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姐的文章打開了我記憶的柵欄

姐的文章打開了我記憶的柵欄

這些年我一直把關於父親的點點滴滴深深地埋在心底,不去掀開。可是,前不久,姐姐創立了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關於父親的文章,一下子打開了我記憶的柵欄。正好今年是父親的七十歲,於是我提筆記下了以下文字,表示紀念。

十七年前的冬天,北京落下了第一場雪,對於初來北京的我來說,還不是很適應北方的這種冷。那個早上,地下室的老大爺扯著嗓子把我從睡夢中叫醒,電話那頭的哥哥說了一句我這輩子都不願意聽到的話:父親不行了,想見你最後一面。

自那以後,我在外的所有日子,只要是早上或晚上接到老家來的電話,對我來說就像是驚魂鈴聲,我想我可能是被那次嚇破膽兒了。

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放下電話後,我回到宿舍坐在床沿,開始哭泣。睡我對面的顏同學上來問了情況,立馬陪我去找輔導老師於老師,之後還送我去了北京西站。

火車上的28小時現在已經記不起來什麼。那時沒有手機,沒有電話,沒有簡訊,只有一顆迫切到家的心,只是在心裡一遍一遍地祈禱老爸能支撐到我回家。

下火車時已經完全天黑了,姐姐接到了我。然後再轉中巴車回家。路上,姐和我說了我去北京後發生的事,大致意思是父親的病情發展特別快,但為了不讓我擔心,每次打電話都謊說:挺好的。

屋子隱隱地出現在前面。離家越近,心跳越厲害,整個就是三步換一步,腳下有似裝了飛天輪。我衝進屋,撲到床前,一把抱住父親,身體因哭泣猛烈地抽動著。

可不管我怎麼哭,怎麼叫,父親已經說不出來話了。我只能從他混濁而毫無生機的眼神中體會愛和不舍。

後來在學惡病質這個辭彙時,腦海中便立即浮現出父親當時的樣子:骨瘦如柴,一臉灰白。

那個晚上,父親永遠地走了。

我們是目送父親離開的。當時哥哥、姐姐、媽媽,還有其他的人都在哭、喊。

然而我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就是哭不出來。我只是獃獃地看著,不知是嚇傻了,還是什麼的,我第一次體會到大悲無淚四個字的含義。

後來看小說巜擺渡人》,書中提到人死後的一段時間裡,靈魂還在尋找去處,我就特別自責:當時應該大聲地喊,讓父親聽到親人的聲音,那麼他在尋找靈魂去處的途中就不會那麼寂寞。

守靈的那幾個晚上,我總覺得父親只是在假裝閉著眼。可我盯著使勁看,他還是一動不動的。

三天後,按照風俗,幾個大男人用席子把父親抬經客廳,移出屋門,經過走廊,踏入操坪,準備把他放入棺木。那一刻,我感覺到了真的要永遠見不到父親了,於是撕心裂肺地哭了起來。這是父親走後我第一次哭。

讓我把時鐘再往前撥回一點。

父親是在我高二的時候查出來重病的。那天是三月八號,媽媽陪父親去縣醫院檢查,父親已經腹痛大半年了。下午放學後我接到鄧姨的電話,很委婉地說:臻阿崽,把飯做好等父親回來吃。早熟的我當時就預感不好。

我晚自習回到家,父親把我叫到他跟前說:父親身體不太好,你要努力讀書,答應我以後要照顧好媽媽和奶奶。我不停地掉眼淚,父親很平靜地勸導我,要我別為這事分心,用心讀書,爭取考個好學校。

這次談話之後,我自認為學習態度發生了很大轉變,之前是成績雖好,用功一般般。但從那以後,我開始爭分奪秒地學習,為的就是不讓父親失望。

這種強大的動力一直支撐著我。臨近高考,父親去長沙住院,家裡沒人管我。我全身心地投入迎考中,當時就想這是我唯一能為父親做的吧。

高考場上,我超常發揮。父親也從長沙出院回家。那段時間他換了個人一樣,打了雞血似的整天幫我分析成績,決定志願。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報考了北大的臨床醫學專業。

