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活細胞成現實?特溫特大學用「空中微流體」新技術成功3D列印出活細胞
科技
02-03
《3D列印世界》訊/特溫特大學的科學家使用一種名為「空中微流體」的新技術成功地用活細胞列印出3D結構。這種特殊的技術能夠快速生產出可存活的且可用於修復受損組織的微型構件。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可列印材料內捕獲活細胞。生成的生物構件以3D結構列印,看起來像海綿,內部布滿細胞和液體。這些3D模塊化生物材料具有與天然組織非常相似的內部結構。許多3D列印技術是使用熱量或紫外線,但這兩種方式都會損害活細胞。因此,新的微流體方法在組織工程中是具有發展前景的,可以通過使用患者的培養細胞材料來修復受損組織。
插播小廣告
微流體技術是指控制微米和毫米之間大小的流體微滴的技術。通常是具有微小流體通道的晶元、電抗器和其他組件使用這種技術。以生產乳劑為例,液滴離開晶元的速度通常每分鐘是幾微升。對於臨床和工業應用來說,這樣的速度還不夠快,因為以這樣的速度填充一立方厘米的體積需要大約1000分鐘或17個小時。而微流體技術在幾分鐘內就能完成。
那如果不在微通道中控制流體而是在空氣中是否可以實現更快的速度?實際上,通過使用兩個「流體」射流是可能實現更快速度的。從一個射流發射液滴到另一個射流,這樣的方式速度比微晶元的液滴移動速度快100到1000倍。速度並不是唯一的優勢。通過選擇含有不同類型的反應液體的射流,「碰撞」會產生新的材料。流體的智能組合將在一個單一的步驟中產生堅固可列印的構件。
編譯自:3ders.org
180頁3D列印行業應用白皮書(2017)
TAG:3D列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