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秘巨星》:那麼爛俗的劇情,為什麼還會哭出鼻涕泡?

《神秘巨星》:那麼爛俗的劇情,為什麼還會哭出鼻涕泡?

米叔一年讓我們發一次瘋,去年初是《摔跤吧!爸爸》,今年伊始是《神秘巨星》(《SECRET SUPER STAR》)。與去年「爸爸」的光輝形象不同,《神秘巨星》里的爸爸是個標準的直男癌。他和《摔跤吧!爸爸》里那個陰邪教練一樣,是個讓人看著就想揍扁的「扁平人物」。此片演繹了「滾蛋吧!爸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母愛。

該片同樣以女孩子勵志DREAM為主線,將印度少女追夢的艱辛與母親遭受家暴的虐心,相互交織滲透,在打雞血的BMG下,水到渠成地糅合在一起。最後,那把吉他終於成為最後一根稻草。父親要把它扔掉,溫順的母親成了被逼急的兔子,一改向來眼聾的軟柿子形象,向家暴說不,帶著倆孩子決絕地離男人而去;而女孩伊西婭,也來到重量級歌手的頒獎現場,圓了自己的「歌手」出道之夢。影片同樣以個人理想追求為引線,使其在家庭危機中發酵,然後引爆映現出普遍的社會問題。

不過,婦女的社會地位這個梗,《摔跤吧!爸爸》是以爸爸扶助女兒「不走尋常路」的暖心形式呈現的。說得直白一下,在《摔跤吧!爸爸》中,若說其他父親給女兒喝涼水還嫌貴,而米叔卻給女兒喝養生粥,就是想讓其吃過見過;米叔化身另類爸爸,教女兒摔跤,一改傳統中對女性人生及職責的定位。米叔以自帶神父光的暖心大叔形象,讓印度女人明白自己的人生所應有的模樣。

而在《神秘巨星》里,米叔仍以人生導師的救贖角色出現。只不過,他所飾演的著名歌手夏克提·庫馬爾,並不像庫珀一樣十全十美。他在世人眼中不是個好藝人。他離了三次婚——估計在印度人看來,離婚跟我們這抽大麻一樣,是十惡不赦的。而且,他將音樂市場化之後,忘掉了感動人的音樂是什麼樣子;他拿自己的才華,不知怎麼辦好了。但是,聽到伊希婭的歌聲之後,他興奮地淚目。他幫伊西婭錄製第一張唱片,讓她從幕後走到台前。

而且,他還幫助伊西婭找到打敗自己的律師,讓她給伊西婭起草控訴其父家暴的離婚文件——她母親只要在那文件上簽字,她們就可以對可惡的爸爸說「GOODBYE」了。夏克提這個角色比摔跤的完人庫珀更真實形象一些。基於此,我認為此片相對「高」一點。這個夏克提,見到漂亮女性會跑上前撩妹打屁。他認為,天才就像可樂里的泡泡一樣,會自然而然地冒出來。這才是個有血有肉的理想的父親。

但是,伊西婭的父親可有天壤之別。他眼中只有兒子,把女兒當空氣,且動不動就打母親——尤其此處,以父親對母親層層推進的家暴影像,直擊印度女性的現實屈辱,引發當地婦女更多的鼻涕泡。這也讓此片相對「高」一點。

片中影像,如同一面鏡子。人只有照了鏡子,才會認清自己有多麼不堪,從而忘掉有個好爸爸的幻想,放棄念佛期待他變好的夢想,勇敢地趟出自己的生活之路。這就是影片正面直擊現實的作用。現實越凜冽殘酷,越要睜開雙眼直視它。靠閉眼做夢,就想擺脫它,無異於緣木求魚。比如死亡,我們只能直面,才能在心中接受乃至釋然;若是老想找不老葯,即是背道而馳。

當然,女孩伊西婭而對的問題沒那麼終極和高深。但是,無論是多麼小的溝坎,當她邁不過去時,是與大江大河無異的。伊西婭喜歡唱歌。父親獨斷專行,把愛心都放在兒子身上,帶了好東東都不會讓伊西婭分享。所以,她一個初中生,沒有家長的支持,想靠唱歌登上《歌手》之類的舞台,相當難。幸虧有萬能的網路——在家中沒有一點話語權的母親,偷偷把自己的金項鏈賣了,給女兒買了台筆記本電腦。伊西婭受一個民間歌手視頻啟發,自己抱吉他彈唱,錄製視頻,傳到優兔網上——不過,她怕父親認出來,用黑紗巾蒙住臉,只露兩眼——沒過多久,視頻爆火。

接下來,直男癌和伊西婭母女倆,是以天師和良善之妖的角色玩追擊和撕逼的。直男癌一出場即是「晚期」了:他剛回家,就坐在椅子上喊,「在這個家,我還能喝口水嗎?」你看,大男子主義根本不用註解——那副家人欠了他兩吊錢的臉,已經詮釋得淋漓盡致了。伊西婭想報名參加學校的歌手大賽,贏取台筆記本。但她還沒說出口,父親就將母親端來的飯打翻在地,嫌太淡——一般老愛發邪火的人,就是口重;這樣的人,就得拿鹽粒子當零食吃,鼾死他!

