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孝法師: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

如孝法師: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

如孝法師: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

文:如孝法師


問: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為什麼會特別激動,會有那麼大的焦慮和擔憂?做父母的如何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平和?

如孝法師:

佛教當中有這樣一種修法,可以提供給大家思考。煩惱是因為自我產生的。有了自我之後,我們再和整個宇宙、社會,乃至於我們的心互動時,會無形中陷入一種相對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讓你欲罷不能、水漲船高,我們把它叫做「我執」。

因為我執,產生了自我的對境;因為自我的對境,產生了得失;又因為得失,產生了煩惱;再因為煩惱,產生了緊張;最後,因為緊張,人就會患得患失。在這個過程中,我執被不斷地放大,就好像喇叭把聲音放大,形成了最刺耳的噪音。自己放的噪音,到最後自己卻受不了了。

面對問題,我們要明白兩點:第一,看到自己的我執;第二,肉身有限,要找到我們生命能夠承受的上限。如果不懂得這兩點,人就會長期緊張。

如孝法師: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

過度的緊張就是我執的一种放大。我們該怎樣糾正呢?首先要認識到:我們可以陪伴孩子,但應當優雅地陪伴,而不是緊張地陪伴。作為父母,在面對孩子時,不能夠認為那個生命就是我的。

從宇宙的自然法則來談,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是不可代替的。比如說,「他吃飯他飽,你吃飯你飽」。作為父母,給孩子飯吃是應該的,但是「我要代替他吃飯」,這明顯是不可能的。其情可憫,但其心無明。在生命的課堂里,作為成年人,要學會這個道理。

佛教說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什麼樣的心才是覺悟的心呢?那就是慈、悲、喜、舍四種無量的心。這四種無量的心都會讓人的心力無限擴展,讓我執消失無蹤,和整個宇宙融為一體。這時候的你就像太陽,能夠尊重孩子的存在,能夠真正地幫到孩子。

如孝法師: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

「慈」,父母是有慈心的。

「悲」,就是不希望孩子受苦,看著他受苦,自己會很痛苦,所以想要去改善。因為「慈、悲、喜、舍」是針對一切眾生的,是希望用慈眼去看待一切眾生,祝福一切眾生。所以,「悲」也意味著,如果擔心孩子的話,我們應當替一切眾生擔心、為一切眾生服務。

「喜」,是看到一切眾生的成長,自己在旁邊偷偷地樂,不干擾眾生,並祝福他。

「舍」,就是要讓所有眾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要尊重他,不能認為「我能夠代替他」或者「我要主宰他」。不要在概念上認為「他屬於我」「他一定要聽我的」,而是要尊重他的存在,真正在內心深處不認為「他是我的」,這就是「舍」。另外,「舍」是一種平等,有接受一切眾生苦樂的意思。

如孝法師: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

在這種對境下,父母要「平」的是什麼呢?平,平衡。平衡對親人的貪執,平衡對敵人的嗔執,要消除這兩種負面的心理。

從更廣義的角度看,每一個眾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和讚歎,並不因為他是我的孩子就只要他好,別人的孩子就希望他不好。「天同生,地同載」,我們要有這種胸懷。我們應當去聞聞花香,而不應該把這朵花摘下來,帶到自己的家裡。你的孩子不可能一生都圍著你轉,他有他的生命境界。

我們不要執著情感,而是要升華它。在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中,最重要的是「舍」,就是修平等心,讓我們離開自身心念的起伏,去欣賞每一個生命的存在,客觀地評價每一個生命。父母完善自己的生命之後,才能對孩子的精神成長和生命獨立有真正的幫助。

如孝法師:怎樣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思修佛學 的精彩文章:

如何成為偉大而快樂的母親?這兩部電影告訴你最了不起的答案
擦肩而過的人,祈回首,你腳下便是岸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