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羲之碑帖集錦

王羲之碑帖集錦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屬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王羲之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以下為王羲之行書、草書碑帖集錦大全:

王羲之草書《漢時帖》

《漢時帖》前二行為唐人寫本,後段為元趙孟頫補書。

按《漢時帖》為王羲之《十七帖》中之一,然此為唐人臨寫本,旁有正書,與《十七帖》刻本不同。

釋文:「知有漢時講堂在,是漢何帝時立此。知畫三皇五帝以來備有。畫又精妙,甚可觀也。彼有能畫者,欲因摹取,當可得不信具告。」

王羲之草書《瞻近龍保帖》

王羲之《瞻近龍保帖》(唐人臨本)。紙本,縱二五厘米 橫三七·五厘米。草書。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釋文:

[瞻近無緣省]告但有悲[嘆足下小大悉]平安也[雲卿當來居]此喜遲[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 耳]亦度卿當不[居京此]避又節氣[佳是以]欣卿來也此信旨[還具]示問

龍保等平安也謝之甚遲見

《瞻近》《龍保》二帖是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的第三、四兩帖,原跡久俠,可見於宋拓館本《十七帖》等刻帖中。在己流傳到英國博物館的一些敦煌卷子中,發現有一帖粉紅色紙上寫的草書手跡,

經研究,確定為是唐人臨寫的王羲之《瞻近》《龍保》二帖。這件唐人墨本的發現,為研究王羲之書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這二帖的唐人臨寫本,筆法鋒芒畢現,行筆自如流暢,行款、結字與宋拓刻奉稍有不同。可惜已殘損,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風神。 (蕭燕翼)

王羲之草書《旃罽胡桃帖》

王羲之《旃罽胡桃帖》 敦煌石室臨本, 紙本。縱25.2厘米,橫20.6厘米。5行。草書。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書《十七帖》,全文見《右軍書記》:

『得足下旃、胡桃葯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須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

現存此帖已殘,僅存21字。

釋文: ……回近之,未許。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

王羲之草書《其書帖》

王羲之《其書帖》臨本,紙本。3行,24字。草書。此帖為近代羅振玉收錄於《貞松堂藏曆代名人法書》,為敦煌文書中所見『晉人尺牘』中的一件。

釋文:

其書,遂不得付使人,想知之。然其有書,數載何以如此斷絕耶。

王羲之草書《大報帖》

王羲之《大報帖》(摹本) 25.7×10.1厘米 日本私人藏

【釋文】 便大報,期轉差也,知不快,當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

2013年1月8日晨,NHK電視台的新聞大篇幅報道了王羲之唐代的精摹本在日本被發現的消息,因王羲之真跡早於不存於世,因此被受世人矚目。

東京國立博物館發表的消息說,這件王羲之「大報帖」屬於個人收藏,高25.7厘米,寬10.1厘米,共3行24個字,臨摹於唐朝時期,從上有王羲之兒子的名字「日弊」和整個字的風姿來考證,應屬於王羲之的早期臨摹本。至於這一臨摹本為何會流傳到日本,博物館的分析稱,應該是遣唐使回國時帶回日本,隨後一直留存於民間,保存狀態完好。其他不詳。

東京國立博物館稱,這份「大報帖」的發現,是繼1973年日本發現「妹至帖」之後,相隔40年的重大國寶級發現。博物館將於本月22日,舉行「書聖 王羲之展」,展出這份新發現的「大報帖」。

然而《大報帖》圖片在大陸轉貼出來以後,引起無數專家的關注,微博上瘋狂轉發,《書法江湖》網站聽梧閣版主更是將最《大報帖》與此前的《妹至帖》拼合在一起,令人驚訝的發現,二者或同出一紙,某一時間被裁割為兩片。隨後著名王學專家祁小春先生應《書法報》之約為此又專門撰文對此進行探討。

王羲之草書《乾嘔帖》

王羲之《乾嘔帖》紙本(摹本) 天津博物院藏

《乾嘔帖》,又名《如常帖》、《昨還帖》。縱14.1厘米,橫26.4厘米,共4行36個字,五代至北宋時期的臨摹本。國家一級文物。是王羲之病中寫給友人的簡訊。該帖筆意神采超逸,書風沉著勁健,曾刻錄於《淳化閣帖》之中,是流傳有序的藝術珍品。

王羲之《乾嘔帖》釋文:

足下各如常。昨還殊頓。胸中淡悶,乾嘔轉劇,食不可強,疾高難下治,乃甚憂之。力不具。王羲之。

在中國書法史上,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譽為書聖,他的墨跡受到歷代書家的推崇,然而,據史書上記載:王羲之的真跡早已失傳,傳世的王羲之的書法墨跡都是後世的臨摹本,但就是這極為稀少的臨摹本留傳到今天已經都是稀世珍寶了。除海外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外,今天所知道留在內地的只有《蘭亭序》、《姨母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乾嘔帖》等幾件。

