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震:看了中國詩詞大會才知道,杜甫「暗戀」李白多年

康震:看了中國詩詞大會才知道,杜甫「暗戀」李白多年

要說古代的詩人最著名、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李白和杜甫了吧!二人都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們的友誼也為後世所稱道。

李杜的相遇相識相知

唐朝開元末年至天寶年間,李白懷著「舉鞭訪前途」的濟世之夢居於東魯,即兗州,準備再次進京,實現自己治國安民的理想。在那裡,他結識了許多文朋詩友。杜甫的父親杜閑就是其中一位。

此時,杜閑正在東魯做官。李白和杜甫就在杜閑的官邸遭遇了平生的第一次相逢。在兗州兩人一同泗水泛舟,一同漫步堯祠、甑山……幾乎踏遍了東魯大地。李白雖比杜甫年長十一歲,而且李白此時已是聞名天下的大詩人了,而杜甫還是一個無名小卒,但李白絲毫沒有名人的架子,兩人親如兄弟。他們的相遇在中國文學史上稱得上是千古一遇了。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入宮做了翰林。本以為從此可以施展政治抱負,可是皇帝所要只是一名能寫寫御用詩詞、歌功頌德的弄臣。以李白狂傲不羈的個性哪受得了,在宮中呆了不多久便遭奸饞而被「千金放還」了。

李白被唐玄宗賜金還鄉後,帶著壯志未酬的創傷心靈,出長安行至梁宋,與杜甫再次相遇。杜甫以詩《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乞歸優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期志,兼全寵辱身。」勸慰這位兄長。可見兩人已友情深篤。

李白「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負與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人生願望契合。他的創作影響著杜甫,他重義氣、樂於助人的高尚品格,感召著杜甫。同時對人生、對詩歌藝術,兩人在心靈上多有相通之處。是共同對繆斯的痴戀,將兩顆偉大的心連在了一起。

天寶四年秋,兩人再聚東魯,一時興起,策馬登程,同到魯城北訪范十。此行,李白作《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杜甫作《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相互唱和,成千古佳話。這段時間,李杜兩人相處時久,情誼益深。雖然李白還會在「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懷才不遇中惆悵一時,但桑田籬下的清幽生活撫慰著詩人的心魂,而杜甫的陪伴更讓李白忘卻了失意的煩惱。

李杜的分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李白和杜甫終於也要分手了。杜甫將離魯北上,而李白也在思索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堯祠石門,李白為杜甫餞行。他們共同感到自己像風中的飛絮一樣飄浮不定。今日辭別,不知何日再能相聚?且對著這石門秋光,再飲幾杯魯酒吧。李白信口吟成《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一詩: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台。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此次的離別卻是一場訣別。此後,杜甫自魯進長安,步李白後塵去扣功名之門。而李白雖然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遭遇了挫折,但他的心並未死。他決定重訪江東,遊歷山河,以退為進,待報效國家的機會成熟之後再行動。但此時的唐朝已到了由盛至衰的轉折時期,接下來的安史之亂便是導火索。

這次動亂使得成千上萬的百姓流離失所,杜甫便是其中一員。李白即使在廬山躲過了這場災難,但動亂之後,他以為他的理想會在永王李磷身上得以實現,最終卻落得被捕入獄的悲慘結局。

誠然,此後李白和杜甫沒能再次聚首,但兩人均留下了不少彼此思念的詩篇。生活上的困頓、政治上的失意,阻擋不了對友情的渴望和對那段杯酒斗詩章的閑適生活的嚮往。那些詩歌是他們自由心靈集中迸發的泉眼。他們相遇的那些日子也由此進入了中國的文學史,就像伯牙和子期的知音遭逢,成為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心馳神往的精神之夢。

杜甫眾多懷友詩中,以懷念李白的最為突出。從與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談到李白的詩有15首,表現了他對李白的推崇和情誼。

李杜詩的當代價值

李白、杜甫的傑出成就就是在學習、繼承前代優秀文化和經驗的基礎上加以自己的創新所得到的,對我們當下渡河正確對待經典文化具有啟示意義。

二人都在熟讀傳統經典這方面下了很大的苦功,學習和借鑒傳統文化。比如李白曾說過:「頗嘗攬千載,觀百家」,杜甫說過:「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李白和杜甫的精神世界都以儒家的情懷為主,對國家、天下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胸懷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

就詩歌而言,他們對傳統的繼承與借鑒也有很多不同。李白是署人,他對那裡的文化傳統就繼承得多一些。李白詩中有那種意氣風發的精神,蜀地比較偏遠封閉,所以李白文學思想中又有些保守復古。

杜甫繼承的是主流的文學傳統,他十分注重「熟精文選理」,這是作為當時文化最發達地區的中原的主要潮流,所以他對傳統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

李杜詩歌表現的強烈的憂國憂民情懷,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二人詩歌都深刻反映出百姓的苦難,如李白的《古風》其十四寫邊兵之苦,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把他的憂民表現出來。二人都為國勢深深憂慮,「安史之亂」是,杜甫的《北征》和李白的《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等中都表現出厚重的憂國憂民情懷。

李杜作品中還展現出多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並表現出對多民族文化兼容並包的開放心態。這種態度對於今天這個全世界各民族聯繫日益緊密,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又碰撞衝突不斷的時代,特別是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結合東西方的當下,具有突出的啟示意義,值得我們反思並從中汲取有益的經驗。

實際上,李杜的背後,是一整個盛唐,想要知道更多的詩人故事,不妨聽聽於2月1日在喜馬拉雅FM上線的《康震品讀古詩詞》,康震首次講述30位唐宋傳奇詩人的青春史書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有書攜手馮侖風馬牛一號衛星,探索媒介新邊界
美國公園現冰火山 「炸彈氣旋」令部分地區超低溫

TAG:中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