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抱一」,就是身心和合
所謂「抱一」,就是身心和合
——《道德經》的養生智慧之四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經》十章中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這句話普遍認同的解釋就是,精神和身體結合在一起,能夠不分離嗎?營,通魂;營,通魂,就是魂魄;抱一,就是合一。「抱」即守住,「一」指的是「道」,合一就是「守一」,守住那個「道」,因為「道」是整體的,包括精神和身體兩個方面。「合一」就是人的精神意志與身體合一的狀態。也有專家認為「載營魄抱一」,就是天人合人。
老子「抱一」的養生理念影響深遠,道家的修鍊強調「守一」,佛家的修鍊強調「禪定」,這都是老子「抱一」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老子「抱一」的養生理念,包括兩個的方面內容:
一、「抱一」就是要身心和諧
老子的養生理念,是一種整體思維的哲理,他所講的「抱一」,就是身體和精神的和合為一。《太平經》上說:「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併也,常合即為一,可以常存也。故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
意思是:人的身體和精神是個統一的整體,身心和諧就是「一」,可以健康長壽。所以聖人教大家保持身心和諧,身心和諧才能保持健康。記住這個道理不斷地堅持,生命力就會旺盛,身心就會相應,百病自然不生,這就是健康長壽的道理。
「載營魂抱一,能無離乎?」就是強調養生先要安頓好魂魄,使精神意志與身體保持一種和諧的狀態。河上公注中說:「人載魂魄之上得以生,當愛養之。喜怒亡魂,卒驚傷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餚腐人肝肺。故魂靜志道不亂,魄安得壽延年也。」道家將「魂」歸於陽,將「魄」歸於陰,魂魄合一就是陰陽和合,身心和諧。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魂魄並不是人體的器官,而是一種非物質的東西,指的就是人的精神意志。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是合二為一,相輔相成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沒有精神的健康,就沒有身體的健康,如果人的精神狀態不好,意志頹廢消沉,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就會陰陽不調,呈現出不健康的狀態,甚至疾病纏身。
如果身心失衡不能及時修復,健康狀況就會惡化,並導致生命力逐步衰竭。《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為什麼身纖體弱,主要是精神狀態不好,心情長期憂鬱、自卑,精神和身體失調,才導致心病與身病交加,一個如花似玉的青春少女就這樣夭折了。所以養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精神與身體的和諧健康。
二、「抱一」就是要守住元氣
老子在《道德經》三十二章中說:「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抱」就是「守」,「一」可以理解為元氣,元氣就是人的精、氣、神,只有「抱一」,守住元氣,人才能健康長壽。
《莊子·知北游》中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意思是:人的生命,是元氣的聚集,元氣聚集生命就存在,元氣散失生命就消亡。元氣的盛衰聚散,以及運行正常與否,直接關係著人的生老病死。元氣充足,運行正常,是人體健康的保障;元氣不足或氣機失調,是致病的根本原因。
元氣論認為,元氣是生命之根,人要獲得長久之壽,就應當「清靜守一」。道家認為「守一」就是守住精、氣、神,因為這三者是共一位的,人經常保持精、氣、神三者合一的狀態,才能延年益壽。
張三丰在《道言淺近說》中一段話,就強調了「抱一」的重要性:凡人養神養氣之際,神即為收氣主宰。收得一分氣,便得一分寶。收得十分氣,便得十分寶。氣之貴重,世上凡金凡玉,雖百兩不換一分。道人何必與世人爭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屬火,氣亦火種;忿恚一生,氣隨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連母帶子,一齊飛散,故養氣以戒忿恚為切。欲戒忿恚,仍以養心養神為切。功名多出於意外,不可存干祿之心。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預貪效驗。每逢打坐,必要心靜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內呼吸做功夫。
這段話是說,大凡人養神養氣的時候,神情以收氣為主旨。收得一分氣,如同得到一分寶。收得十分氣,你就得到了十分寶。氣是非常貴重的,即使用百兩的金玉也不換一分。修道的人有必要與世俗之人爭利嗎?利多就會產生憤怒和怨恨,憤怒和怨恨五行屬火,氣就是火種;憤怒怨恨一生,氣隨著憤怒和怨恨走掉了,想留都留不住。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導致精氣神一齊飛散,所以養氣要以戒除憤怒和怨恨為切入點。要想戒除憤怒和怨恨,還是要以養心養神為切入點。功名利祿大都是意外所得,不要存有追求利祿之心。孔子說:「你只要好好讀書,利祿自然會在其中了。修道也是這樣,不要還沒有修鍊就追求長壽的效果,每次打坐的時候,一定要心身虛靜,聚精會神,一絲一毫的私心雜念都不要有,只要身心合一地呼吸鍊氣就可以了。
張三丰講的「抱一」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養氣」,因為氣對於人是很重要的,氣足精神狀態就好,身體就健康,氣弱說明精神狀態不好,身體有毛病,人如果沒有了氣,也就沒有了生命。另一方面要戒忿恚,戒除利祿之心,做到清心寡欲,因為「氣大傷身」,憤怒和怨恨會使精、氣、神散失。
怎樣才能戒除忿恚呢?先要養心、養神,養心養神,打坐就是一種養心養神的方式,佛教、道教和瑜伽都通過打坐來修鍊,打坐時必須身心合一,靜心聚神,心無旁騖。養心養神是一個持續的修鍊過程,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太功利,功到自然成。修鍊到了一定的境界,才能夠真正地戒除憤怒和怨恨,收住你的元氣,調養好你的精、氣、神,從而健康長壽。
※1月20日:現代舞鼻祖露絲·聖丹尼斯
※原來,家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備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