偽滿時期,溥儀到將《乾嘔帖》帶到東北,後來,流落到民間。四十多年前,正是文革動亂時期,劉光啟在堆積如山的大紙堆中發現了一卷黃黑色的舊紙卷,他抽出打開一看,眼前展開的是一件年代久遠的草書紙本書帖,憑著多年鑒定書畫的經驗,劉光啟讀出該帖的內容為:「 足下各如常。昨還殊頓。胸中淡悶,乾嘔轉劇,食不可強,疾高難下治,乃甚憂之。力不具。王羲之。」眼前的東西竟是文物界苦苦尋覓了30多年的故宮流失國寶、書聖王羲之的《乾嘔帖》。

現在這件從紙堆里偶然發現的王羲之的《乾嘔帖》和《寒切帖》一起成為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王羲之《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王羲之《平安》帖

釋文: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 日諸人近集存想明日 當復悉來無由同 增慨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為尺牘。存雙鉤摹本,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隔水有宋徽宗題款「晉王羲之奉橘帖」。米芾書史謂「又有唐右軍帖,雙鉤蠟摹,末後一帖,是『奉橘三百顆(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詩人韋應物有詩句說:「書後欲題三百顆,洞庭更待滿林霜。」用的就是這件書蹟的典故。開皇十八年(598)三月二十七日參軍學士諸葛穎,諮議參軍開府學士柳顧言,釋智果跋其尾。」

從六世紀南朝時期以來,歷代帝王都喜好收藏王羲之等名家的信札,當時將零散的書蹟裱背成一定長度的手卷,後來輾轉流傳,遭割裂重裝,已不復原貌。這卷書蹟是用雙鉤廓填的方式,復製了三件王羲之短札。《平安帖》行書兼草書,信中提到的「脩載」,是王羲之的堂兄弟。《何如帖》行書,問候對方並告知近況。《奉橘帖》行書,贈送友人橘子並附上此信。

這三帖中,除了從整幅尺牘中去玩賞其風韻外,還可細察對比每一字之遒麗。如「復」字,三帖出現四次,《平安》中「當復」之「復」為草書,《何如》帖中三個「復」字都是行書,《平安帖》運筆提按頓挫的變化較多,鉤挑轉折間,鋒穎秀髮,一些牽絲引帶的草書筆法,也十分生動靈巧。《何如帖》較端整,三個「復」字,而無一雷同,或異其偏旁,或變其轉折,都鮮活生動,結構精密,神思凝淀。《奉橘帖》字形大小偃仰,饒富變化,「三」字如橫空掠燕,筆畫互有照應,「百」字起筆上揚,末畫斜下挫鋒,筆鋒幾經轉折,並露出賊毫,「未」字出現兩次,筆法也不盡相同。其他如「白」、「奉」等字。也是變化不一。可謂從心所欲不逾矩。

前二帖略見於褚遂良《右軍書目》。《平安如何》二帖前尚有蕭梁時代鑑書人徐僧權、唐懷充二人的「僧權」、「懷充」押署,故此帖鉤摹的上限,可能在梁隋之際,亦未可知。此三帖北宋初年藏駙馬都尉李瑋家,尚有「李瑋圖書」收藏印。後入宣和內府。再紹興內府,明清為項元汴,及京口張氏(張覲辰、張玉裁、張孝思)笪重光等所藏。入清內府,未受重視,《石渠寶笈初編》,著錄列次等,《三希堂法帖》亦未收入。惟古法帖為《寶晉齋帖》、《東書堂帖》、《戲鴻堂帖》、《墨池堂帖》等均曾摹刻,而次序各異。現藏故宮博物院,先後收入《故宮法書》,《晉王羲之墨跡》,《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及二玄社精印。存真卷行於世。(張光賓)

王羲之《何如》、《奉橘》帖

釋文: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 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冷無 賴尋復白羲之白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 不多得

王羲之草書《初月帖》

《初月帖》,紙本,遼寧省博物館藏。此帖為《唐摹萬歲通天帖》之二。王羲之父名「正」,為避父諱,「正月」書為「初月」。首句『山陰羲之報』,知此帖寫于山陰。山陰是會稽郡郡治所在地。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陰為會稽內史,其年四十九歲。此帖當是其四十九歲以後所寫。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書帖之一。此帖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點。

梁陶弘景在與梁武帝《論書啟》中云:『逸少自吳興以前,諸書猶為未稱。凡厥好跡,皆是向在會稽時永和十許年中者。』此書正當其時,大有晉人倜儻風流、傲物 任情的俊氣,逸筆草草,率意暢達,天真自然。

釋文:初月十二日,山陰羲

之報。近欲遣此書,停

行無人,不辨遣信。昨

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

書,雖遠為慰,過囑。卿佳

不?吾諸患殊劣殊劣。方

陟道憂悴,力不具。

羲之報。

王羲之行書《頻有哀禍帖》

《頻有哀禍帖》摹本,紙本。縱26.9厘米。3行,20字。行書。字間傾側、俯仰、鉤連,筆畫輕疾、圓轉、牽引,結體多有取橫勢者。

釋文: 頻有哀禍,悲摧切割,不能自勝,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頻有哀禍帖》與《孔侍中帖》之間空白處,鈐『延曆敕定』朱文御璽三處,與《喪亂帖》等同。

日本《支那墨寶集》稱:『昔我國光明皇后,舉聖武天皇之遺,獻於東大寺大佛,藏正倉院。唐天寶十一年(七五二年),其中晉王羲之書拓本頗多焉。天應、延曆、弘仁之間,漸復盡獻於大內。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斷僅存。此所藏者,蓋其一。

