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爆款遊戲說起:人類對青蛙的情感淵源

從爆款遊戲說起:人類對青蛙的情感淵源

一夜之間,一款來自日本的名為「旅行青蛙」的遊戲刷暴了朋友圈。

一隻面無表情但十分可愛的小青蛙獨自旅行、獨自拍照、獨自看書寫字、獨自吃飯,不但勾起了玩家們的「空巢」情結,甚至把青蛙當作自己孩子一般來養護。

這種現實中長相併不討喜的動物為何能打動人心,讓人牽腸掛肚呢?僅僅是因為遊戲中的青蛙造型嗎?

當然不是!

實際上,人類社會素來有著源遠流長的青蛙文化。

Part

1

科普中國對青蛙有著這樣的描述:蛙屬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作為兩棲動物,青蛙早在約3億年前就離開了水,成為了最早來到陸地上生存的動物之一,它們也成了除昆蟲之外最先在陸地上鳴叫的動物。

由於青蛙能夠通過感知空氣中的水汽來發出不同的聲音,所以古人很自然地將青蛙與降雨這類「祥兆」聯繫到一塊。

從神道教來說,青蛙吸收土地靈氣,本身也具有靈性。

因此,在人類早期的文明中,人們對蛇、蛙乃至鯢這樣的動物都有類似的崇敬,只是後來因為蛇的致命性導致它並不那麼受待見,而蛙則變成了人畜無害的象徵。

Part

2

日本對青蛙較早的記載始於7世紀~8世紀的《萬葉集》,平安時期的《鳥獸戲畫》以及江戶時期的《草雙紙》、《繪本百物語》則開始有青蛙成精等鬼怪色彩的文字和文學記載,《鳥獸戲畫》中甚至還出現了半人半蛙的形象。

在日文中,青蛙的讀音為KA E RU,跟日文的帰る(かえる)同音,而帰る意思為回歸,返回,回,被人們稱作魂歸之所,因此,蛙不光跟死靈聯繫在一起,更多的是被視為神靈,有守護神的含義。

在日本的寺廟中,隨處可見青蛙和青蛙造型的建築、飾物。青蛙便是當地的神靈。位於奈良縣吉野郡吉野町的如意輪寺和位於京都西京區的正法寺更是以青蛙為主題的寺廟,來來往往的人們見蛙而拜。

在京都智恩寺,還有藏品《蝦蟇鉄拐図》,當中就有與鐵拐李成對而出的仙人劉海蟾,劉海蟾即被稱作蝦蟇仙人,也就是蛙仙人,蛙仙人的靈獸也是蛙,為三足蟾蜍,被視為青蛙神。

推翻管治日本逾200年室町幕府的歷史人物織田信長的遺物之中也有這麼一隻三足青蛙的香爐。

日本國內最古老的神社之一諏訪大社,還用青蛙作為祭祀用的祭品,以祈求上天賜福,逝者仙安。

在很多日本的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中,我們也都能見到蛙的身影,出現最多的是類似忍者的蛤蟆大仙形象,比如《仁王》里的蛤蟆仙人、《千與千尋》里的澡堂子,還有《火影忍者》里鳴人的老師自來也。

自來也這個人物出自日本文化時期感和亭鬼武寫的一本叫做《自來也說話》的書里,書中的自來也是一位俠盜,特長就是召喚各種蛤蟆。這就是最早蛤蟆仙人的形象來源。

Part

3

事實上,在中國,也有不少關於青蛙的信仰與崇拜。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就提到「月中有蟾蜍」,認為蟾蜍是月中神靈。

在我國廣西、黃河流域等地區,祖先族人多居住在森林、河谷盆地,氣候濕熱且多蚊蟲蜈蚣,這種情況下,可食蚊蠅的蟾蜍更是成為人類最初崇拜的一種動物,人們對蟾蜍和蛙的圖騰崇拜由此發展。

在仰韶甚至更早的文化遺址中,就經常能發現出土的文物上帶有蛙類的花紋,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也發現過蛙頭人身的神明形象。

除了以之求雨、生長繁衍這些訴求之外,人類還發現蛤蟆的腺體可以入葯,不單是清熱解毒,甚至信奉它是一種不死仙丹的原料。

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在《抱朴子》就有這麼一段描寫:上藥令人身安命延,昇為天神,遨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毛羽,行廚立至。

有傳說稱,女媧實則就是女蛙,能於陸地和水中兩棲,還具有極強的繁殖生育能力。

《聊齋志異》中還專門有一個故事,名為《青蛙神》。

再往後,關於蛙的詩詞也層出不窮,如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盡日不下床,跳蛙時入戶」……作為益蟲和自然景緻,青蛙也被賦予了滿滿的正面形象。

所以,這款遊戲的走紅並非偶然。擇蛙為主角,也是獨具匠心。

在忙碌更迭的社會生活中,現代人真正的情感寄託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珍貴。冀望返璞歸真,追求純粹、追求美好永遠是人類靈魂深處最質樸最原始的情感,但現在看來,也許只有在遊戲中才能實現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絲商道 的精彩文章:

TAG:一絲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