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巔峰之作《將進酒》,可能是一首假詩
(打開微信搜索關注「詩會」,讓我帶你遠走高飛)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近幾日豆瓣上關於李白的將進酒有一番挺有意思的討論,究其原因是因為出土的敦煌殘卷中,有了不一樣的說法。
太常寺協律郎談到敦煌殘卷說:
敦煌殘卷(伯2567)唐人抄本李白《將進酒》原名「惜罇空」,意在惋惜酒已喝盡。「床頭明鏡」較「高堂」日常。殘卷本無「將進酒,杯莫停」,宋本才加入,但與原題不符,酒喝完了,又豈能「杯莫停」?「請君為我傾」後「耳聽」也是宋本所加。「古來聖賢皆死盡」,大概是嫌原文粗鄙,宋本改為寂寞。
圖:敦煌卷中的將進酒
陳尚君教授對此也有過較詳細的比對分析:
名篇《將進酒》,伯二五六七題作《惜罇空》,《文苑英華》卷三三六題作《惜空樽酒》,知此題為初題。其中重要異文,「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伯二五六七「高堂」作「床頭」;「天生我材必有用」, 伯二五六七作「天生吾徒有俊才」,《文苑英華》校一作「天生我身必有材」,看到此一名句之遞改痕迹。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幾句,是明清通行文本,但宋蜀本後二句作「進酒君莫停」,《李詩通》《文苑英華》《樂府詩集》《全唐詩》「進」前有「將」字,《英華》《樂府》後一句作「杯莫停」,而伯二五六七與《英靈》《文粹》無此二句,知此二句為後補,且各本差異很大。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紛歧在後句,伯二五六七此句作「請君為我傾」,意為我為你歌曲,你為我傾酒,《英靈》《文粹》作「請君為我聽」,《分類補註李太白詩》《全唐詩》作「請君為我側耳聽」。從詩意來說,「為我聽」「側耳聽」「傾耳聽」都算不上好句,何況前面正說杯莫停,我既忙於唱歌,則勞你倒酒是在情理間。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表明自己的觀點。
這其中最有爭議的無非有三點:
一個是「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而原版卻是「古來聖賢皆死盡,唯有飲者留其名」,大多數的人更傾向於死盡這個說話,只有皆死盡的才能對應下文的唯有,而且,有人覺得用死盡,更朋克一點,更像是李白豪情萬丈的搖滾派作風。孤高傲寂直衝雲霄,而皆寂寞,更偏重於文人騷客無病呻吟,哪一個更李白,高下立見。
還有一句是「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而最新出土的,則是「君不見床頭明鏡悲白髮,朝如青雲暮成雪」一個床頭,一個高堂,有人說,這裡猛然出現高堂,過於突兀,床頭才像是最貼切的。而一個青絲,一個青雲,相較於韻腳來說,青雲對暮雪,才更工整,更押韻。
天生我材必有用,對應天生吾徒有俊才。一個是對自個才華的肯定,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而無徒有俊才,結合當時寫這篇文章的背景,不僅誇了自己,也誇了當時一同飲酒的幾位,觥籌交錯間,幾位大才子對酒抒懷,對酒當歌的情形躍然於紙上。
請君為我傾,我吟詩來,你倒酒,來來來,滿上,滿上,但願長醉不復醒,很朋克,很李白了。
當然,這裡也沒說,哪個才是真正的版本,只有等原本流出來,再來評判了。
TAG:詩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