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藥治療眩暈

中醫藥治療眩暈

中醫藥治療眩暈

眩是眼前發黑,暈是頭部不清,自覺物體旋轉,如坐舟車,可伴有嘔惡。《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金元時期,朱丹溪提出「無痰不作眩」。凡是西醫學診斷的內耳性眩暈、位置性眩暈、頸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以及神經衰弱等疾病出現以眩暈為主訴者,中醫治療均有較好的療效。定眩湯是筆者在臨床上常用的治療眩暈的方劑。

藥物組成:半夏10克,茯苓30克,陳皮20克,澤瀉30克,炒白朮10克,白蒺藜30克,鉤藤20克,石決明30克,生薑10克,甘草10克。

功效:燥濕化痰,潛陽定眩。

主治:頸性、位置、供血引起的各種眩暈,屬痰濕中阻者。

加減使用:伴嘔惡者,加炒枳實10克,竹茹6克;伴寐差者,加夜交藤30克,合歡花30克;伴頸部僵硬者,加葛根30克;伴大便不暢者,加全瓜蔞30克;有頸動脈斑塊者,加赤芍15克,川芎10克。

定眩湯是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眩暈經常使用的方劑之一,本方由二陳湯和澤瀉湯而成。二陳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功效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方中半夏、陳皮均屬六陳之一,陳久者,溫中而無燥熱之患、行氣而無峻削之虞,中洲之聖劑;澤瀉湯出自《金匱要略》,原文曰:「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本方尤擅療清陽不升、濁陰上泛之頭目昏眩之症。白蒺藜、石決明、鉤藤是筆者治療各種眩暈的經驗葯對,常常用於對證方葯中。「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因此無論是何種眩暈,用之均可使上犯清陽之風下潛,標本同治,諸症皆愈。(趙永強)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中藥外洗治面癱
每周一縷書香|中醫興亡吾輩有責,爭做當代「鐵杆中醫」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