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電子鞭炮成年貨「新寵」 安全隱患亟待破解

電子鞭炮成年貨「新寵」 安全隱患亟待破解

伴隨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人們也紛紛開始準備採購各種年貨。以往,煙花爆竹是過年期間的必備品,但是如今正逐漸被電子鞭炮所取代。儘管電子鞭炮環保、經濟、簡單易用,但是其存在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

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小時候,每到春節期間,爆竹聲總是此起彼伏,襯托著節日的氣氛。此後,煙花也加入了爆竹的「戰隊」,成為烘托「年味兒」的一對好搭檔。

煙花爆竹固然是傳統節日文化的一部分,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發展,城區的燃放量一路高漲,不僅導致嚴重的空氣污染,燃放後的紙屑也造成大量固體垃圾。因而,在國家大力倡導環保理念的情況下,全國多數地方開始實施「禁放」措施。那麼,缺失的「年味兒」該如何彌補呢?

電子鞭炮逐漸走俏

放爆竹、吃餃子,是我國自古以來春節的傳統習俗。但是,在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環保力度不容放鬆的當下,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事故隱患等問題漸趨突出。特別是在霧霾嚴重的北方地區,以及其他大中城市,連續、集中地燃放無疑會帶來更大污染傷害。

近幾年來,為了倡導環保理念,解決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污染和安全問題,各地政府都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禁令」。為此,過年少放或不放爆竹正逐漸成為民眾的共識。而為了彌補缺失的「年味兒」,煙花爆竹的替代品——電子鞭炮開始走俏。

據悉,電子鞭炮由電源、發聲、閃光及傳動等部分組成,包含多諧振蕩器、揚聲器、三極體、單向可控硅以及晶元等組件。電子鞭炮價格基本上處於100元至300元之間,便宜的甚至低至20多元。

電子鞭炮的廣泛應用,使得傳統的煙花爆竹正逐漸淡出春節市場,特別是在城市地區的使用越來越少。

質量參差不齊 有安全隱患

傳統的煙花爆竹由於易燃,且在燃放過程中也基本不受控制,很容易造成意外安全事故。因此,人們都將電子鞭炮視為可靠的替代品,認為相對於傳統煙花爆竹,電子鞭炮非常安全,而且「燃放」的效果十分逼真。

雖然電子鞭炮的確緩解了燃放傳統煙花爆竹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避免了傳統煙花爆竹造成的各類安全問題,但是電子鞭炮真的這麼無懈可擊嗎?非也。

實際上,由於電子鞭炮產品生產門檻較低,且缺乏統一標準,同時在設計方面也缺乏安全意識,導致市場上的此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總體水平不高,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特別是過年期間,家長對於未成年人的監管往往會有所放鬆,致使孩子在接觸電子鞭炮時,有可能引發意外觸電危險。

此外,電子鞭炮的重複使用,也極易導致線路磨損老化,造成火災事故。

完善相關標準迫在眉睫

由於電子鞭炮的簡易、環保、逼真,以及不高的價格,其正迅速成為年貨市場的「新寵」,應用愈發普及。因而,廣泛的使用也使得出現安全隱患的幾率大增,推進電子鞭炮行業的標準化、規範化已然迫在眉睫。

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參與進來。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儘快出台標準法規,為電子鞭炮的設計、生產和銷售制定相關規範,同時持續強化市場監管,防止偽劣產品泛濫;企業方面需要提升安全意識,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消費者則應謹慎購買相關產品,購買帶有3C認證標識的電子鞭炮,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購買「三無」產品。

此外,在使用電子鞭炮時,消費者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正確操作;使用時要避開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區,並囑咐未成年人不要隨便接觸;多次使用後,應當進行詳細檢查,最好更換新的產品,防止發生意外危險。

「共享電子鞭炮」值得推廣

如今,共享經濟與共享理念正席捲全國。在部分地區,「共享電子鞭炮」也逐漸開始推廣。在實際操作中,電子鞭炮由所在社區統一購置、管理,居民需要使用時,只要交付一定押金,即可領取電子鞭炮回家使用。使用完之後,再交回社區存放。

這種模式既可以為居民節省部分開支,又能一定程度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值得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參考實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雲計算獲資本市場加持,無伺服器化仍待觀察
N年後,TA將成為「江湖」上的傳說!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