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上班了!所謂哈佛大學研究員到底多少含金量?

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上班了!所謂哈佛大學研究員到底多少含金量?

矮大緊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上班了!

1月31日,高曉松發微博曬出工作證,宣布自己正式入職哈佛大學成為研究員。同時他還曬出了哈佛圖書館珍藏的各種史料,表示自己要在哈佛認真做點研究,「努力做一個較好的知識分子」。

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上班了!所謂哈佛大學研究員到底多少含金量?

高曉松微博截圖

對於高曉松能入職哈佛,網友們紛紛發來賀電,稱讚他不愧是才華橫溢的矮大緊,這也太優秀了吧。

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上班了!所謂哈佛大學研究員到底多少含金量?

網友評論截圖

關於矮大緊的這個研究員的職位,大家也都是充滿好奇,好多人詢問這是研究啥呢需要寫論文嘛?

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上班了!所謂哈佛大學研究員到底多少含金量?

網友好奇研究員的職責

不過,有人評論說其實這個研究員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厲害,這在美國大學屬於初級職位,有教授邀請基本就可以,甚至還有可能和阿里贊助有關係。而這個職位其實並不屬於教師序列。

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上班了!所謂哈佛大學研究員到底多少含金量?

微博截圖

有網民評論,能去哈佛不一定是因為優秀的學術成就,更多是因為出身人脈。

高曉松此前在他的一檔節目里透露,這個研究員,他在哈佛做一年。

然而,這個研究員到底是個什麼崗位,有多少含金量呢?

哈佛大學官網顯示,高曉松任職於東亞語言與文學系,職位顯示是「研究員」(associate)。據了解,在美國,研究員制度,Research Associate應譯為「研究人員」或「研究工作者」,也可一般譯成「研究員」,是有一定層次但卻並無階層上下含義的名詞,在美國研究機構中很通用。因而並非字面意思「副研究員」。

而在中國,高等教育中研究員資格擁有者的通用稱謂是研究員(Research Fellow),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一般翻譯成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一般譯成「副研究員」。

高曉松要去哈佛大學上班了!所謂哈佛大學研究員到底多少含金量?

高曉松資料圖

高曉松在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1991年大三那年高曉松發現自己不適合當科學家,加上他組樂隊,那時也出現高校學子退學熱潮,因此決定從清華退學。從清華大學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電影。

而無論這個職位含金量如何,事實就是一般人是勝任不了的。高曉松的才華是所有人都認可的。

高曉松出生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背景顯赫。他的家裡人才輩出,從他的外公外婆到父母,甚至是繼父,隨便一個拿出來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創辦者、中國工程院、科學院兩院院士、熟操四國語言的科學家;外婆是中國著名流體力學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籌建者之一,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學專業;母親畢業於清華大學,是師從梁思成的建築學家;父親也是清華大學畢業,學的土木工程。

教授、院士扎堆,看到這樣的「頂配」,也就不難理解他說的那句「碩士在我們家都是文盲」了。

高曉松應該是娛樂圈擔任過職位最多的明星之一,一直以來,他都是文藝界和商界通吃。

高曉松最先走進大眾視野的身份是民謠歌手,尤其是《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可以說是製造了一代人美好的青春記憶。

高曉松不僅會寫歌,還是集導演、編劇、監製、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於一身的全能選手。有人說,他的大腦里裝的是滿滿的文化精髓。

就拿高曉松的兩個脫口秀節目《曉說》和《曉松奇談》來說,他就坐在那,拿著把扇子,憑著一張嘴就能侃侃而談那些厚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曉說》在優酷的首期節目,未進行任何宣傳的前提下,24小時內即突破了100萬次的播放量,不僅創造了同類節目的紀錄,也樹立了獨特的「高曉松體」侃大山風格。

除了在娛樂圈頗具名氣,高曉松在商界也是風生水起。

1996年,和宋柯共同創辦了「麥田音樂」獨立品牌。

2012年,高曉松和宋柯一起加盟了恆大音樂,擔任董事兼音樂總監。

2015年,又去了阿里巴巴集團成立的阿里音樂集團,出任董事長。同年又出任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直至現在。

學識和履歷都如此豐富,也毫不奇怪能當上世界頂尖學府哈佛的研究員啦!

本文信息來自僑報網,由海悅家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悅家 的精彩文章:

美國中餐館老闆自述:在美開餐館引發的震撼,有點佩服美國人了
他爆改200年前抵抗拿破崙的舊碉堡,竟成火爆全球的私人度假勝地

TAG:海悅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