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篇文章告訴你春戰國秋時期的文具是什麼樣的

這篇文章告訴你春戰國秋時期的文具是什麼樣的

不論官學或私學,在講授知識時沒有書籍而光憑口授,這樣的教學活動是很難取得效果的。學生學習沒有書籍,又不能傳抄,光憑記憶也不容易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何況在教學過程中,還必須記錄老師的講解,寫下自己的學習心得呢?尤其是習字作文,更少不了書寫材料。春秋戰國時期的書寫材料,主要是竹簡木牘,需要自己動手製作。製作工具也較複雜,有用於鋸竹段、劈竹片、削光面等等用途的工具。過去我們對製作簡版需要使用哪些工具,是不很清楚的。現在見到了戰國墓葬中出土的文具箱內保存的銅鋸、銅錛、銅刀、銅錐和銅削等,我們就可以比較具體地知道簡牘製作的幾道工序了。由於鐵制的小型工具不易保存,目前所見的都是銅器。

竹簡的製作過程是:先把竹子鋸成一段段的竹筒,再破開劈成竹片,打磨光滑,便成了一根根簡。字就寫在篾青以里的部分,即篾黃,也叫篾白。剛劈成的竹簡很濕,無法寫字,要用火烤乾。烤制的過程稱為 汗青 ,也叫 汗簡 、 殺青。因為濕的竹片,受到火烤,要滲出水珠,像出汗一樣。後來,人們便把 汗青 特指史冊。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正是指的史冊。簡有長短之分,戰國的竹簡,一般長23到27厘米,即當時所謂尺簡。1965年,在湖北江陵紀南城望山一號、二號墓出土了一批楚簡。一號墓楚簡的內容似為論述《祭儀》的文稿,二號墓楚簡的內容為記錄隨葬器物的《遣策》。整簡長64厘米左右,寬0.6厘米,厚0.2厘米,這可稱為長簡了。

解放初長沙楊家灣所出竹簡,僅長13.5厘米,則是比較特殊的短簡了。單獨的一片竹片叫做簡,許多簡編連起來叫做策。單獨的一片木片叫做版,正方形的版叫做方,一尺長的版叫做牘。上述簡牘的這些名稱,有的在春秋以前已經採用,有的則在漢代才開始出現。也就是說,在古代它們的稱法就不統一。比如,《禮記中庸》中提到魯哀公向孔子詢問怎樣管理好國家,孔子回答: 文武之政,佈於方策。 方,指的木版。策,指竹片編連的簡冊,合起來,指的典籍。孔子告訴哀公,周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經驗,都寫在典籍上。《莊子列禦寇》里則有 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的話。古時贈人禮物需要包裹,苞苴指包裹禮物的材料,借用為饋贈禮物的別稱。竿牘,就是簡牘。這裡指的是 苞苴以遺,竿牘以問《墨子》里的《尚賢》、《兼愛》、《明鬼》、《非命》、《貴義》等篇,都說到古之聖王,欲傳其道於後世,便書於竹帛,此處的竹,就是經過加工的竹簡。由上可知,古代著書立說,傳抄經書典籍,都要使用竹簡或木牘。

春秋以後,文化下移,學術下移,因而讀書寫文章的人以及官府的文牘也多起來了,竹簡的需要量增多,使製作竹牘的工具,便成為必備的日常用具。到目前為止,我國考古工作者發掘的春秋戰國墓葬中,多次發現書寫用品,而且盛放在文具箱內。特別是竹牘的製作工具,門類多,也很完整。其中有的鋸、錛、刀、錐,裝有木柄,便於使用。這些工具雖然與鼎、簋、簠、壺等禮器同出,但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自難相比的。但是從文化教育發展的角度來看,則同樣是較為珍貴的發現。1957年,在河南信陽長台關發掘的一號楚墓左室內,隨葬一隻盛放文具的小木箱,長35.9厘米,寬16.1厘米,高14.7厘米,大小與現在的鞋盒差不多。這篇文章告訴你春戰國秋時期的文具是什麼樣的。

箱內放了12件 文具 ,可分為兩類:一類用於製作簡牘的,計有銅鋸,銅錛,銅刻刀和銅夾刻刀,銅錐;另一類用於書寫的,有毛筆、筆管和銅削。這些今天看來感到十分特殊的文具,先秦乃至秦漢時期,確是製作簡牘經常使用的 文具。1965年,在湖北江陵發掘的望山一號楚墓的前室,也出土了一隻小型文具木箱。箱內只放了製作簡牘的工具,沒有書寫用的毛筆之類。除了銅錛、銅刻刀和銅夾刻刀外,還有兩塊礪石。使用錛、刀刮削的時間長了,刃鈍不利,需要礪石修磨。該礪石經過加工,方整見棱,比一般磨刀石精細小巧。1981年,在浙江紹興坡塘獅子山西麓發掘的戰國墓南壁壁龕土台上,發現一件長方形文具盒,外面塗漆,可惜已朽成碎片。盒內有銅刀、銅刻刀、銅削、礪石,還有陶線錘兩件。

