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那些我們沒能化解的悲傷,都在哪兒藏著呢?

那些我們沒能化解的悲傷,都在哪兒藏著呢?

「樂極生悲」是我常常勸慰自己的話,雖然我很少歡樂,但稍稍開心,就會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我也把我的生活安排成這樣,覺得這樣可以使自己平衡,而得以平安。

究其根源,我的日常擔憂就是害怕變化,一些帶有消極影響的變化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這樣的變化:

關係終結,可能是戀人分手,夫妻離異,也可能是親友離世,這類事件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可能會害怕,會茫然,會產生焦慮,也會感到悲傷;

突患疾病,或者遇到意外,小則丟了5塊錢,大則遇到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傷害,這樣的事情誰都不願意遇到,可是很多時候小心再小心還是會遇到飛來橫禍,這樣的變化是最讓人猝不及防的,還沒反應過來,傷害就已經發生了;

失去工作,因為一些職場的困境而使自己失去工作,比如2017年的年底,中興42歲的研發主管因為公司裁員,將其勸退,他在痛苦之餘選擇從26樓一躍而下,獨留妻小。刨除各種各樣的自尊、家庭、權力等原因,最本質的原因還是他被這次變化所打擊,而沒能振作起來;

家庭遷移,比如因為拆遷、入學、改變工作等原因,家庭的常住地和常住人口發生變化,這也可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影響。比如孩子與家人分別而失去安全感,與玩伴分別產生失落感,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可能會覺得水土不服,難以適應;

……

當無法滿足我們有關人生的計劃時,我們或許就將為失去期望而沮喪,為這些損失而悲傷。

還有很多生活中的變化都會使我們產生消極情緒,感到悲傷,如果你也有更多這樣未能得到處理的、因為變化而產生負面情緒的事件,可以在文末留言與我們互動,以紓心結。

令人悲傷的事情總會在不經意間發生,那我們如何應對悲傷呢?

理論上面對悲傷會經歷幾個過程


第一階段:否認:儘管這一時期是短暫的,但是這是一個必要的時期。否認通常是人對於一些過於沉重的壓力的一種自我防衛行為,這種行為或許要到死亡後才能消失。

第二階段:氣憤:通常的表達是「為什麼是我」?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試圖拖延,不願意處理自己的情緒或具體事件。

第四階段:沮喪消沉:失去和悲傷的感情強烈地湧上心頭。

第五階段:接受現實:沒有什麼感覺,開始關注事件本身或者決定放棄,不做處理。

第六階段:希望:一個複雜的階段,可能是決定放下這件事情而獲得新的動力,也有可能是有動力和信心解決好自己的情緒或具體事件。

如果你的悲傷在你的努力下順利地到達了第六個階段了,那麼恭喜你,你有很強的自愈能力,說不定你也是學習了一些心理學。

那麼還有很多沒能順利度過這六個階段的悲傷的人們呢?你們還好嗎?


親人離去,當時可能沒有強烈的情緒波動,連眼淚都流不出來,甚至冷靜的被人視作冷漠,課時又有誰知道,你們在看見親人種下的那盆花開的時候有多難過,吃到親人愛吃的菜時就著眼淚配飯,聽見開門的聲音總恍惚間以為是他;

伴侶分別,可能是吵了太久的架,可能是有了分歧,決定分開時憤然而決然,可是你卻總是不自覺地在等待TA發來的消息,打來的電話,甚至是安靜的房間里,你也總覺得還有TA的聲音,習慣和情感,哪是那麼容易割離的呢;

搬離家鄉,或許是因為想要遠行而離開,又或者是因為條件變好而升級生活環境,可是高樓大廈的掩護下,又有多少人在懷念哪怕只待過一個假期的「條件差」的地方呢?那裡可能破敗,但那裡更多的還可能是安全感;

一直戴著的手鏈丟掉了,當時一邊安慰著自己,一邊興高采烈地說:太好了,我可以去買一條新手鏈了!可是你卻總是在早上不自覺地找原來那條手鏈,新的又有什麼意思呢,原來那條手鏈可能是老友送的,不值錢卻充滿了情;

