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努力、覺知與喜悅

努力、覺知與喜悅

1

一個是在可能的範圍內盡量地伸展,另一個是超過極限,由於努力過度造成身體不當緊繃——你做瑜伽時,能找出這中間微妙的平衡嗎?

2

就在你過度伸展某個部位,以期做到理想的動作時,有沒有注意到自己忽略了身體其他的部位?這種狀況攪亂了身體,造成身體顫動。樹根如果弱小,整棵樹就不可能強壯。假設你在做頭倒立,努力伸展兩腿以維持住姿勢,卻讓頸部的肌肉鬆弛不出力,或是手肘沒有緊緊著地,所以恐懼來了,你搖搖欲墜,左右搖晃,怎麼會這樣?這是因為強壯的肌肉想要主導姿勢,軟弱的肌肉則屈服了。因此你在做這個姿勢時,必須從根部到頂部維持單一完整的伸展,不能讓任何部位松垮下來。你在伸展雙腿的時候,必須送個警訊給手臂:「我正在伸展腿,所以你們不可失去專註!」這是覺知。就是因為我們失去覺知,而且注意力是局部的,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全身。

3

你可能因為把局部的注意力集中在「想做好姿勢」,而失去了做瑜伽的好處。你專註在哪兒?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想做好姿勢」,但是從哪兒到哪兒呢?困難就此產生。集中在一個點上是專註;同時集中在所有的點上是禪定。禪定既是離心的,也是向心的。專註時,你想要集中在一個點上,以致其他的點失去了潛能。可是如果你把專註力從伸展的部位擴展到身體所有的部位,原先伸展的部位仍不失去專註力,那麼你既不失去姿勢的內在動作,也能做好外在的姿態,這個狀態告訴你什麼是禪定。專註有一個焦點;禪定則無焦點。這就是秘訣所在。

4

專註時,由於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很容易就忽略了其他的部位。這就是為什麼你身體的某些部位會痛,因為那些沒有注意到的肌肉失去力量,都垮掉了,可是你不知道自己讓這些肌肉垮下來了,因為這些癱垮的肌肉正是你暫時失去覺知的一群肌肉。練瑜伽時,有件事你們一定要知道:最弱的部位是動作的根源。

5

所有的瑜伽姿勢都有兩個要素:方向感和重心。許多人沒有考慮到方向感,然而每個姿勢都要維持方向感和重心。要維持重心,所有的肌肉必須彼此調整對位。

6

如果某些肌肉過度伸展,重心也就改變了。或許你不夠敏感,不能覺察自己身體的內在動作。「不夠敏感」的意思是說,身體有些部位是遲鈍的,沒有覺知的能力,而會發生疼痛的地方就是這些部位。你可能有這樣的印象:在做某個姿勢的時候身體並不覺得痛,事後才覺得痛。為什麼做的時候你不覺得痛?

7

以坐姿前彎為例,通常是做完後薦椎(骶骨)不舒服。如果你有這種困擾,下次觀察自己的姿勢,你是一條腿貼著地板,另一條腿那邊的臀部卻稍稍離開了地板,一邊薦髂關節肌肉向外側伸展,另一邊卻是內側的薦髂關節肌肉在伸展。那是因為一邊的肌肉敏感,而另一邊的肌肉不敏感,兩條腿各自依照自己的記憶和智能來動作。

8

所以這些你都能覺知到嗎?可能沒有,因為你在姿勢中並沒有禪定。你只是做姿勢,卻沒有反省姿勢。你集中注意力,想做好這個姿勢,你想做出最好的樣子,卻只集中在一邊。這就是一般所謂的專註,不是禪定。你必須把覺知的光從那一邊照過來,也罩住這一邊。練瑜伽就應該如此。

9

如果你有任何困擾,必須在姿勢中觀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有調整對位嗎?還是沒有?可能你伸展了肝,卻壓迫到胃,或是伸展了胃,卻壓迫到肝。你的老師也能觀察到這種情形,碰一下你身體的相關部位,提醒你伸展肝或胃,讓肝、胃得到同等的伸展。你發現稍稍調整一下,身體里的器官就都在對的位置上了。

10

練習時,你會發現身體里有一部分是強猛有力的,另一部分卻不然。之所以強猛,是因為那個部位的細胞過度努力;而之所以不強猛,是因為那個部分的細胞快死了。我在細胞死寂的部位碰觸一下,那兒的細胞就會活絡一點,重新有了生命。我用碰觸的方法來調整、激發學生身上死寂的細胞,但這種創意的調整方式有些人認為很暴力,說我是一個粗暴、急躁的老師!

