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勛細說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下)3

蔣勛細說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下)3

正能量收穫

感謝您關注訂閱「正能量收穫」公眾號,近期我們將不定期按章回通過本公眾號推送《蔣勛細說紅樓夢》,往期內容可在菜單欄的經典重現欄目中找到,歡迎收聽分享交流。

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

蔣勛:著名畫家、詩人、作家、美學家。福建長樂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台灣。其文筆語言清麗流暢,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深受多方喜愛和好評。

( 點擊音頻,即可收聽 )

黛玉葬花

寶玉帶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大觀園裡面有條河,因為兩岸都是花,落花漂在水面,香味會沁在水裡,所以叫沁芳河。沁芳閘是河上的閘門,閘上的橋叫沁芳橋。這裡的人比較少,寶玉坐在一棵桃花底下「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玩」。小孩子讀教科書從來不會「細玩」的,因為沒有那麼好看。正看到「落紅成陣」,也就是書中景色最美的時候,「只見一陣風過,把樹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落的滿身滿書滿地皆是」。

這個畫面實在太美了!我有時候給學生講到這一段,就說:你們如果真的要看禁書,就找一個有花的地方讀吧,它能讓你對禁書的記憶美好一點,不會有很骯髒或者很邋遢的感覺。不細看,你不明白作者是有意在描寫青春的某種渴望,就是花兒一定要綻放的那種感覺。「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踏了」,注意,這個動作非常動人,一個少年連花瓣都不忍踐踏的時候,他的生命里就擁有了一種非常高貴的東西,那就是對生命的理解和愛惜。我一直覺得我們的教育里缺少這種東西,所有的大道理都不能替代一個孩子不忍踩花這個動作的感染力。

寶玉「只得兜了那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我覺得初中課本真的可以選這一段,青少年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因為它是非常生動的生命情境。這個時候,有人來了,大家可以猜猜看,這個時候來的會是誰,絕對不是寶釵,寶釵沒有能力跟寶玉分享生命里最美的時刻。這個人一定是黛玉,因為他們有仙緣,都曾經是天上靈河邊的生命。

寶玉「正躊躇間,只聽背後有人說道:『你在這裡作什麼?』寶玉回頭,卻是林黛玉來了」,注意黛玉的打扮:「肩上擔著花鋤,上掛著行囊,手上拿著花帚。」這是後來在美術作品、戲台上最典型的形象——黛玉葬花。

寶玉笑道:「好!好!來把這個花掃起來,撂在那水裡。我才撂了好些在那裡呢。」林黛玉道:「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讀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覺到,青春是有潔癖的,青春是拒絕任何妥協的純粹。或許可以這樣說,讀這一段時動情到什麼程度,說明你對青春眷戀到什麼程度,大多數人讀到這裡會心痛,覺得這就是十二三歲時自己曾有過的感覺,希望能保有自己生命的潔凈。大觀園是乾淨的,青春是潔凈的,可是大觀園外面那個大人的世界,是髒的、臭的。對黛玉來講,世界上只有大觀園這個地方乾淨,她決定要在這裡埋葬自己的青春。這其中有很深的象徵意味。

黛玉說:「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幹凈。」表面上是在講花,實際上在講她自己。黛玉對待生命的態度是非常絕對的,在她看來生命最後就是這樣一了百了。

分享禁書的喜悅與寶玉情感的表白

寶玉聽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書,幫你來收拾。」寶玉很傻,一開口就說漏了嘴。黛玉很敏感,就問:「什麼書?」寶玉這種人根本不懂遮掩,見黛玉問他,慌得不得了,藏之不迭,便說道:「不過是《中庸》、《大學》。」這是他老爸要他讀的書,記得小時候我讀《紅樓夢》,上面就放一本《中庸》,爸爸進來的時候我就裝著看《中庸》,爸爸一走我拉開就看《紅樓夢》,當時我們的禁書是《紅樓夢》。讀到這段,我常會忍不住要笑起來。《中庸》是教你做人的,《大學》是教你好好讀書的,這些書都不是壞書,只是小的時候對這些東西不怎麼懂,可是壓在底下那本書,卻是跟你的青春很貼近的。

黛玉聰明得不得了,一下就識破了,「趁早兒給我瞧,好多著呢」。寶玉並不怕黛玉看,因為他們兩個是知己。只是一時間搞不清楚這樣的禁書該不該給一個女孩子看。就像你現在如果正看A片,表妹一頭闖進來,你大概也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寶玉說:「好妹妹,若論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別告訴別人去。真真這是好文章!你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一面說,就一面遞給黛玉。