月考考砸了,降了幾個名詞,或許你有幸在一個開明的學校和家庭,你的老師和家長都在鼓勵你,你也覺得沒事,反正還有下一次,這一次就當是個教訓,可是實際上,還是偷偷地在回家的路上懊悔和難過,因為這次考試的結果就是不好;

……

在一次次悲傷的累積下,安全感、滿足感、幸福感都漸漸地減少,力量也漸漸地減少,給自己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沒有處理好,必然會對情緒和認知造成負面的影響,不知道到哪一天,我們就再也面對不了新的悲傷。

讓我們一起來面對已經經歷過的失落與悲傷吧:

在諮詢意義上,我們不僅僅因為死亡而「失落」,還因離棄與被離棄、變遷以及發展而失落。

諮詢意義上的「悲傷」也並非指「悲傷難過的情緒」,而是一種「過去曾經擁有的都不再復有」的失落經驗。

在經歷「失落」與「悲傷」的過程中,人們會遇到挑戰、阻礙,但必須學習新的生存方法。

諮詢室里會遇到各種各樣「失落與悲傷」的情況需要諮詢師去協助來訪者學會應對:焦慮、抑鬱、強迫、婚姻情感問題、厭學等範疇,其背後很可能會有「失落與悲傷」的議題存在。

也正因如此,掌握失落與悲傷專業領域的知識與技能是每一位失落者和心理諮詢師必備的基本功。

為此,擁有十餘年一線醫療工作經驗、失落與悲傷專業領域培訓領航者、來自台灣的蘇絢慧老師精心設計32課時《失落與悲傷》課程,系統講解這一領域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助你修鍊心理諮詢從業必備基本功。

新年活動即將進入倒計時

折扣優惠+優惠券

最優惠價格學習系統課程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課程詳情

前往要記得領券哦~

那些我們沒能化解的悲傷,都在哪兒藏著呢?

【課程大綱】

第一章:何謂失落

認識失落

失落的形態

失落後引發的反應:悲傷

第二章:失落,來自於依戀關係

失落與依戀關係

認識依戀關係

認識依戀關係形態

第三章:依戀關係斷裂的防禦機制

依戀關係斷裂的防禦機制

第四章:依戀關係形態影響悲傷歷程

依戀關係形態與悲傷歷程

依戀形態與失落因應模式

第五章:認識悲傷與悲傷反應

悲傷的定義

悲傷的反應

第六章:悲傷調適與哀悼

悲傷調適歷程

哀悼的需求

完成哀悼的四任務

第七章:困難性失落與複雜性悲傷類型

造成困難性失落的因素

何為複雜性悲傷

演化為複雜性悲傷的因素

辨識:困難性的悲傷類型

第八章:正常性悲傷的正確關懷方式

好的悲傷協助歷程

好的關懷態度

第九章:正常性悲傷的輔導技術

傾聽與陪伴

同理回映

情感支持與連結

贊同與普同化技術

悲傷的說明與心理衛生教育

促進哀悼的表達

接受助人歷程的「真實」

第十章:困難性悲傷的協助態度及原則

複雜性悲傷的困難所在

關係界限的設定

悲傷輔導—促進完成悲傷歷程

協助複雜性悲傷的態度及原則

助人者的界限及倫理

【課程講師】

那些我們沒能化解的悲傷,都在哪兒藏著呢?

蘇絢慧

台灣咨商心理師,擁有13年醫療工作經驗,跨越社會工作與心理咨商兩門專業領域。所講授與帶領過的課程講座與工作坊已有3000場以上,進行過的個人諮商與喪慟療愈已達5000人次以上。

在台灣亦是一名以文字出版做為推動心理健康與悲傷療愈途徑的實務工作者。所探討與書寫的範疇在於失落與悲傷主題、死亡與臨終關懷主題、早年傷痛與受損關係療愈主題等。曾獲選為台灣中學生最喜愛十大作家之一。

目前亦在台灣推動失落悲傷文化的改變,推動四善(善生、善終、善別、善待)。並是失落悲傷專業領域助人工作者培訓的領航者。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特價課程

養育孩童,是父母的責任,養育「自我」,是自己的責任

TAG: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