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澳島民間的「婚姻」習俗

南澳島民間的「婚姻」習俗

關於南澳島民間習俗

南澳民間民俗是島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由於南澳從明萬曆三年(1575年)詔設南澳鎮至民國三年(1914年)10月三百多年間屬於福建省與廣東省兩省共管。從潮、漳入島謀生者眾,同時也把當地習俗帶入南澳,在逐漸交融演化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民俗。因此,南澳時年八節[時年八節為潮汕方言俗語。指的是一年有八個重要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月半(中元節)、中秋、冬至、除夕]有許多民間習俗與潮、漳地域習俗接近或相同。南澳的民間民俗龐雜,為此選其中服飾、飲食、居住、婚喪喜慶、行業習俗等進行分述。

婚 姻

南澳人的婚姻,舊時大多以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相親為輔。對六禮的稱呼,也多口語化,如納采稱為提親;問名稱為合八字或合婚,即托媒交換庚帖;納吉稱為定親,即男方送去定親禮物;納徵稱為送聘、行聘,納吉、納徵相當現代的訂婚;請期稱為擇日、擇吉,即商定婚期;親迎即為迎娶。

迎娶為婚姻過程中禮俗最多的環節,在女方,舊俗出嫁前有吃姐妹飯,分贈姐妹錢,全家食拜別飯,受母訓等風俗;男方除了裝飾門戶,貼喜聯,布新房,安床、安燈斗等象徵喜慶的布設外,最主要就是迎親,在南澳用花轎迎親者除富貴人家外,大多數步行,路線走大道「安路」,雙方約定在中間點交接。隊列行序,由雙方媒婆各執點燃的雙喜燈籠在前引路,新娘夾在女眷中間,左右由女友攙扶,男親友隨後,抬嫁妝者尾隨。夜間則打火把風燈照明。男方迎親的隊伍排列相同,女前男後,但族內長老要領頭,到交接點接過新娘後,要高喊道:「叔公、阿婆、阿舅、阿妗、阿姨伙,送親至此,請回」。一般要辭謝多次。

新娘到了夫家,主事人(或媒婆)用稻草在門口燃起讓新娘跨過,主事人(或媒婆)高喊「壓火煙明年生逗仔,即男孫!再有新娘拜堂,宴客等禮節,新娘入新房(此時夫家父母應迴避)時由長輩請新娘食甜糯飯(意甜甜蜜蜜,夫妻恩愛百年),安枕頭等俗行。婚後三天回娘家省親、隔六天早上新娘還有向父母請安等禮節。現在南澳一些農村還保留這一古老的婚俗。

除了上面習俗之外,南澳還有一些特殊婚俗如:娶接枝,一個男人死了妻後再次結婚或將原妻子的妹妹作為接枝而娶過來,新娘被稱為「接枝」。沖喜親(民間稱「走賊日」)是指已訂婚男方家裡倘若不幸死了父母或祖父母等親人,結婚日子為了避免沖犯,必須推遲到周年或三年以後,有的人家為了不耽誤婚期,同時為了體現死者兒孫已成家,有福氣,於是在死人出殯之前,提前把對象娶過來。迎娶的時間在午時後,由新郎單獨到女家接新娘,把嫁妝裝進一擔春盛,上面一盞燈,由新郎挑著走在前面,新娘跟其後,不披紅戴綠,淡妝便服,在黃昏時刻到達,路人一見,知是沖喜親,便迴避。新娘到夫家時,先在門口問聲「阿爸(阿媽)或阿公阿媽安康否?」門內主事人(或媒婆)代答「平安」或道聲「好呀」,這叫「探生」。

接著新娘被引上靈堂,由主事人(或媒婆)把靈堂帳幔撩開,讓新娘叩首泣拜,然後給新娘披麻上孝參加守靈,因而新娘稱為孝婦。另有寡婦再嫁和男人入贅等婚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澳視窗 的精彩文章:

清?南澳總兵林本的揭陽後裔,向南澳縣無償捐獻其出土遺物

TAG:南澳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