接帖之處,有延曆御府之璽。』『延曆敕定』即是『延曆御府之璽』。延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號,其元年為公元七八二年。日本學者考訂《孔侍中》與《喪亂》二帖,是《東大寺獻物帳》中著錄的。此《獻物帳》是日本聖武天皇卒後,皇后將其遺物供佛的帳目。聖武天皇卒於公元七二九年。那麼,以上王羲之的書跡傳到日本時,至少在七二九年以前。這是王羲之書跡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這些書跡,被視為日本的國寶。

王羲之行書《孔侍中帖》

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 紙本。縱26.9厘米。6行,42字。行書。

釋文:九月十七日羲之報:且因孔侍中信書,想必至。不知領軍疾後問。憂懸不能須 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

《法書要錄》載褚遂良《右軍書目》『行書都五十八卷』第十四卷中著錄。

《頻有哀禍帖》與《孔侍中帖》之間空白處,鈐『延曆敕定』朱文御璽三處,與《喪亂帖》等同。

日本《支那墨寶集》稱:『昔我國光明皇后,舉聖武天皇之遺,獻於東大寺大佛,藏正倉院。唐天寶十一年(七五二年),其中晉王羲之書拓本頗多焉。天應、延曆、弘仁之間,漸復盡獻於大內。奈世既德久,大半散佚,片斷僅存。此所藏者,蓋其一。

接帖之處,有延曆御府之璽。』『延曆敕定』即是『延曆御府之璽』。延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號,其元年為公元七八二年。日本學者考訂《孔侍中》與《喪亂》二帖,是《東大寺獻物帳》中著錄的。此《獻物帳》是日本聖武天皇卒後,皇后將其遺物供佛的帳目。聖武天皇卒於公元七二九年。那麼,以上王羲之的書跡傳到日本時,至少在七二九年以前。這是王羲之書跡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這些書跡,被視為日本的國寶。

王羲之草書《行穰帖》

王羲之《行穰帖》,原跡已失傳。此為初唐時期的雙鉤填墨摹本,硬黃紙本,傳為米芾再臨本,24.4×8.9cm。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題籤和宣和之印,曾為董其昌友人吳廷所藏,明董其昌有多處題跋,後入清宮,乾隆有題跋題詩及鑒賞印。董其昌跋:「東坡所謂『君家兩行十三字,氣壓鄴侯三萬簽』者,此帖是耶?」乾隆帝則贊它「於渾穆中精光內韞」。

據說《行穰帖》為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從圓明園(宮廷)流落到民間的國寶,同時流出的還有鍾繇《薦季直表》和蘇軾《黃州寒食帖》等。《行穰帖》後為大風堂張大千收藏。《行穰帖》歸大風堂後,張大千來日本曾攜此卷並一時存放於書法家西川寧處。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號稱美國藏中國書法第一名品。

《右軍書記》:『足下行穰久,人還,竟應快不? 大都當任縣,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此帖僅是著文片段。

釋文: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決不?大都當任

王羲之章草《寒切帖》

王羲之《寒切帖》紙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館藏

釋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一。羲之報。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謝司馬帖》。 唐人勾填本,有烏絲欄。縱25.6厘米,橫21.5厘米,草書五行,五十字。卷尾有董其昌、婁堅題記。此帖宋代曾入紹興內府,明代流入民間,明韓世能、王錫爵,清王時敏等遞藏,是一件流傳有緒的書法藝術珍品。

其中「謝司馬」應為謝安。謝安為王羲之至友。謝安於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為桓溫西司馬,時41歲。此信應寫於此年,次年,即昇平五年,王羲之逝世。因此,此書應是王羲之晚年書寫。

此帖書體遒勁妍潤 ,沉著流動,寫時好像毫不費力,體現王羲之晚年書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極致妙處。正如唐人孫過庭說:「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平和,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所以能夠「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

【資料來源】天津博物館網站

《天津博物館藏書法》(文物出版社)

王羲之草書《七月帖》

王羲之《七月帖》又名《秋月帖》,草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作品,紙本。

釋文: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嘆!信反,得去月七日書,知足下故羸疾,(而)(問)觸暑遠涉,憂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

王羲之草書《長風帖》臨摹本

王羲之《長風帖》(臨摹本)紙本草書 27.5×40.9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長風帖 臨摹本, 紙本。帖芯縱27.5厘米,橫40.9厘米。11行,102字。草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長風帖》又分稱《長風帖》、《賢室委頓帖》、《四紙飛白帖》 。

此帖為雙鉤廓填王羲之草書《長風》、《賢室》、《四紙飛白》三帖,見於《淳化閣帖》,此帖缺漏一「叔」字,用筆風格與閣帖明顯不同,顯然非鉤摹自閣帖所收。雖題為褚遂良摹本,但通篇與米芾書法的結字姿態、用筆習慣與線條筆畫極為相似。上有宋高宗「睿思東閣」印,故應是宋人鉤摹米芾自出己意的臨仿本。通篇墨彩醇厚豐潤,筆畫的提按轉折牽絲映帶清晰可見,足見鉤摹之精妙。