線錘是編製長冊時用的。製作簡冊時,竹簡按簡文順序編妥,然後用線,將各枚簡夾住編連,這時,兩頭要用線錘拉緊編繩,把簡夾牢。在戰國時期,文具用品盛放在精緻的特製漆盒內,表明人們對這些用品的愛惜和珍視。文具箱內所放的文具,門類齊全,推知在戰國時期,製作簡牘和書寫的用具已相當完備。這些用品既然可以作為隨葬物埋入墓內,說明當時的文具用品已易於取得,可以滿足墓主人的生前愛好。而在其死後隨葬墓中,也反映文化、學術確已下移,開啟了以文具入葬之習俗。當然,在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貴族顯宦和殷實富商,他們所用的書寫文具,並不必由自己動手製作,完全可以命侍臣家奴代勞。因此,這些人所使用的文具盒內,不需要再放置一套齊全的製作竹牘的工具。

1954年,在湖南長沙南郊左家公山發掘的一座戰國木槨墓的頭箱內,出土一件放置文具的竹筐,內有毛筆一枝,套在小竹管內,另有銅削一把和小竹筒一個。此外,還放了表面光滑的竹片25片,這是尚未使用的竹簡,如同今天的空白紙張。長沙戰國墓出土的筆墨和竹簡,說明當時的書寫用品基本上齊備了。春秋戰國使用的簡牘製作工具,形制小巧,便於攜帶。直到兩漢,其形制都沒有多大變化,僅僅是鐵製品越來越多。硯,則由石硯改進為厚實的台硯,有石制也有磚制、陶制,形狀也不限方形。墨由碎塊改進為膠墨。變化較大的是毛筆的製作,經過秦時的改型,到漢代就已定型,一直保持到今天的樣子。目前,所能見到最早的毛筆實物,是戰國早期的毛筆,距今已有2400多年。

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號楚墓出土的文具箱內,發現一支毛筆。這支毛筆,桿為竹質,桿徑0.9厘米,毛筆通長23.4厘米,筆毫系用繩捆縛在桿的四周,筆鋒長2.5厘米,出土時,筆頭還套在一支竹管內。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內,出土了3支毛筆。筆桿都是竹製的,上端削光,下端略粗,並鏤空而成毛腔,用以插入筆毛。其中一支較長,桿長21.5厘米,徑0.4厘米,毛腔里的筆毛長約2.5厘米。出土時,筆桿全部放在竹管制的筆套里。很清楚,到了秦代,毛筆的筆毛已由原來圍在筆桿四周改為插入桿腔。這一改型,基本上與現代毛筆的製法相同了。也許,這就是秦筆專稱的由來,以與過去的毛筆相區別。晉崔豹撰《古今注》說,自有書契,便應有筆。而蒙括所造之筆,實是秦筆。過去,人們對這句話,解釋不甚清楚,有了戰國墓和秦墓出土毛筆的實物比較,就十分明白了。

原來秦筆是將筆毛插入桿腔,完全改變了將筆毛圍在桿四周的舊型。1975年,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內,出土一支毛筆。桿是竹製,上端削尖,徑0.3厘米;下端略粗,徑0.5厘米。下端有毛腔,筆毛已朽。毛筆通長24.8厘米。出土時,筆桿插在筆套內。此墓是西漢初期的墓葬,這時的毛筆完全依照秦筆製法。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我國的毛筆製作,在漢初已趨向定型。1973年,地處西陲的居延肩水金關遺址出土的漢代中期的毛筆,也與秦筆製法一樣。說明我國的毛筆製作,就連邊陲地區,在漢代也和中原地區一樣趨向定型了。毛筆的改型,適應了當時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將筆毛插入桿腔,能使筆頭多貯墨汁,有效地提高了書寫數量和速度,從而大大方便信息量的傳遞和知識量的積累。因此,春秋戰國時期文具用品的易於取得和文具本身的不斷改進,為文化下移提供了物質條件,並有力地推動文化的傳播和私學迅速發展。也可以說,書寫工具的普及和改進也是教育大變革的成果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榮耀戰國》馬背上的男人們 衝鋒陷陣騎兵出擊
【戰國紅】戰國紅雪域高原行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