11

我教學時的碰觸和按摩的碰觸不一樣,它比按摩有用,是自動的調整,按摩則完全沒有這種功能。瑜伽里的這種碰觸的效果是長久的,因為它會讓學生自主地明白自己身體內部發生的變化。按摩沒有這種功能,你花了力氣,得到的效果只是暫時的。原理一樣,但是沒有你想要的效果。

12

你不要把按摩和瑜伽混在一起。如果你瑜伽練得不錯,那麼去試一下按摩,看看隔天會怎麼樣。你會剩下半條命!按摩會讓人放鬆,可那是強迫性的放鬆,是靠外力操控而來。瑜伽是伸展,伸展讓身體自由而自行放鬆。這是自然的放鬆。

13

我們回到「努力」這個議題。你觀察初學者做瑜伽的那股努力勁兒,然後繼續觀察逐漸進步中的自己是怎麼努力的,就會發現自己做瑜伽越來越不費力 ,可是做出來的體式越來越有質感。身體不再那麼費力辛苦,成果卻增加了。

14

你做瑜伽的時候,身體可能會因為姿勢不正確而感到不舒服,那麼你就得學習,並且徹底了解原委。你必須在了解和觀察上下功夫——為什麼這個時刻我會痛?為什麼另一個時刻或另一個動作就不會痛?我這個部位該怎麼做?那個部位該怎麼做?要怎麼做才不會痛?為什麼我感覺到這種壓迫感?為什麼這一邊痛?這一邊的肌肉是怎麼動的?另一邊的肌肉是怎麼動的?

15

你應該不停地分析,經由分析你就會慢慢明白。從做中分析,是練瑜伽的必要功課。再以練習坐姿前彎之後不舒服這件事為例。你在練習之後感覺不舒服,其實在你練習的時候肌肉就已經傳遞信息給你了。為什麼你當時感受不到?在你做姿勢的時候,身體的肌肉纖維、肌肉、神經、皮膚傳遞出各種信息,你得明白這些信息,這樣才能學到東西。今天的經驗明天分析,這種做法不夠好,會錯失良機。

16

分析和實驗必須同時並進,第二天練習時你得再思索——「我是在做舊姿勢嗎?還是今天有新的感受?我能把這個新的感受再擴大一點嗎?如果不能,是哪裡不對勁?」

17

在做中分析,是練習的唯一指南。你在嘗試與錯誤中進步。在不斷的嘗試中,錯誤漸漸減少,疑惑也慢慢遞減。疑惑遞減,就越來越不費力了。只要疑惑不除,必然辛苦費力,因為你一直搞不清楚,免不了試試這個,試試那個,這樣做做,那樣做做。等你找到正確的方法,就不那麼辛苦了,因為原先反覆試臉、到處亂跑的能量,現在受到駕馭,不再亂竄。

18

起初,分析確實會耗費能量,以後就不會了。方向會出來,等到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智慧就出來了。等到智慧的動作出來了,就不再感到費力,而是把努力當成喜悅。在完美的境界中,你的內在經驗與外在表現達到平衡與協調。

譯 注

「最弱的部位是動作的根源」(the weakest part is the source of action),這句話有可能被簡化解讀成「身體哪個部位最弱,就針對那個部位多做某個動作,做多了,就可以做到那個動作了」。

這裡的「動作」跟上一段「既不失去姿勢的內在『動作』,也能做好外在的姿態」一樣,英文都是action,它指的是身體的內在動作,不是一般的外形姿勢動作。我們做某個瑜伽姿勢時,在努力做出外在姿勢時,要清楚這個姿勢的內在動作。

以坐姿前彎為例,在做這個姿勢時,我要知道這個姿勢的關健在於牽連到身體哪些相關組織、結構,我要能覺察這些相關部位的動作(action)。如果我能覺察這些部位的動作,我就知道自己目前可以伸展到什麼程度,而不會硬生生勉強身體做出前彎的姿勢,以致傷到肌肉、韌帶、脊椎(而不自知);

如果我還不能覺察身體的內在動作,我知道自己得用其他比較和緩的預備動作來慢慢鍛煉、調整肌肉、組織,而不是以為只要努力多做坐姿前彎,久而久之自然就會做好這個姿勢。

「調整對位」(AJignment)是艾揚格先生很重要的體式教學原理,是指把身體相關的架構、組織根據重力和地心引力調整到對的位置,讓身體在空間里取得輕鬆自在、能量貫通的存在。

所謂「對的位置」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而是依個人的體型。姿勢的變化有所不同。以太極拳為例,初練拳的人一擺出架勢時,一定會按服基本的大極拳心法「松肩、奮時、落玲」等等,來調整自己的拳架,這是外在看得見的姿勢調整;站立時,則「尾閭中正神貫頂」,這是身體內卻細徽、精密的調整,外形並沒有明顯的姿勢變化。

練太極拳的人稱這些身體上的調整為「調姿勢」。瑜伽體式也是一樣,每一個姿勢身體內部都需要精密、複雜、層層深入的調整,只是大部分的人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心求形,著眼於姿勢,常常是做到了姿勢,卻不知過自己是怎麼做到的。

凡是有禪坐經臉的人都知道,剛入坐的時候,總是要花一段時間來「調身」,禪坐里的調身,就是在坐姿里一連串細密、精微地調整身體的內在結構,使身體在空間里取得最輕鬆自在、能量貫通的存在,以方便入禪。每一種體式都須下很大的功夫身體的架構、組織調整到對的位置,使身體在「奇怪、艱難」的姿勢中仍然能在空間里取得輕鬆自在、能量貫通的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歸零瑜伽禪心瑜伽 的精彩文章:

先行寂靜,而後熱烈與絢爛

TAG:歸零瑜伽禪心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