王羲之草書 《游目帖》

王羲之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紙本 摹本, 紙本。11行,102字。草書 日本廣島安達萬所藏,毀於火。

釋文:

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當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時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領、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於彼矣。

游目帖 又名《蜀都帖》。摹本墨跡。此帖一百零二字,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數較多的一件。

《右軍書記》著錄。此帖宋、明兩朝皆在民間,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入內府,咸豐、同治年間賜予恭親王,後歸日本廣島安達萬藏所有,內藤湖南曾為安達氏書跋。

此帖經過多次裝裱,前後隔水縫間的收藏鑒賞印模糊不清,有乾隆御璽、恭親王印多方。前隔水外題籤為「晉會稽內史王羲之字逸少《游目帖》真跡」,題籤下有一無名題跋:「此真晉泠金紙,緊薄如金,索索有聲,與筆陣圖相類,載在襄陽待訪錄。」帖尾有守和審定題跋:「有鍾紹京書印二字小印。鍾蓋唐之越公也。晉謝奕、謝安、桓溫三帖,並黃素《黃庭經》上,俱有此印。見米元章《寶章待訪錄》。而《黃庭經》今藏韓雷州處,予屢見之,尤可據證耳。」此帖安達氏有影印本。摹本毀於火災,現只有照片存世。

王羲之草書《適太常帖》六種版本

王羲之草書《適太常帖》,拓本,五行,四十一字。《宣和書譜》定名為《太常司州帖》。

此帖是王羲之尺牘中涉及時人最多的一件。計有太常、司州、領軍、大奴等四人。太常乃王彪之(305-377),王彬第二子,其為太常一職,在永和十一年(三五五)七月。司州乃王胡之(修齡),王廙第二子,他曾被任命為司州刺史,因為病重而一再辭讓,未到任就逝世了,時在永和十二年(二二五六)。領軍乃王洽,字敬和,(323-358),王導第三子。大奴乃王劭,王導第五子。四人皆王羲之從兄弟。以四人的職任和辭世的時間計,此帖的書寫時間,早不過永和十一年七月,晚不過昇平二年(358)。帖文大意為:剛接到王彪之、王胡之、王洽等二十五、六日的來信,均安好。王胡之近已康復,這是值得慶幸的事情。其他親人都平安。王劭已經返回吳郡。希望能夠見到他。王劭卒於吳國內史任上,吳國即吳郡。《右軍書記》著錄此帖。然帖中第三行「慶慶」,《右軍書記》作「慶之」。《大觀帖》、《澄清堂帖》、《玉煙堂帖》亦收刻。

釋文:

適太常、司州、鎮軍諸人廿五六書,皆佳。司州以為平復,此慶慶可言。餘親親皆佳。大奴以還吳也,冀或見之。

《大觀帖·適太常帖》

《安思遠藏本·適太常帖

《淳化閣帖·適太常帖》

《澄清堂帖·適太常帖》

《淳化閣帖肅王府本·適太常帖》

《適太常帖》(出處不詳)

《適太常帖》對照釋文

《趙孟頫臨適太常帖》

王羲之行書《敬倫帖》2種

《敬倫帖》又名《九月三日帖》。4行,41字。高29厘米。行書。入刻《寶晉齋帖》。

敬倫帖釋文:

九月三日羲之報: 敬倫、遮諸人去晦祥禫,情以酸割,念卿傷切,諸人豈可堪處,奈何奈何!及書不具。羲之報。

王羲之行書《先墓帖》2種

先墓帖釋文:

舊京先墓毀動,奉諱號慟,五內若割,痛當奈何?王羲之頓首。

王羲之草書《獨坐帖》

王羲之草書《獨坐帖》,4行,35字。

《獨坐帖》釋文:知彼乃爾。切切!汝乃獨坐,但有憂邑。懸遠,不能得遣人。且吾無復久意,果去,當南視汝等也。

帖文大意為:得知彼處居然如此,憂念。您為一方之長,特為此憂悶不樂。相距太遠,無法遣人前往。我不再有久居之意,遂願去官,我會南來看望你們。

據帖文文意,王羲之書寫這通尺牘時,尚在會稽內史任上,則此帖書寫的時間不致晚於永和十一年(355)三月。帖中有「吾無復久意,果去」語,則似在王羲之辭官前不久。 此帖亦收刻於《大觀帖》、《絳帖》、《澄清堂帖》。

一、王羲之草書《獨坐帖》游相本

二、王羲之草書《獨坐帖》故宮博物院藏楊氏海源閣宋拓本

三、王羲之草書《獨坐帖》安思遠藏本

四、王羲之草書《獨坐帖》澄清堂本

王羲之行書《奄至帖》

王羲之行書《奄至帖》(材官本、澄清堂本、淳化閣帖)

《奄至帖》,5行,36字。行書,《右軍書記》著錄。

《右軍書記》此帖錄文為:「庾新婦人門未幾,豈圖奄至此禍,情願不遂。緬然永絕,痛之深至。情不能已,況汝豈可勝任。奈何奈何。無由敘哀,悲酸。」考之於褚遂良《右軍書目》,亦有記載,行書第二卷錄此帖「五行」。然此帖已缺起首九字,或許據另一臨本、摹本所刻。「庾新婦」,乃嫁於穎川庾氏之女。據帖文,當是出嫁後不久去世,羲之乃致函敘哀。此帖為《鼎帖》、《寶晉齋帖》、《大觀帖》、《天煙堂帖》收刻。此帖書風逼近《喪亂》、《憂懸》諸帖,又可徵之文獻,當是流傳有緒的王書。

奄至帖釋文:

(庾新婦人門未幾,豈圖)奄至此禍,情願不遂。緬然永絕,痛之深至。情不能已,況汝豈可勝任。奈何奈何。無由敘哀,悲酸!