我一直在強調寶玉跟黛玉是知己。人間的情,很多時候被我們簡化成性、慾望,或者肉體上的眷戀,其實遠不止如此。知己意味著一種精神上的親近和默契,一種別人無法取代的懂得。「黛玉把花具都且放下,接書來瞧,從頭看去,越看越愛,不到一頓飯工夫,將十六齣俱已看完」。今天如果有一個小孩子把《西廂記》十六齣一下子看完,我們高興死了,恨不能趕緊去給他報名讀中文系。我常常在想,怎麼樣能使教科書變得讓小孩覺得有點像是禁書,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是個大功課,太需要分寸的拿捏。

黛玉把《西廂記》看完,「自覺辭藻警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還默默記詞」。看完一本書,覺得這本書跟自己的生命有關聯,人才會出神。一本書好不好,絕對要看讀者在讀的時候有沒有切身的感覺。八股、教條,對人絕不會有這麼大的觸動。黛玉這麼聰明的人,讀完《西廂記》就坐在那裡出神,心內還默默背詞,那一定是最能打動她的句子。

寶玉就笑著說,「妹妹,你說好不好?」林黛玉就笑著說:「果然有趣。」那寶玉就笑著說:「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這是《西廂記》里張君瑞跟崔鶯鶯耳鬢廝磨的時候說的話。寶玉把禁書里的句子,拿來形容林黛玉。寶玉一直暗戀黛玉,可是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鬱結在心中的情一直很難表達,這個時候剛好借著《西廂記》的句子傳達了自己的心意。「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因為小說裡面講完這個話之後兩人就上床做愛了,黛玉當然覺得很不好意思,怎麼能這麼露骨?「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隻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些淫詞艷曲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說到『欺負』兩個字上,早又把眼圈兒紅了,轉身就走。」

黛玉跟寶玉之間的私密感情多有趣?他們兩人分享了「情」的世界,可是一旦碰「性」,兩個人就害怕了。黛玉覺得寶玉欺負了她。「寶玉著了急,向前攔道:『好妹妹,千萬饒我這一遭,原是我說錯了。』」在過去禮教很嚴的家庭,絕對不能說這種露骨的話,他也覺得用那些禁書裡面的句子形容黛玉,有些造次。他說:「若有心欺負你,明兒叫我掉在池子里,教個癲頭黿吞了去,變個大王八。」這又是小說里的話,一著急,禁書里的句子全都出來了。本來寶玉的語言裡面是沒有這些東西的,前面他寫春、夏、秋、冬的詩美得要死。讀了禁書後,語言風格馬上就變了:「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的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古代的碑底下有個像烏龜一樣的東西,可那不是烏龜,叫贔屓。傳說古代有一種龍生了九個兒子都不是龍,而是各種像龍的東西,其中有一個就是贔屓,很喜歡負重,所以總是背著一個石碑。

說得林黛玉就「嗤」的一聲笑了,一面揉著眼睛,一面笑道:「一般唬的這個調兒,還只管胡說。『呸,原來是苗兒不秀,是個銀樣鑞槍頭。』」「銀樣鑞槍頭」也是《西廂記》里的句子。林黛玉也用了,兩個人都在用禁書的語言講話。銀樣鑞槍頭的這個「鑞」字,是指鉛和錫的合金。大家看到的戲台上武打用的矛跟刀,銀色的,亮亮的,就是鑞做的。這東西看起來明晃晃的很像是金屬,可實際上很軟,不會傷人。黛玉的意思是你看起來這麼凶,原來是外強中乾。寶玉就笑了說:你還說我呢,我也告狀去。林黛玉就笑了說:「你說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寶玉一面收書,一面笑道:「正經快把花埋了罷,別提那個了。」兩個人就收拾落,「正才掩埋妥協」,只見襲人走來,說道:「那裡沒找,倒摸在這裡來。那邊大老爺身上不好。姑娘們都過去請安,老太太叫打發你去呢,快回去換衣裳去罷。寶玉聽了,忙拿了書,別了黛玉,同襲人回房換衣不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能量收穫 的精彩文章:

珍貴的水果盆景,大飽眼福!
蔣勛細說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下)1

TAG:正能量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