但幫我填完志願後,父親整個人狀態一下子就差了下來。在我接到錄取通知書時,他再一次去了長沙住院。

後來想想,這是父親積攢了最後一點能量,為我的未來釋放了。

我去北京上學的前夜,我去醫院跟父親道別。他當時人已經很消瘦,臉色很不好,輸完液我陪他在樓道走走。父親一臉慈祥地看著我,輕聲細語地說:進了學校要好好學,將來找個好點的工作,甚至可以考慮出國。我當時堅決地說:我不想出國,捨不得家裡人。他笑著說,你看剛(父親一個學生)不就很好么?

這是我和父親的最後一次談話,也是父親最後一次為我指明人生方向。儘管他的心裡是多麼的痛苦和不舍,但他以一個父親的實際行動淡然而無意識地告訴我:男人,是個男人,就要堅毅、勇敢,直面生活的殘忍。

我雖然從小沒有得到父親的寵愛,但在我心裡,父親就是天空,就是大山,就是我的全部依靠。甚至年少時的驕傲和飛揚跋扈都是因為有父親作後盾。

說白了,一切都是父親給撐著。

父親一直是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子、好老師、好朋友,他對每一個人都那麼好,唯獨忘了他自己。自身的體質差,要強的性格,還有對於整個家族的責任感,讓他一直生活在高壓下。他那瘦小的身體得需要爆發多大的能量啊,但這種爆發對他自己何嘗又不是一種摧殘呢?

我希望生活可以重來,父親不要活得那麼累。

我希望我們擁有父愛厚度的同時還能擁有父愛的長度。

英國著名作家毛姆曾經說過:在醫院的所見所聞是讓一個人變得深刻的最好方式。父親離開後,我好像懂事了很多,但我的安全感有很長一段時間地缺失。

我特別渴望家人在一起抱團取暖的感覺,想從親人那得到支撐,一起面對生活。後來,哥哥姐姐成家了。每年的除夕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一家人圍坐火爐旁,有說有笑,一邊看春節晚會,一邊聊天了。在那個脆弱敏感的階段,生活歷程被我妖魔化,認為父親的離開帶走了我們的溫暖,幸福,團圓。

可一想到他不會罵我了,我也不能向他傾訴、求助了,我又恨不起來,我只會更想他。

後來,我結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這些年,我試著和過去和解。生活就是這樣,往往不會按照你的意願去設計和履行。父親血還流淌在我們姐弟三人的血液里。如果說正直熱情是我們優點的話,那倔強清高或許就是瑕疵吧。

父親的愛是含蓄的。這種愛的形式在我們年少時代是主流。我們父子關係遠沒有文字表達的那樣詩意,父親從沒有說過愛誰,也很少通過摸摸頭這種簡單的肢體動作來傳達愛意,他只是通過照顧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傳達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愛。

我深深體會到家庭的完整性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所以特別珍惜親情。我也明白了父親這個角色在一個家庭中的框架性地位。如果父親一直在,我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隱忍,我會更加敢闖,沒有後顧之憂。

現在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我也會去思考怎麼樣做一個好父親。我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我也會鼓勵孩子表達愛。我會選擇合適的時機,比如說睡前孩子的內心最柔軟的時候,喃喃在他耳邊告訴他老爸很愛他。

不忘逝者,珍愛生者!

回憶既帶給我們酸楚的淚水,也帶給我們生活的勇氣。從為人子到為人父,生命的延續不可阻擋,終有一天病痛死亡會把我們帶走,但我們給孩子們留下了愛的回憶,就如我筆下的回憶一樣。

負愛前行的姿態一定是最美的!

作者:cotosal,80後,北京市醫務工作者。

編輯:冰其林

(註:圖片為湖南省新寧縣崀山天一巷天然冰雕,均來自艾師傅)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書香閨蜜行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那些30歲還不結婚的女人們,把生活過成了詩
這些細小且感動的瞬間你注意過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