王羲之·雨後帖

【釋文】今日雨後未果奉狀,想能於言話,可定便得書問,永以為訓。妙絕無已,當其使轉。與都下信,戴適過於也。羲之。

《雨後帖》頁,晉,傳晉王羲之書,紙本,行草,縱25.7cm,橫14.9cm。

《雨後帖》傳為王羲之所書的一通信札,所談之事不可考,書字不夠規範,個別字難於辨認。署款下一草押不識,又「禹民」二字題名。鑒藏印有 「世南」、「貞觀」(畫描墨印),以及「四代相印」(朱文,偽)、「志東奇玩」(朱文,偽)、「紹興」(朱文聯珠),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諸印。帖後有元鄧文原,明董其昌題跋各一段,明鄒之麟題跋兩段。

此帖最早見於清代安岐《墨緣匯觀》:「雨後帖,草書,紙本,唐模,有『世南』墨印。」今專家鑒定認為此帖並非王羲之親書原跡,依據有三:一是此帖上清代以前的鈐印中除「紹興」外皆不真。書法確有沉雄古雅之氣,但與《姨母》、《喪亂》諸帖和《蘭亭序》對比相去甚遠。二是從用紙分析,紙為深褐色帶有細橫簾紋的竹紙。而竹紙在晉代是沒有的,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九曾云:「今人以竹為紙,亦古所無有也。」三是晉代的書寫工具是實心筆,行筆時筆毫開叉而經常出現賊毫,然《雨後帖》則用兼毫筆,筆畫既軟又肥,字距之間筆勢連帶而出現牽絲,無一筆賊毫出現,因此不應為晉時所書。

從此帖的墨色濃淡變化觀察,與運筆的啟收、頓挫轉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無勾摹痕迹,因此判斷此帖應是古臨本,書寫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紹興以前。

清《書畫記》、《平生壯觀》、《墨緣匯觀續錄》、《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王羲之·大道帖

【釋文】大道久不下,與先未然耶。

王羲之《大道帖》,紙本,二行,十字,27.7×7.8厘米。現藏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傳為米芾摹本。

在右軍草書中,最為突出,後人稱它為「一筆書」。明張丑《清河書畫舫》云:「老筆紛披,所謂一筆書也。」十字中,前五字一筆聯綿,次兩字聯綴,複次兩字又鉤聯,最後一「耶」字以末筆豎畫一貫直下,控制尺幅的空白。強作一筆書的人,往往有做作之嫌,而王羲之此書則如天際行雲,宛若游龍,彌足珍貴。

王羲之·其書帖

【釋文】其書,遂不得付使人,想知之。然其有書,數載何以如此斷絕耶。

王羲之《其書帖》臨本,紙本。3行,24字。草書。此帖為近代羅振玉收錄於《貞松堂藏曆代名人法書》,為敦煌文書中所見「晉人尺牘」中的一件。

王羲之《妹至帖》

【釋文】妹至羸情地難遣憂之可言須旦夕營耽之。

王羲之《妹至帖》,摹本,縱25.3厘米,橫5.3厘米。日本東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1973年首次公開發表。

王羲之《此事帖》

【釋文】以?有此事比與卿共事每思不以法然欲不可長

王羲之《此事帖》,摹本,紙本。3行,20字。草書。銅山張伯英藏。

《此事帖》三行二十字,曾刻入《郁岡齋帖》和《經訓堂帖》等,鈐有金章宗「明昌御覽」等數印暨黃庭堅、黃伯思諸家的觀款,明吳寬題跋:「右軍此帖所存僅二十字,亦蓋嘗入金源御府,章宗數印猶燦然楮墨間,簽題亦其手筆,信可寶也。」明陳繹也說:「右軍《此事帖》三行,筆如游龍,所謂筆書也。」大家知道,書聖王羲之的書法, 自唐之後,片紙隻字無存,我們也只有從唐人的摹刻勾填中去領略他書法的風采了,此帖則為唐代的摹本,舒展大方,行筆流便,雍容酣暢,欹側蕭散,真瑰寶也。《十七帖》更是寶中之寶。王羲之的代表作,歷來推《集字聖教序》《蘭亭序》和《十七帖》,世無異論。《十七帖》集王羲之尺牘二十九種,多為致蜀地益州刺史周撫者,源遠且正,為王書中最為可信者,其書法精絕,歷來奉為草書圭臬,是各代習寫草書的範本。唐代的張彥遠、宋代的黃伯思都把《十七帖》稱之為「逸少書中之龍」。朱熹也說:「《十七帖》玩其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為法縛,不求法脫,真所謂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者。」明方孝孺更是盛讚:「此帖寓森嚴於縱逸,蓄園勁於浮動,其起止屈折,如天道神運,變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驚嘆自失。」

