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鑲嵌鎏金瑞獸鏡的悲喜境遇

戰國鑲嵌鎏金瑞獸鏡的悲喜境遇

中國是最早發明和使用銅鏡的國家,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在近代玻璃鏡子產生以前,在我國古代,人們梳妝打扮,則是使用銅鏡照面飾容。銅鏡不僅是家庭日常用品,因其背面裝飾有精美的圖案或銘文,又是可供收藏欣賞的藝術品。戰國是銅鏡發展迅猛、鑄造技術高超的時期,特別是創新生產出了玉石鑲嵌鏡、金銀錯鎏鏡等特技工藝鏡。這面戰國鑲嵌鎏金瑞獸鏡(見圖),便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作。

這是一面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銅鏡,儘管它的直徑只有8厘米,但它卻是裝飾華麗的稀世珍寶。它還有著一段破鏡重圓的悲喜境遇,更有著一個完美的歸宿。

該銅鏡圓形鈕上,鑲嵌著一顆碩大的綠松石。鈕外鑲嵌一個環形雲紋琉璃璧。璧外主紋飾是三隻互相追逐的鎏金瑞獸,而且以細密的雲雷紋為底紋襯托。最外面鏡緣是一周菱形圖案,每個菱形內鑲嵌一顆圓珠形綠松石,一共12顆。綠松石屬於玉石類,在古代很珍貴;琉璃在當時其價值更高於玉石。這面小小的銅鏡上竟使用了金、銅、琉璃和綠松石四種原材料;用了制模、鑄造、鎏金、鑲嵌多種工藝。布局精妙,工藝精湛,紋飾精美絕倫,體現了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成就了這面不可多得的鏡中瑰寶。

俗話說,古往今來,「凡是尤物,必經磨難」。這面銅鏡竟也經歷諸多磨難。曾經被人用來陪葬,深埋地下,千百年不見天日;重見天日以後,落入盜墓人之手,又多次被人轉手拐賣。還好,最後來到收藏鑒賞家陳鳳九身邊,視若拱璧,貯之錦盒,愛護有加。按說應該安然無恙了吧,沒想到還有更大的劫難等著它。

十幾年前,中央電視台尋寶欄目組來到江蘇丹陽,發動民間收藏家獻寶賽寶。這面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戰國鑲嵌鎏金瑞獸鏡,被陳鳳九攜之登上賽寶台。方才一展風采,便立即博得全場一片喝彩之聲。最後當仁不讓地被央視請來的專家組一致評為特等獎。正當銅鏡和它的守護者興高采烈之時,卻發生了樂極生悲的一幕。當時,面對歡聲雷動的場面和眾人希望近距離瞻仰的要求,央視尋寶組張導演應允,讓節目主持人捧著寶鏡,到台下與觀眾見面。觀眾近距離觀賞,真真切切,無不嘖嘖稱奇。有人進一步提出讓主持人豎起一些好拍照。就在稍稍豎起的一剎那,悲劇發生了。銅鏡從錦盒中翻滾而出,跌落在地,雖未粉身碎骨,卻也分成幾半。當時,主持人措手不及,花容失色,獃獃的不知如何是好。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張導也感到手足無措。倒是持寶人陳鳳九顯出大將風度,安慰張導與主持人:「沒事!沒事。」並不要求賠償。事後,張導將銅鏡帶回北京,請青銅器專家和修復高手賈文忠親自動手,精心修復,終於「破鏡重圓」了。

經過這次銅鏡的大劫難,反而讓收藏家陳鳳九有了徹悟,以為收藏文物古玩,秘不示人不如公之於眾,獨樂樂不如與眾同樂,個人收藏不如捐給國家典藏。於是,陳鳳九在2010年將這面銅鏡連同其他800多面精美的銅鏡,一股腦地捐獻給了蘇州東吳博物館。

如今,這枚幾經磨難的戰國鑲嵌綠松石和琉璃的鎏金瑞獸鏡,正安然地陳列於東吳博物館千鏡堂的展窗內,接受廣大熱心觀眾的禮讚。這枚銅鏡終於有了一個完美圓滿的歸宿。 江蘇南京 李紹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海賊王智商排名,智將佛之戰國並非海軍第一
戎馬一生,屠六國之眾165萬人——戰國第一殺神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