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理想的人生就不能不談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這個詞對很多人都比較陌生,我第一次從我師父的嘴裡聽到這句話是這樣說的:49度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成就你理想人生的心智模式。當時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經過這麼多年跟師父在生活中的修行,漸漸搞清楚了心智模式的概念。
說白了就是思維與行為模式的總和。
拿我自己來說,以前因為是工作狂,對生活與過日子沒啥概念,所以做老婆沒有老婆味,做老媽沒有老媽味,空頂了那麼多年的生活角色頭銜,實際根本就沒做好這些角色,這就是自己行為、氣質、做派與實際生活角色之間的不配套,也就會帶來各種生活中的煩惱與困惑。只不過通常我們會習慣於把這一切歸結為是別人的問題,甚至抱怨環境與命運的不公。其實都是自己的問題,只是原有的思維模式會讓我們向外看,向外求,很少從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角度去分析與探求。不是49度這種在生活中內觀自己的實踐,真不知道自己是啥德行。
生活中的角色做不好,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妥當,工作中的角色也一樣會出狀況。在生活中事事處處計較的人,在工作中一樣會計較;在生活中處理問題很練達的人,在工作中也一樣練達,模式這東西與事情無關,它是自己的行為慣性。所以後來我明白我師父說為什麼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成就人生,那是因為日子每天都在過,渾渾噩噩混一天也是一天,把過日子的過程當成覺察與修繕自己的過程也是一天,一點點覺,一點點悟,一點點修,把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配套起來,心動與行動的結果一致,這輩子再差也差不到哪去!這就是49度活法的修習過程。
我的夢想是能夠陪伴所有人健康開心地活好,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可是當時自己還有許多不健康和不開心的問題,所以就從解決自己的問題入手去踐行,開始並沒想太多,只是把生活當成修行的道場,邊做、邊覺察,邊完善,每天堅持走道修身,持續優化身體在性格中的記憶。同時在生活中覺察與印證時修繕自己的行為模式。比如自己有一次在開玩笑時,忽然發現對方的表情凝固了一下,覺察到之後,我馬上調整,緩和氣氛,事後反思發現自己當事說話的舊有習性又犯了,說話太快,不過大腦,玩笑開過了,幸好覺察並立即調整了。以後就有意識把語速放慢,講話時心始終不跑,神在當下。就這樣在點點滴滴修繕當下角色行為的過程中,先是思維發生的了很大的轉變,後來性格和行為模式在修身與修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比如過去的我一直對自己眼力很自信,別人的毛病與問題一眼就看得到,只是別人的優點比較少看得到,所以自以為事地認為自己很牛,其實只是挑剔的水平比一般人牛。可是這樣的自我修修繕不到一年,有一天,一個家長帶了一個『問題』孩子找我輔導,結果我跟家長說的全是這孩子的優點,家長都很詫異,孩子這些的確是優點,但早被他們無視了,卻被我這個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一一挑了出來。那一刻,我發現自己變了,變的思維正向了,變得能欣賞別人了,變得沒那麼多分別了。
還有,以前的我一直好為人師,師父為此重點敲打我這個老毛病,然而這個『惡』習難改,好給別人指點,好給別人出注意,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還美其名曰『為別人好』。但從對老公放手,對女兒放手開始,我感受到放手讓人家自己的智慧出來帶給他們的驚喜變化,帶給我的省心與輕鬆,印證了自己好為人師的可惡。漸漸這種習慣就一點點變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話說的少了;不願意對別人指手畫腳了;能夠尊重別人的想法了;別人對我的接受度也高了。我才明白,修了自己,其實就是讓自己歸位了,與人交往時不越過49度的界限,把自己擺在哪裡自然也就清晰了,各種角色,各種情境下的角色切換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了,而不像以前總要糾結半天如何會更好?這個度如何把握?
按我師父講的球形思維其實就是球心要定,其他應景而動就自然配套,這就是可以自如切換角色的心智模式,正是我人生理想所需要的心智模式,如果能讓所有人接納我的幫助或陪伴,我必須能做到自如切換,只要自己對別人有分別,別人就對你有分別,這個夢想都只能是空想!當然沒有走道修身這個法寶的堅持,道理再明白,臨場也難做到,因為習慣的慣性太大!
自身的實證讓我懂得,老話說的,做什麼就要有做的樣,講的就是身心配套的心智模式,做老闆的人,扛著老闆的心,思維與行為模式像個打工崽,再努力也做不大。做秘書的人,思維做派像個大領導,早晚領導會讓他靠邊站。做老婆的人,思維做派像個情人,老公早晚會跳槽。做老媽的人,天天像個老師,孩子如何親近她?
所謂理想人生的心智模式,就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做好什麼,那就在讓自己具備這個理想角色的思維和相配套的行為模式,有那個味兒,做起來也有那個樣兒,自然就能夠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現在的我味兒和樣兒都不夠!49度生活禪修習永遠在路上……
TAG:四十九度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