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不對,聽課越多能力越差
有一次,我忍不住問一個經常瘋狂買課的朋友,為啥你那麼信任那些講師啊?朋友一臉詫異的表情看著我:因為他成功了啊!
這話好像很對哦,可是反過來,我們再思考一個問題,成功人士的經驗都對嗎?
歲末年初,互聯網圈又開始盛行趕場子、聽講座了,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大佬們講的不外乎就是對未來的 3 個趨勢預判,流量暴增的 5 個技巧,個人 IP 打造 的 6 個策略。只要演講或分享的人掛著成功的 title ,那麼似乎他講的一切都會有人買單。
社會心理學把人類這種迷信成功經驗的傾向叫做結果偏見。由於一個人、一個現象的成功,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肯定行為主體做過的所有行為,進而效仿所謂的成功準則行事。按照劉潤老師的說法:
「我們看到一個人獲得了成功,就會認為他過去所有行為都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認為的經驗,很可能是他沒有獲得更大成功的絆腳石。」
如何看清結果偏見?
結果偏見幾乎是人的一種天性使然。但成功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包含了努力、運氣、能力、天賦等多種因素的作用,個案的成功並不具備普遍意義。而且有時因為身在現象之中,成功的真正原因倒不一定是成功者所總結出的,而恰恰可能是他不以為然的地方。這恰恰是人們過分信賴成功經驗時所不能看清的道理。
就像曾經紅極一時的樂視,當年瘋狂融資是因為他們極力鼓吹的「生態化反」,後來全線崩盤也是因為他們沉迷其中的「生態化反」。
為了使我們的決策更加理性,我們有必要對成功經驗加以審慎地判斷,無論是商業案例的成功、成功人士親口講述的經驗,還是被寫入暢銷書的所謂理論。
1)審慎看待成功人士的經驗
成功人士的經驗,往往因為其所處的格局和利益關係,他們講述的成功經驗更多意義上像是一次品牌公關。
比如,市面上關於阿里和馬雲成功的經驗總結俯拾即是,比如在創業邦的一篇採訪總結稿《馬雲取得成功的 7 種方式》中,馬雲把阿里巴巴的成功歸因於以下 7 點:
多次失敗後仍然不放棄。
用顛覆傳統的方式學習新技能。
他相信信任重於一切。
他承擔起了領導者的責任。
即使被稱為瘋子,他依然繼續前行。
他相信平衡是美德。
他僱傭了許多女性員工。
作為一個成功者,馬雲上面所說的每一句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最後一句在網路輿論上也很討巧,甚得女權主義者的歡心。但是,我們不妨反問兩點:
其一,馬雲真的是靠上述 7 點做大了阿里巴巴嗎?
其二,如果我們把上面 7 點都照做一遍,可以取得成功嗎?結果是頗值得懷疑的。
大到馬雲,小到公司的月度銷售冠軍,他們這些成功人士的經驗總結都是不一定有益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形勢的判斷也並不一定十拿九穩。研究表明,成功人士的預言命中率和普通人的相差無幾。
當年包括馬雲、李國慶在內的眾多互聯網大佬都不看好甚至看不起京東自建物流,現如今這成了京東最重要的殺手鐧。而且京東還率先突破預期盈利了,2017 年京東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為 3.56 億人民幣。
2)審慎看待暢銷書的成功法則
如果說成功人士的經驗不一定奏效,那麼如果是寫入管理學書籍中的成功經驗總結呢?結論是依然值得懷疑。
如果在管理學暢銷書中介紹的成功案例,只是從宏觀層面分析成功的表象,而掩藏了他們曾遭遇的挫折,或者對他們背後的具體商業措施輕描淡寫,那麼,據此得出來的結論也是不一定靠譜的,特別是在其中還摻雜著成功學雞湯的時候。
比如管理學暢銷書《基業長青》,這本管理學書籍一經出版就迎來了學術界的鄙夷。在此之前,另一本管理學經典暢銷書《追求卓越》已經被爆出捏造數據以符合結論需要的醜聞。
似乎是為了避嫌,《基業長青》的作者,被媒體封為管理學大師,但實際身份只是麥肯錫職員的吉姆·柯林斯,特意挑選了所在行業正在蒸蒸日上的企業進行分析。這些所謂的模範企業的成功經驗,並不具備普遍意義。只能作為談資和參考,而很難作為行為的指導。
正如真正的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這樣反諷《追求卓越》這類管理學暢銷書的價值:
「你所要做的就是把這本書放回在枕頭下,然後一切都會完成。」
如何克服結果偏見呢?
到此我們發現,成功現象、成功人士的經驗,甚至管理學暢銷書歸納的成功「理論」,都不能盲從盲信。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乾脆閉目塞聽,拒絕一切成功人士的言論了呢?
答案肯定也不是。他們既然能成功,肯定還是有可學習之處的。作為運營人,在聽取他人成功經驗的同時,要具備批判性思維,剋制跟風抄襲行為。在復盤成功經驗時,運用演繹法來重新看問題,克服結果偏見。
1) 梳理目標、結果與手段。對方當初制定的目標是什麼?最後達成的結果是什麼?在過程中採取了哪些策略和手段?把這些都清晰地梳理下來。
2) 看手段與目標、結果是否匹配。檢查手段與目標、結果是否唯一對應,這樣才能辨識出對方的成功方案是不是真的有效。同時也能檢驗,所謂的成功到底包含了多少運氣的成分。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做到這兩步已經夠用了,如果想要更深入一點,那麼可以採用第三個方法。
3)重新推演,完善方案。按照對方所述的結論,重新推演一遍具備哪些方面才能達到效果,進而驗證對方的方法是否可取,以及是否還有需要補充或完善的地方。
比如在某次新媒體的分享會中,針對某位大咖分享的如何打造 10W+ 爆款的經驗,就可以展開如下思考。
第一步,列出如下表格,按照對方所述的話語清晰地梳理出目標、手段和結果。
第二步,比較手段與目標、結果之間的匹配度,發現所採取的 3 個手段確實能幫助他達成 10W+ 的目標。
第三步,重新推理,為了做到 10W+ 需要做到哪些方面,進而發現僅僅具備這 3 個手段是不夠的,還存在一些其它的關鍵性影響因素,比如內容的潤飾技巧、有平台轉載、配合有內容分發渠道等等。
或者發現你負責的公眾號調性不同他的,可能並不依賴於採訪資源,而依賴於內容資源的收集與整合,這時你再盲目迷信選題、採訪和互推,就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基於此,在自己的公眾號運營中,你就不會陷入結果偏見,迷信甚至照搬大咖所述的經驗了。
下一次看到成功經驗,頭腦中湧現出效仿衝動時,你不妨先冷靜地想一想該不該做。如果做,從哪裡做一些改進?如果不做,你該怎麼說服自己?理解了結果偏見,在 2018 年,希望你的決策能更加理性。
你聽過哪些扯淡的觀點?
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在公眾號「運營研究社」
回復以下數字關鍵詞看運營實操乾貨
01--《年輕人,為何要堅定地選擇做運營?》
02--《堅信運營跟對人比做對事重要》
03--《運營跟產品的五種「曖昧」關係》
04--《如何快速成長為高階運營》
05--《運營的三大職業發展方向》
06-- 《高階運營常用的3種思考模型》
07-- 《如何有效的進行跳槽》
08--《怎樣用數據分析提升用戶留存》
09--《十步成為互聯網上最稀缺的運營》
TAG:運營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