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忠孝的背後 是最真誠的情感

忠孝的背後 是最真誠的情感

導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儒家談做人,做人的根本就是孝和悌。基督教文化也強調孝,《摩西十戒》第五條就是:「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二者有何區別?區別可大了。儒家講孝悌,是出於內在真誠的情感,是自己做主,不需要依賴外在的條件。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論證·陽貨》)

宰我在孔門弟子中,名列言語科第一名,口才了得。這一回,宰我就是否為父母守喪三年與孔子進行討論。宰我說:「為父母守喪三年,時間也太久了吧。君子三年不舉行禮儀,禮儀一定荒廢,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生疏。況且,穀子一年一熟,打火的燧木一年輪用一次,所以,守喪一年就可以了。」

宰我的話理性十足,理由有二:一是為了守三年之喪,不能從事禮樂活動,禮樂就荒廢生疏了;二是從自然界的現象與日常生活的習俗相比較,守喪一年也就可以了。

宰我的理由似乎無懈可擊,但孔子並不從道理上與他糾纏,而是直接付諸於情感。孔子說:「守喪不滿三年,吃著白米飯,穿著華美衣,你心安嗎?」宰我一聽就感覺壞事了,守喪期間吃好的,穿好的,這樣的話說得出口嗎?但宰我為了贏,硬著頭皮說:「心安。」

孔子本想給宰我一個台階,讓宰我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宰我竟然這麼頑固,言下就不留情了:「你心安你就去做吧。君子在守喪時,吃著美食不香甜,聽著音樂不快樂,住在家裡不覺舒適,所以不這樣做。現在你既然心安,那你就這樣做吧。」

宰我被孔子一陣大罵,臉上掛不住了,奪門而出。孔子對其他的弟子說:「宰我沒有真誠的情感啊。一個孩子出生後三年,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為父母守喪三年,天下人都是這麼做的。宰我難道沒有經歷過父母三年的懷抱嗎?」

孔子認為為父母守三年之喪,非關理性,而是出於內在的情感。你要講道理,孔子一句話:「難道父母沒有抱你三年嗎?」一歲之前,小孩只能在地上爬,一歲至三歲,走也走不穩,全靠父母背著、抱著帶過來的。恩之至此,還有什麼道理可講,起敬起孝吧!

摩西十誡第五條才談到孝敬父母,前四條是信仰服從上帝的內容,神大於父母。基督教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前來傳教的神父們就對中國人祭祖掃墓的行為十分不解。死板的神父甚至規定入教不能祭拜父母,這也是當年基督教在中國傳播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從戒律來看,孝敬父母是上帝對我的要求,只有我孝敬了父母,上帝才讓我在他賜予的土地上生活長久。在中國人看來,孝是無可選擇的,你必須得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你就是禽獸,根本不能稱之為人。

中國人常講忠臣必出於孝子之家,提倡移孝作忠。只有把握了孝是出於真誠的情感,才能理解二者的共同之處。孝是對父母真誠的情感,而忠是出於對祖國真誠的情感,這方水土這方人,我們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祖祖輩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共同度過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歲月,因此,忠於祖國,忠於民族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真摯的情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立身處世的黃金法則: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春秋》:士有百行 以德為先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