首次交鋒,母女倆完敗。其實此前,已經有敗跡了,母親接伊希婭時,戴著墨鏡,說是眼睛讓桌子碰了——通過後來影像,我們明白那是直男癌打的。接下來,伊西婭在網路迅速躥紅,成為「神秘巨星」;夏克提還給她留言,希望助她出道。現實中,父親卻因她數學考了30分,鐵青著臉讓她把吉他拿來;然後,將琴弦一一挑斷。直男癌親手掐掉了女兒夢想的花苞。

再次交鋒,則顯示了直男癌有多邪惡。他要帶妻子去參加朋友的婚禮,讓妻子戴上岳父陪嫁的項鏈,為其長臉(這樣的台詞說出來,彷彿聽見啪啪聲,恍然間直男癌的臉腫了。)——但是,那項鏈已換成伊西婭的筆記本了。於是,直男癌直接化身讓人心顫的怪物,當著兒子的面打了妻子一耳光;孩子到屋裡後,他開始對妻拳腳相加。他還氣急敗壞地讓伊西婭把筆記本扔了。伊西婭憤怒地衝出去,將筆記本扔到樓下。

眼看著夢想就要飄向遠方,伊西婭借小男友欽騰的電話聯繫上了夏克提。在欽騰幫助下,她爬牆出校園,坐上飛機,飛往孟買,見了夏克提,經過一番波折,成功錄製第一首歌。然後,當天去那個當天回——當然,機票都是夏克給訂好的。

孟買之行,伊西婭還辦成一件大事:讓夏克提幫忙約到那個打離婚官司的女律師。一周後,同樣神不知鬼不覺地,夏克提帶她找到女律師,幫母親拿回一份離婚文件——為母親最後沖父親說不,埋下伏筆。

最後的沉重一擊,父親工作調到沙特,且已幫伊西婭安排了一個高管的兒子處對象——一切都不許家人說半個「不」。伊西婭想讓母親離開父親,而母親不但沒簽字,還斥責她自作主張做那麼大的事。伊西婭本想獨自逃脫的,但她聽到姑婆說了自己身世之後,改變了想法。

原來,母親懷她時,父親知道是女孩後,堅持打掉,母親不同意。為此,母親離家出走,生下伊西婭後才回來。自那以後,她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溫暖與愛的家,與丈夫進行著柔弱地抵抗。趁丈夫不在家,帶孩子們出去玩,買個冰淇淋;從丈夫的錢包中,每次偷拿一點零錢,攢起來,在伊西婭六歲時給她買了把吉他。一句話:母親當初沒有拋棄她,她如今也不能拋棄母親,獨自逃脫女人的宿命——儘管此時,她因錄製的第一首歌,獲得新一年度最佳女歌手提名——她要割捨這一切,忘掉這一切,就當是做了一個夢。

全家在孟買機場過關時,因行李太多,父親讓她扔掉那把破吉他。她抱著它心灰意冷地將其投進垃圾箱。母親為其求情。而父親仍毫無人情味可言。在其眼中,伊西婭能打個醬油,再找個高官聯姻一下,給自己帶來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是這個閨女最大的功用了;音樂這東西,太邪性了,一個女孩在學校不好好學習,整天彈個破吉他唱啥貓叫春的歌,有毛病嗎?父親因母親話太多了,還要在機場打母親。

終於,這把吉他變成讓人之情感難以承受之重的最後一根稻草。母親沖直男癌說不了。她在那份離婚文件上簽字後,領著伊西婭和兒子古杜,來到歌手頒獎的現場。雖然伊西婭只獲得提名,但她面對鏡頭,撕下面紗,走到台上。

一次次的忍辱負重,就為了有朝一日讓你嘗嘗釜底抽薪的滋味。從去年捧「爸爸」授予的理想,到如今「愛瑪」「弒父」的錐心現實的揭示。這也是此片相對「高」的一點。

然而,整部影片看完,雖然在循序漸進的「屈辱-釋放」和「艱辛-成功」情感催淚模式下,伴隨著撞心煽情的BMG,哭得稀里嘩啦;但你依然感覺這部片比較爛俗。為什麼?現代的電影技術,催淚很容易,要直抵人心卻很難。

這部片雖有以上三點勝出《摔跤吧!爸爸》,但仍然是神救贖的模式。這種模式,往極端說,就跟超人、奧特曼一樣,讓人感覺「那是電影」,離你很遠,不現實,不可能;很難打動現實生活中的你。現代社會,現實題材的影片,還要靠神樣的人物拉動主人公,逃離此岸,抵達彼岸。這無疑是一碗賣夢的雞湯。

現實中人人都是冠軍嗎,都有一唱成名的天賦嗎?都有大V帶嗎?沒有。所以,你笑過哭過,仍感覺這事離自己很遠。你會感覺現實仍然苦逼,心中某處仍然打著堅硬的結;所謂理想的春風,只不過是讓那個結飄動了一下而已。

如何刻畫,才有積極意義——真實映現生活中的結,別靠什麼乾爹呀神呀來拉一把。解不開,就拍解不開的無奈;解開了,也沒什麼好歡呼的,該幹啥還幹啥——你看《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打官司贏了,成為委員或代表了嗎,是不是還是種田?就這意思:當一個人還看不清現實是什麼模樣時,你告訴他夢想,毛用沒有。

(感謝閱讀,如若喜歡,請點擊右上鏈接關注小號,雲飛感謝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飛讀電影 的精彩文章:

TAG:雲飛讀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