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博物館(二),百利金奧林匹克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大家好我是許令瑋,今天給大家帶來「邂逅博物館」系列第二篇——主要講述百利金"Genesis of the Olympiad(一般簡稱奧林匹克)",和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簡稱MET)中一件展品的故事。
提到大都會博物館,不管有沒有親自去過,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大「。這個坐落在紐約中央公園旁的巨型博物館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歷史、藝術展品,即便是走馬觀花地瀏覽,一天的時間也不見得夠用。我由於恰好在紐約讀書的緣故,算是近水樓台,一年多也逛了MET大概十來次。
在這十來次的遊覽中,我特意關注了一些平常不太會注意的類別,比如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木雕、南亞的金屬製品等等,這一看倒是看到了些驚喜——
Fig.1 MET進門左手邊的走廊,正前方可以看見碩大的羅馬石柱,而本文的主角就在這張圖不起眼的右下角處,由此圖可見,一般的遊客是不會注意這個普普通通的陶罐的。
如果從MET的正門進入,直接左拐開始遊覽的話,會有一個空曠的走廊,遠處就是一根碩大的羅馬Ionic石柱,一般人大多會直奔那個石柱而忽略掉兩側的展品,但某次我心血來潮一個個仔細看了看,居然在靠近門口的櫃檯里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圖案。
Fig.2 大都會博物館內的Terracotta Panathenaic prize amphora,泛雅典娜節 紅陶 雙耳罐(筆者未能查到正式的譯名,這是自己直譯的),圖片來自MET官網
如果大家關注過百利金歷年的限量,應該會立刻想到這麼一支筆——
Fig.3 Pelikan 1998年限量,Genesis of the Olympiad
這支筆的圖案在整個百利金的產品線中也顯得十分特別,因為它完全不同於以往Toledo繁複的圖案設計,顯得十分簡潔優雅,線條的處理也不同於大金雕等的自然流暢風格,而顯得更加古樸虯勁。很明顯,這支筆的圖案設計一定是參考了某種古代的藝術品。
Fig.4 說明書封面印有平整的筆筒圖案
如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它整個的圖案是三個既寫實又有一定程度抽象、風格化的奔跑男子(男性特徵可謂相當明顯了),而根據官方說明書的說法,這個圖案是借鑒了古希臘陶罐的:
Fig.5.1 說明書第二頁有關圖案、776支限量數字等來源的記載Fig.5.2 說明書第三頁
但很明顯,說明書中給出的陶罐雖然風格與筆身圖案一致,卻不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之前我在看到這裡時,一度認為是百利金的設計師吸取了希臘陶罐的靈感,自己設計了這麼一個全新的圖案。
目光再回到大都會博物館的陶罐,初次見到它時,我腦內迅速閃過了百利金這支筆的相貌——但一瞬間又否定了自己——筆上只有三個人,這個罐子上可是密密麻麻擠著五個人!
但當我回家細細翻閱資料、對比筆身時,突然發現百利金原來玩了一手花招!於是我在一個周五的晚上,又一次來到了大都會博物館那個鮮有人問津的角落,掏出了這支筆……
Fig.6 鋼筆和「真身」的合影。由於現場光線原因,無法還原色調,其實筆帽的橘紅色和陶罐是比較接近的。
物證皆在,百利金「抄襲」古希臘陶罐一事已經坐實了,只不過百利金巧妙地選取了中央三位競跑者,在筆身狹窄的空間下重新進行了布局,使得畫面更具有張力。除此之外,無論是肌肉線條、面部神態、甚至是手腳細微的姿勢,都幾乎是原樣照搬了。
這一發現我找遍中外各大論壇,都沒有人提及,看樣子不枉我專門挑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參觀,發現了百利金隱藏近十年的「小秘密」。寫到這,我不禁遐想,十來年前,百利金的工匠是怎樣的機緣巧合看到了這件不起眼的陶罐,進而產生了製作這樣一款鋼筆的念頭。也許他也是旅居紐約,在一次次獨自遊覽大都會博物館時決定給這些不知名的展品一些機會,才有了今天價格猛漲、一筆難求的「奧林匹克」。
一支筆、一個陶罐,連接的是從古希臘到1998年,1998到2018的時空,如此緣分,更加深了我對它的喜愛。
Fig.7 一個彩蛋
※註定悲劇的童話
※「男到中年,不如狗」?「女到中年,更不如狗」?請一笑而過,千萬別當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