王羲之《都下帖》

《都下帖》,傳王羲之書,麻紙摹本,縱27.7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五行半,四十五字又五半字。鈐有繪「御府寶繪」、「群玉中秘」、「項元汴印」、「安氏儀周書畫之章」、「姑熟曹氏珍玩」、「乾隆鑒賞」等。

王羲之·姨母帖

【釋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頃遘姨母哀,哀痛摧剝,情不自勝。奈何、奈何!因反慘塞,不次。王羲之頓首、頓首。

《姨母帖》,行楷,載原裁於唐人摹《萬歲通天帖》。硬黃紙本。縱26.3厘米,橫53.8厘米,現藏遼寧博物館。《萬歲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門書翰》、《王氏寶章集》,是王羲之後裔王方慶家物,內收王氏家族二十八人法書。王方慶於唐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696)上進武則天,武命人臨摹後將原本又賜還王方慶。現存《萬歲通天帖》為摹本,包括王羲之、王薈、王徽之、王獻之、王慈、王志等七人共十帖。此帖鉤填技術極其精妙,可謂「下真跡一等。」董其昌曾稱此帖「奕奕生動,並其用墨之意一一備具,王氏家風漏泄殆盡」。

此帖曾摹刻於《戲魚堂》、《真賞齋》等叢貼。現存王羲之的字面貌不盡相同,大凡有流便和古質兩種,《姨母帖》屬於後者.楊守敏說:「觀此一帖,右軍亦以古拙勝,知不專尚姿致。」此類作品可能是他早期所寫,其結字和用筆都還存有較濃厚的隸書筆意,和現在出土的晉代簡牘帛書有相近之處。如「一」「十」「痛」等字中的橫畫,隸書的筆意都很明顯;「痛」「日」「何」等字的轉折處都較生拗峭拔,並殘存橫式。這些都是隸書筆勢孑遺。另外筆畫質樸凝重,出筆入筆比較自然,不像唐以後那樣強調一筆三折。這些都使此幅作品具有一種古樸高華的藝術魅力。還有一幅《行穰帖》和此帖比較接近。

王羲之《遠宦帖》

【釋文】省別具,足下大小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遠宦帖》,亦名《省別帖》。乃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中的一封書信。宋黃伯思(1079~1118)以為《十七帖》中的書信,均系寫與周益州者。

按,周益州,名撫。是周訪之子,與王氏累世通家,又和陶侃是兒女姻親。(侃子瞻,娶周嫵妹為妻)書信中提到「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被認為指陶侃而言。陶侃(二五七-三三二)於其晚年,即咸和五年(三三)鎮守武昌,周撫即於是時至武昌,後遷建監巴東,刺史益州。也正當庾亮、庾冀鎮武昌之時。右軍於咸和九年(三三二)參庾亮軍事,時與周撫往還最密。故此一書信當在其前後所致周撫者。

此帖首見於《法書要錄》卷十右軍書記。《宣和書譜》即稱《遠宦帖》。亦刻入《淳化閣帖》卷六;《大觀帖》、《鼎帖》、《寶賢堂帖》、《澄清堂帖》(孫承澤本)均曾刻入。清道光間,葉志詵得王獻之《送梨帖》,將此帖一同上石。後楊守敬又刻入其《鄰蘇園法帖》中。

北宋曾入大觀,宣和內府,有大觀、宣和諸印璽,卷首徽宗趙佶瘦金書籤,上鈐雙龍方印,專用於古法書者。後曾入金明昌內府,及北燕張氏,後歸賈似道。明時曾為秀水項元汴所藏,入清由耿會侯、安岐所遞藏,曾著錄於《墨緣匯觀》,訂為唐人鉤墓本。嗣入清內府,而未鈐內府收藏印,故石渠亦無著錄。今藏故宮博物院,曾先後輯入故宮法書晉王羲之真跡冊,《故宮歷代法書全集》第一冊影印行世。

王羲之《蘭亭序》

神龍本(馮承素摹本)

【釋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取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行書法帖。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藍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為「行書第一」。唐時為太宗所得,推為王書代表,曾命趙模等鉤摹數本,分賜親貴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於世。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為隋唐人所偽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高清大圖看下頁

歷代《蘭亭序》的摹本、臨本,以及刻本不可勝數,現扼要介紹一下比較有名的《蘭亭》版本,評以優劣,以便選帖時參考。

1.「開皇本」。「開皇」為隋文帝年號,一種刻本為「開皇十三年」,另一種為「開皇十八年」。此刻本字跡臃腫,因未見於宋人著錄,後人疑是偽造。

2.「神龍本」。因帖前後印有「神龍」(唐中宗李顯年號)各半印得名。後人以此帖翻刻較多,故成一大體系。後經元代郭天錫以至清代翁方綱鑒定為唐馮承素摹本,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此帖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三柱。此帖為初唐墨跡,歷來很受推崇,尤其近年來經比較鑒定,多認為它是最接近真跡的,因此,身價尤高,學此本者眾多。

3.「虞世南臨本」。傳為初唐虞世南所臨墨跡。元文宗時張金界奴將其上貢,後被皇帝鈐以「天曆之寶」印,故又名「天曆本」。帖後還有宋高宗「紹興」年號印,於乾隆年間被刻於「蘭亭八柱」列為第一柱。人常慕其「第一柱」之名而學之。

