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好「親而譽之」的家庭環境
?每日分享家庭育兒教育,國學經典,儒釋道智慧,傳統文化,中醫養生,修身養性,等諸多優質內容。育人先育己,育兒先育心;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希望人人幸福,家家和樂,社會和諧,天下太平!(微信公眾號:zmyx137)
營造好「親而譽之」的家庭環境
文/山西太原樂樂M1
日期:2018年1月23日星期二
學明行經日記第十八篇
學經內容:
1.誦讀《老子》1-51章一遍;2.《孫子兵法》1-5篇。
明經:
《道德經》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古代教育孩子有孟母三遷的佳話,從這個典故中,我們看到環境對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周邊的環境,不適合自己時,我們可以搬家,但我們想想,一個家庭環境不好時,未成年的孩子可以選擇離開這個家庭嗎?可以重新選擇父母嗎?這是不能的。從這裡,也就能感受到,一個家庭的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了。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墊底辣妹》,孩子的媽媽對學校不滿意,為孩子轉了幾個學校,後來轉到不用考試也能升級的學校,但並沒有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反而助長了孩子不學習的風氣和習慣,成為學校最後一名差生。我們也可以選擇轉校,但孩子無法離開也離不開原生家庭,再去選擇一對父母或是一個家庭。
作為父母,要如何營造好讓孩子感受到「太上,下知有之」的家庭環境,這樣的環境,我們很難達到,那求其次,「其次,親而譽之」的家庭環境。我們不要「其次,畏之」的家庭環境,畏之,就是孩子對我們害怕,恐懼,畏而遠之,不敢和我們交流,不敢和我們說話,不敢和我們親近。
我們更不要「其次,侮之」的家庭環境,這樣的環境,孩子言出必詆毀頂撞父母,而且還會出現孩子傷害父母的事情。新聞中我們常看到,孩子傷害父母的報道,這樣的家庭,就是「侮之」的家庭環境。所以,我們至少要營造好「親而譽之」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對我們父母有信心,在這樣的家裡,才會有安全感,幸福感。
行經:
今天早課聽了玉英老師的泰卦第十一第6講,猶如醍醐灌頂,又給予了好多啟發。下面我來分享幾點感悟:
1
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想要孩子優秀,我們自己必須先優秀。首先,我們從道開始,從容中道,遵道而行要讓自己變得有價值,有用,從而引領孩子上道,在道,「達則兼濟天下,窮則善利周邊。」推己及人,讓更多的人上道,讓更多的人變得有價值。
2
學明行經一體化。我們學經典是為了用,而不是為了讀而讀。讓經典真正地為我們所用,不讓讀經典流於形式,而是慢慢地讀,慢慢地品思悟,玉英老師帶領我們學明行抱團學習,每天學明行經,每頁讀一分鐘,每天讀到心裡去,每天的學明行日記都是對自己的反思、提升。玉英老師這樣的帶領就是把自己的價值用到道上,她用自己的言行帶領平台到更多的家人們走到道上。做事不流於形式,落於實處,體現做事的價值。
3
孩子才是我們一生最大的投資和財富。玉英老師分享了一個事例,有一個家庭他家只有十幾平方米,家裡除了一個架子床以外,所有的地方都擺滿了書,四個孩子都特別優秀。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與環境無關,一切在於我們做父母的怎麼去教,孩子才是我們一生最大的財富。最大的投資是孩子的教育,最大的潛力股是孩子。由此讓我想到了李嘉誠曾說過的一句話:「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也是最有成就的偉大事業。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教育孩子的失敗!」
因為教育不是捏泥巴孩兒,捏壞了可以毀了重新再捏。世上的很多事情可以重來,唯獨教育孩子不能重來,教育孩子沒有過去,只有現在和未來。所以,工作再忙不能成為放棄忽視孩子教育的借口。
如果對孩子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是父母嚴重失職的表現。這不僅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如果孩子教育不好,迷失前進的方向,不能成才,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淵,孩子不會幸福,父母也不會幸福,這也是對父母不負責任的最大懲罰。
《增廣賢文》中說:養兒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三字經》云:養不教,父之過。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些都告訴我們培養教育子女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家庭,房子現在買不了,十年後再買也來得及;現在錢掙得少,以後還有機會再掙。可是孩子的教育卻耽擱不得的,不能等的!孩子教育好,是我們一生的福氣;教育不好,是我們一生的債!
孩子的身心猶如春天的土地,如果錯過了播種的季節,秋天等來的是荒蕪。我們貞明的家人們都是想成為上士父母,想教育好孩子,所以我們來了,相信十年後我們都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智慧的寶貝的!
感恩大家的聆聽與陪伴,我的分享到這裡。
【整理:盧桂芳 審核:俞保倩 版式:丁婉宣】
TAG:貞明育心國學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