癌症,清除血液垃圾、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益。

二、心臟需要「睡覺」

雖然心臟不能「休眠」,但是保持良好的睡眠還是對心臟有益的。

調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時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與午睡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與白天的血壓高峰出現一段低谷有關。不過,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半小時到一個小時足夠。晚上也不要過度熬夜,要堅持規律的睡眠。

三、心臟需要「運動」

心臟整天「蹦蹦跳跳」還需要運動嗎?其實,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運動來幫助保護心臟。

兩拳緊握,兩側上肢同時向外、向後伸開,連續做15次左右為一個過程,每天重複3~4次。

還有一種方法,將手掌伸開,五指合攏,從兩脅往胸口擦去,以擦拭部位感到發熱為度,既能保護胸壁肌肉,還能增強心肺功能。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大家平時都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護為我們辛苦工作的心臟。如果感到不適,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這裡是認真而有趣的養生科普君,祝大家身體健康!歡迎收藏和轉發給身邊現需要的朋友!

給你們小心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臟 的精彩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後心臟破裂的危險因素分析
哈登大心臟火箭終極勇士紀錄,專家:火箭這一神奇紀錄還在繼續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