4.「褚遂良臨本」。傳為初唐褚遂良所臨墨跡(列為「蘭亭八柱」第二柱),至明代被陳敬宗鑒定為「褚臨本」。因有的字筆法形態似宋代米元章,故又稱「米臨本」。

5.「定武本」。為石刻本。傳為初唐歐陽詢臨本,據載從五代石晉開始流傳(當時不作「定武」之稱),契丹耶律德光從中原得此,攜於真定。耶律死後,此石被棄山中,宋太宗趙光義年間被一位「李學究」所得。李死後,其子為還債取出,被定武太守宋景文收入公庫,因此得名。宋代熙寧年間,定武太守薛師正之子薛紹彭(書法家)將原石損去「湍、流、帶、右、天」五字以區別於翻刻本。宋代大觀年間,原石被收入宣和殿。「定武本」於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

6.「玉枕本」。傳為歐陽詢臨蠅頭小行楷,刻于禁中,可能是「定武本」的前身,又名「袖珍本」。又有賈秋壑以「定武本」縮寫成者。

7.「穎上本」。《思古齋黃庭蘭亭》中見,傳為「褚本」中最佳者,出於安徽穎上井中,又名「穎井本」。原缺數字,後有翻補,甚差。

8.「黃絹本」。亦稱「洛陽宮本」,帖中「領」上加了「山」,世稱「領字從山本」,傳為「褚本」(明王世貞藏)。也有說「黃絹本」與「領字從山本」不同,但同出於一個祖本或宋人「游似本」。

9.「陳鑒本」。明代陳緝熙所收,並在前加一偽本。傳為「褚本」,陳緝熙好勾摹,多以此刻石。曾失15年後復得,故多刻之,共與好事者。

10.「定武」體系中其它本。如「國學本」、「何氏東陽本」等都屬「定武」體系。「國學本」於明初由徐達從「天師庵」送至國子監,又稱「天師庵本」,比東陽何士英藏本為優。另有「榮芑本」,五字未損,僅遜「落水本」。

11.《蘭亭八柱帖》。雜帖。清代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以《蘭亭序》臨摹本墨跡三種上石,共分八柱:第一柱為「虞臨本」(張金界奴本),第二柱為《褚臨本》,第三柱為《馮摹本》即《神龍本》。另外三柱為柳公權《蘭亭詩》三種。還有明代董其昌臨柳書《蘭亭詩》和乾隆臨董其昌本《蘭亭詩》共八卷刻於八柱之上,摹勒極為精美,傳本不多。「八柱」現在北京中山公園,已損。

12.其它。此外據傳還有「洛陽本」、「賜潘貴妃本」、「薛稷本」、「游似本」、「上黨本」、「米氏本」、「薛紹彭本」等等。歷代相傳的不同本子不下百餘種。

王羲之《袁生帖》

【釋文】(産婦兒萬留之月盡遣,甚慰心。)得袁、二謝書,具為慰。袁生暫至都,已還未?此生至到之懷,吾所(盡)也。(弟預須遇之,大事得其書,無已已。二謝云:秋末必來。計日遲望,萬羸,不知必俱不?知弟往別停幾日,決其共為樂也。尋分旦與江姚女和別,殊當不可言也。)

《袁生帖》為唐摹本,硬黃紙。日本藤井有鄰館藏。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十《右軍書記》著錄九十七字。此摹本草書三行二十五字,是著錄全文的四分之一(詳見本志《書跡目錄》)。至宋入宣和御府,《宣和書譜》著錄。

《袁生帖》摹本鈐有『政和"、『宣和"、雙龍等印多方。泥金書標籤『王羲之袁生帖"出自宋徽宗之手。帖後有明文徵明、民國褚德彝題跋。明時藏吳興嚴震直家,散失後由沈維時購得, 轉藏華中甫,並撫刻於《真賞齋帖》中,後入清內府。紙污暗,不為人重。《袁生帖》大約在一九二五年左右流入日本,為京都藤井有鄰館所藏。一九四二年收入《有鄰大觀》,但無人注意。直至一九九二年藤井精品展,才被認識,成為日本據有的第四件王羲之唐摹墨跡(其他三件是:《喪亂》、《孔侍中》、《妹至》),被視為國寶。

王羲之《上虞帖》

唐摹王羲之草書硬黃本。高23.5厘米,橫26厘米,共七行,五十八字。體勢靈動綽約,豐肌秀骨,遠勝右軍《如何帖》。此卷為北宋內府舊藏,至今尚何存原裝,帖前有宋徽宗趙佶金書籤題《晉王羲之上虞帖》,卷有南唐內府 「集賢院御書印」、「內合同印」以及宋內府朱文雙龍圓印、「政和」、「宣和」、「御書」葫蘆印、「內府圖書之印」等。明代曾藏晉王府,後由韓逢禧、梁清標、商載、程定夷遞藏。明代詹景鳳《東圖玄覽》、清代安儀周《墨緣匯觀》有著錄。原跡現藏上海博物館。有影印本行世。

《上虞帖》凡七行,其文曰:

