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她是阿拉伯黛安娜,穿大牌、登時代封面,正在改變中東女性的形象

她是阿拉伯黛安娜,穿大牌、登時代封面,正在改變中東女性的形象

原標題:她是阿拉伯黛安娜,穿大牌、登時代封面,正在改變中東女性的形象


作為中東女性,她不戴頭巾穿黑紗


時髦得像好萊塢名媛


更酷的是,她引進互聯網教育,幫婦女、兒童爭取利益


被譽為「阿拉伯世界第一王后」


前幾天,馬雲在達沃斯論壇附近辦了一個全球最高端的飯局,參加的人有比爾·蓋茨帶領的一眾科技大佬、多國首相。


酒桌上幾乎都是男性,其中有一個貌美的女性格外亮眼。


她就是有著「最美王后」之稱的約旦王后——亞辛·拉尼婭。


看照片她並不像傳統中東女性,反倒時髦得像好萊塢明星,因此有人說她是「阿拉伯世界的黛安娜」。



但這位王后並不是花瓶,反倒在努力解決約旦的貧窮和婦女問題,告訴女孩們「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生命線」。


在這點上深受西方媒體追捧的拉尼婭,多次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名利場》雜誌封面。


儘管約旦不富有,但她彪悍的作風讓她贏得了「一流王室」的美譽。


她代表著阿拉伯女性的崛起

很多人看了拉尼婭的照片,都以為她是歐美上流社會的名媛,或者好萊塢明星。


這位約旦王后的確在用時尚外交,逐漸改變著西方世界對阿拉伯女性的偏見。



拉尼婭曾被《Hello!》雜誌評選為最優雅女性No.1,把妮可·基德曼、詹尼弗·安妮斯頓比下去了。



她也登上過多家知名雜誌封面,入選「全球100位最美麗女性」的前三名。其用的標籤是「阿拉伯女性崛起」,就知道外界對她的評價有多高。



時代雜誌封面



名利場雜誌封面


拉尼婭能成為焦點,靠的當然不止是美貌和無數大牌的時尚行頭。


她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經常穿著優雅幹練的職業裝去演講。


為了讓全世界多一個了解約旦的窗口,她開通推特、Facebook等社交賬號,粉絲多達數百萬。



對此,拉尼婭認為,「我是阿拉伯人,會講英語只是表明我是屬於這個世界的。我代表著阿拉伯世界的大部分女性,我們有著共同的希望與幻想,也要面對共同的挑戰與爭議。」


她很美,卻不是個花瓶


跟很多專註於相夫教子的阿拉伯王室女性不同,拉尼婭向來不甘心做一個安靜的花瓶。


除了盡心陪伴4個孩子成長,她還承擔了很多社會職責。比如,拉尼婭還讓約旦成為第一個把網路教育引進到中東的國家。


婚後第二年,她就成立了第一個基金會,用於幫助約旦兒童,尤其是女孩的教育問題。


約旦很多地區的女孩,從小到大都沒有接受過教育。拉尼婭對此十分痛心,她開始積極地籌集善款。


她演講時說道,「一個女人接受過教育,那她就會教育她的家庭;一個女孩兒接受過教育,無疑是教育了國家的未來。」



接受採訪時她也說,什麼對女孩最重要?

「不是漂亮的衣裳或是父輩的保護,最重要的應該是讓她接受教育,這樣她才能有自己的收入,能夠有自信發聲。」


「教育不是奢侈品,它是生命線。」


「它不是特權,而是優先權。」


女孩的教育制度有缺陷,女人的地位更是弱勢。

她積極地為女性在議會和內閣中爭取座位,幫助偏遠地區的農村婦女建立手工業合作社,改善生活。



然而,對於一個傳統國家來說,婦女、兒童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儘管拉尼婭沒有醜聞,她頻繁的社會活動,還是在這個小國度里引起一場大論戰。


「縮手縮腳怎麼能成大事?」


一直試圖衝擊各種思想桎梏的拉尼婭可是惹了不少事,其中較有爭議的是——


她在約旦掀起了一場反對亂施家刑、私刑的運動。



在傳統的約旦家庭里,男子有權處死家裡失貞或損害了家庭名譽的女子,不管她是自己的姐妹還是女兒。


曾有人兩度提出要對施刑的人減輕刑罰,但均遭到否決。她一直在推動這方面的改革。


拉尼婭並不是「硬碰硬」,她處事果敢而靈活。


當在一個男子居多的村子裡視察時,她會盡量避免用「性別歧視」之類的詞語,代之以「女人不應局限於把麵包放在飯桌上的簡單家務活兒」。


在談到抵制家庭暴力時,她會用「提高家庭安全感」來委婉代替。


儘管如此,還是引起了很多保守派人士的反感。


有人抗議,「我們不需要這個巴勒斯坦女人指點如何治理國家,休了她。」甚至連愛穿奢侈品大牌出國訪問,也成了一個槽點。



在陪同丈夫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事訪問時,拉尼婭也不能像其他元首夫人那樣隨丈夫走出飛機,而是被丟在飛機里。



對此,拉尼婭反駁說,「縮手縮腳怎麼能成大事?」

外媒對此評論稱,「她敢於面對爭議,其行事風格讓她完全具備世界一流皇室成員的特點。」


難民是如何逆襲成最美王后的?


誰會想到,這麼優雅聰慧的約旦王后,原來是出身難民家庭。


1970年,拉尼婭出生在科威特的一個巴勒斯坦家庭,父親是個兒科醫生,頗為富裕。


所以,拉尼婭從小就接受了開明的西方教育,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後來考上了美國大學的開羅分校讀工商管理。



然而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之後,這原本富足的一家成了難民逃到了約旦首都安曼。


這段經歷讓她看到了一個阿拉伯人的尊嚴。拉尼婭一方面感受著阿拉伯灣的安穩,另一方面也深刻體會到國家被外族佔領的悲哀。



先後在花旗銀行和蘋果開發部工作的拉尼婭美貌和智慧並重,吸引了很多追求者。

1993年,拉尼婭去參加一個晚宴,認識了談吐非凡的阿卜杜拉。兩人相談甚歡,2個月就火速訂婚,半年後結婚了。



其丈夫阿卜杜拉也很有才華。他四歲就被送到英國寄宿學校,畢業於牛津大學。也很多才藝,擅長賽車、跳傘、潛水。


結婚的時候,阿卜杜還不是繼承人。陰差陽錯之下,父親還是把王位傳給了他。


結婚23年,這對夫婦生了4個娃。讓人羨慕的是,20多年過去了,這容顏也沒什麼變化。



反倒是老公看起來像爹,跟兒子看著像姐弟,40多歲依然光彩照人。




很多西方人認為阿拉伯婦女「非常保守、沒受過什麼教育」,這似乎是慣有的偏見。


拉尼婭堅持認為,「阿拉伯世界不乏光彩照人、幹練開放的女性」。這句話正是她的真實寫照。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灘TheBund 的精彩文章:

中國象牙禁令兩周後,殺戮和買賣真的消失了嗎?

TAG:外灘TheB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