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張衡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我國地震監測能力UP UP!

「張衡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我國地震監測能力UP UP!

2018年2月2日,「張衡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地震監測和地球物理探測領域的探索正式邁入太空。

「張衡一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是國內首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主要用於獲取全球空間電磁場、電磁波、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沉降等科學數據,為研究和提取與地震前兆相關的空間環境信息提供技術支持,為未來建立空間電磁場和電離層應用業務化系統進行技術準備。

「張衡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交付中國地震局進行使用,履行我國第一顆以地震電磁前兆研究為主要應用背景、專業進行電離層電磁擾動監測衛星的使命,將使我國首次具備全球地磁場和電離層信息獲取能力,構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地磁場和電離層模型。

1

國內地震立體觀測體系

首個天基平台

由於受到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目前我國在以青藏高原為主的近20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缺乏地震前兆監測能力,在國境線和海域地震等方面的監測能力也幾乎處於空白。

「張衡一號」衛星作為我國地震立體觀測體系發展戰略中天基段的第一個專用平台,發射入軌後將迅速填補我國對上述地區地震前兆監測的空白,提高我國地震監測能力。

該平台的投入使用,一方面將為地震電磁立體觀測提供更多種類、更加海量的電磁類信息,同時還將帶動其他空間信息技術在防震減災領域的應用,加快地震立體觀測體系建設,提高地震監測能力,進一步豐富地震預測預警手段。

2

3

首顆採用6套伸桿機構

服務載荷的小衛星

「張衡一號」衛星是國內目前為止安裝伸桿機構最多的一顆衛星。除了常規的太陽翼機構外,其他伸桿機構達到了6套,其收納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可將有效載荷(如電、磁場探測設備)展開至遠離星體所指定的位置,避免星體電磁環境對有效載荷測量精度的影響。

多伸桿機構衛星的在軌有效應用,極大的突破了衛星本體尺寸對載荷探測需求的約束,在CAST2000小衛星平台基礎上,將星上探測載荷之間的距離由不到2m延展至超過10m,創造了國內小衛星伸展載荷的新紀錄,具有良好的經濟可行性和龐大的市場背景。

4

首次實現天基地震

監測數據國際共享

根據相關國際合作協議,「張衡一號」衛星上還安裝有義大利提供的高能粒子探測器和奧地利提供的絕對磁場校準裝置。其中,義大利載荷與中方研製的高能粒子探測器互為補充,聯合完成空間高能粒子的探測;奧地利載荷為中方研製載荷的矢量磁場探測數據提供標量的校準。

「張衡一號」衛星將為全球用戶提供電磁場、高能粒子、等離子體等多方面的數據,與國際上多個國家開展衛星應用和科學研究方面的深入合作,帶動引領我國地震監測領域研究的國際化發展潮流。

「張衡一號」衛星有利於加速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的地震立體觀測體系,為國家戰略決策提供詳實、可靠的依據,並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提供強大的推動力。根據相關發展規劃,後續衛星正加快推動立項,計劃將於2020年發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將發射80顆行雲小衛星
SuperView-1 03/04星發射圓滿成功,四星組網服務能力再升級

TAG:中國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