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起學《論語》6.19雍也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一起學《論語》6.19雍也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一起學《論語》6.19

雍也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白話】

孔子說:「人能在世間生存,由於有直道;不正直的人也能活下去,那只是他僥倖免於禍患。」

【釋詞】

生:生存,活著。前後兩個「生」同義。

直:直道無邪曲。即《中庸》所言「誠」也。李充:「人生之,唯其身乎?」

罔:誣罔不直。《四書解義》:「存心虛偽,行事邪曲。

幸:僥倖。雖得以生,然終非正道。《晉語》:「德不純而福祿並至,謂之幸。」(《正義》按:「言非分而得,可慶幸也。」)

免:免於禍患。李充:「失平生之道者,則動之死地矣。必或免之,蓋由於幸耳。」按:人之生道,直;不以直道,則人不能生存;但也有不直之人能存活,這是由於僥倖免於禍患而已。然而,不直而能免於禍患者終究是少數;人當順其性,直道立世。

【先賢精義】

《論語註疏》曰:此章明人以正直為德

《論語集說》曰:人之生理,本。罔則失其生理矣,而生者,幸而免也,非得其正也。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孔子深儆人之不直也。人之所以生者,皆此直理,則人當順此理,以生於天地之間,乃為無愧。若使不直而罔,存心虛偽,行事邪曲,則生理既滅,而猶然生於世間者,不過僥倖而得免於死耳,豈尚可以為人哉?可見人性皆善,能率其性,即所以全其生,踐形盡性聖賢修身立命之道,不外是也

程子曰: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爾。

張栻曰:天理本,在人則。其性而不違,所謂直也。直者,生之道。循理而行,雖命之所遭有不齊焉,而莫非生道也。罔則昧其性,冥行而已。

《四書辨疑》曰:人之不遭橫夭,得全生理,壽盡天年而善終者,由其不為非道之事,所行者直而無罔曲故也。罔曲之人得全其生理,不遭橫夭以終其身,此特幸而免耳。倖免者,免其橫夭之死也。夫子所言,乃其天理之常,人事大概不出於此。至於君子不幸偶值遭命者,間亦有之,然不可以常理論也(按:如回、牛之死)。

橫渠先生曰:生理直順,吉凶莫非正也。

《論語正義》曰:直者,誠也。誠者,內不自以欺,外不以欺人。《中庸》云:「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不貳者,誠也,即直也。天地以至誠生物。不誠則無物,故誠為生物之本。人能存誠,則行主忠信,而天且助順,人且助信,故能生也。若夫罔者,專務自欺以欺人,所謂「自作孽,不可活」者,非有上罰,必有天殃,其能免此者,幸爾

《論語後案》曰:人受生於天,全生於世,以直道為之主。失此直道,天威所必譴,王法所必誅,眾怒所必加,免者幸而已,言其鮮也

程樹德曰:聖人教人以為人之道,惟正直得全其生,亦即「率性謂道」之理。

錢穆曰:人群之生存,由有直道。於此人生大群中,亦有不直之人而得生存,此乃由於他人之有直道,乃幸而獲免。正如不仁之人而得生存,亦賴人群之有仁道。若使人群儘是不仁不直,則久矣無此人群。《左傳》曰:「民之多幸,國之不幸」,即謂此

雲門隱者按:於本章深信不疑。

【附錄】

《四書訓義》曰:聖人之言此,原以吉凶得失之常理,惠迪從逆之恆數,括之於直罔之分,徹上智下愚而為之戒,非專為盡性知天之君子言也。

陳祥道曰:蓋直,本有生之道,雖不幸而死,君子以為猶生;罔,原有死之道,雖幸而免,君子以為猶死。是以回牛之死,不足謂之夭;盜跖之永,不足謂之壽。

劉宗周曰:舉人生而歸之直,此夫子之道性善也。

【本章參考書目】

《中庸》《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正義》《癸巳論語解》《論語意原》《論語新解》《論語集釋》《論語集說》《論語學案》《論語全解》《論語後案》《論語講要》《國語》《四書解義》《四書辨疑》《四書訓義》。

20180129-0204期間所學內容卡片

本課完,獲得全套《論語》講義及薦讀資料(「《論語》的文化傳統」系列文章及《孔子家語》等),請關注文化傳統平台(微信公號:wenhuact)。免費加入線上公益學習社群,和我們一起研修經典,請點擊如下鏈接:

一起學《論語》課程公告

我們倡導的學習方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學而時習;尊重文化道統(薦讀《論語》的文化傳統系列文章);多措並舉,解悟經典,感應聖賢氣質:誦讀原文、抄寫原文、了解基礎字意詞意、領會先賢精義、品味原文並嘗試自己解讀、了解相關故事、旁通相關經典、與學友交流討論、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日課,就近參加線下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傳統 的精彩文章:

一起學《論語》6.21雍也篇——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一起學《論語》6.20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TAG:文化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