得書知問吾夜來腹痛

不堪見卿甚恨想行復來

修齡來經日今在上

虞月未當去重熙旦

便西與別不可言不知

安所在未審時意云何

甚令人耿耿

王羲之《胡母帖》

【釋文】胡母氏從妹平安,故在永興居,去此七十也。吾在官,諸理極差。頃比復勿勿。來示雲,與其婢問。來信不得也。羲之白。

《胡母帖》(十七帖),草書,又名《永興帖》。五行,四十二字。《十七帖》第十八通尺牘。《右軍書記》無此帖錄文。《鼎帖》、《二王帖》 、《戲鴻堂帖》 、《快雪堂帖》、《翰香館帖》收刻。《宣和書譜》錄有《永興帖》目,然而,《淳化閣帖》卷六《近得書帖》亦又名《永興帖》,難以斷定孰是孰非,存疑。帖中第三行「勿勿」,亦有作「匆匆」者。 帖中稱,嫁於胡毋氏的從妹平安,她原居住於永興,離此地七十里。從妹者,未詳何人。胡毋氏的郡望乃泰山奉高,王羲之從妹所嫁胡毋氏者,似指胡毋輔之的兒子胡毋謙之。若此,其為王羲之甥也。褚遂良《右軍書目》「行(草)書都五十八卷」第三十七卷著錄「五月二日告胡毋甥幸」,可為一證。胡毋輔之少擅高名,任縱不拘小節,與王澄、王敦、庾 俱為太尉王衍所昵,號曰「四友」。其子謙之,才學不及父,而傲縱過之,但年未三十而卒。故羲之從妹守居永興。或是胡毋謙之未卒時羲之從妹之所居。水興,屬會稽郡,在山陰西北面,今浙江蕭山縣。 帖中有「吾在官,諸理極差」語,那麼,書寫此帖時,王羲之尚在會稽內史任上,即永和七年至十一年間(三五一——三五五)。既言「諸理極差」,應指為政之事。王羲之為會稽,曾為兩件事所擾,一是東土荒災;一是王述復出後對會稽刑政方面的刁難,王羲之因而深以為恥。辭郡之事,亦由此導致。

王羲之《喪亂得示二謝帖》

《喪亂得示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本紙右端鈐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的「延曆敕定」朱文印。原帖為卷子,現改裝為軸,為「喪亂帖」、「二謝帖」和「得示帖」三通尺牘合裝。2006年3月來上海博物館展出。

《喪亂帖》八行、《二謝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紙。日人有總稱為《喪亂帖》者。日本學者內藤乾吉稱:此帖用紙類似白麻紙,縱向有條紋,系用雙鉤填墨法所摹。在第一行末「之極」右側,有「僧權」二字左半部分押署。《二謝帖》的第二行末,「再行」右側,有一「珍」小字押署。「珍」即梁朝鑒賞家姚懷珍。此帖右端紙縫處,鈐有「延曆敕定」朱文御璽三處,鈐印的形式與《孔侍中帖》同,中間一璽中正,上下二璽右斜,顯示曾為日本桓武天皇內府所藏。日本《支那墨寶集》載:「此幅久藏御府,後西院天皇崩後,購於堯恕親王。親王為妙法院教皇,經該院保存至今,後獻為帝室寶藏。」

此帖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視為國寶,為中國書法界所知不過百餘年。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楊守敬首先摹勒於他的《鄰蘇園帖》,墨跡印刷品的傳入,則在一九三四年以後。

此帖提及的「先墓」及其「修復」事,今人王玉池推定先墓在洛陽,其修復之事,在永和七八年,也不排除在永和十二年桓溫收復洛陽時。韓玉濤認為先墓在琅邪,修復之事,在永和十二年八月。劉濤根據此帖書風與《十七帖》距離較大,認為可能是王羲之五十歲(永和八年)左右所寫。

此帖用筆挺勁,結體縱長,輕重緩疾極富變化,完全擺脫了隸書和章草的殘餘,成為十分純粹的行草體。書寫時先行後草,時行時草,可見其感情由壓抑至激越的劇烈變化。

韓玉濤《王羲之〈喪亂帖〉考評》一文,說此帖不可及處有四:第一,這本身就是一篇優秀的雜文;第二,此帖字勢雄強,是右軍真面目,是真正的右軍風骨;第三,《喪亂帖》兼備雄強和慘淡之美;第四,此帖表現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過程。因此,《喪亂帖》是一件難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遠勝《神龍蘭亭》。

王羲之《喪亂帖》行草,摹本,白麻紙。縱28.7厘米。8行,62字。《喪亂帖》面目近於《頻有哀禍帖》,然轉折更為圓活流縱,字側仄更甚,墨色枯燥相間而出,至紙末行筆更為快疾。可以想見作者當時啜泣難止、極度悲痛之情狀。釋文: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 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首頓首。

王羲之《得示帖》摹本,紙本。縱28.7厘米。4行,32字。行草書。釋文:得示,知足下猶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觸霧故也。遲散。王羲之頓首。

王羲之《二謝帖》 摹本,縱28.7厘米。5行,行草書。釋文:二謝面未? 比面遲承良不靜。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左邊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關曉彤又雙穿大綠襖,這次內搭救了她,網友:鹿晗給批發了一堆?
獻給那些知道暗戀滋味的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