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靈功與太極拳淺析
虛靈功與太極拳淺析
口劉玉香
虛靈功的理論基礎是道家哲學思想:「修心靜者,道乃可得。」「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無道,道外無心也。」靈氣在心,一來一逝,其小無內,其大無外,葉芳揚老師告訴我們:「 虛靈功修鍊的實質是 :『 精、氣、神 』。修鍊的入門要訣是 :『 靜、松、意 』。修鍊八字方針是:『 修心養性,調神煉意 』。」葉老師還告訴我們:「氣功非氣功,全憑意念中」。虛靈功動功的要訣在:「導氣令合,引體致柔。」靜功修鍊是:「外靜內動,性命雙修。」在煉功時進入靜、松、空的高級境界。
太極拳主要是煉「內功」,實質也是「精、氣、神」。在打太極拳時要心靜、體松、用意不用力,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身法緊嚴無隙,掤、捋、擠、挒、肘、靠,貫穿在各勢中,要求靜、松、空,達到「無為」的狀態,「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中正安舒」,靜若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形如搏兔之鷹,神如捕鼠之貓。重內功,不重招數外形。要內固精神、外示安逸,一氣鼓鑄、煉習歸神,氣勢騰挪、全神貫注,剛柔相濟、開合有致。在打拳時要求在意識的指導下,動作和呼吸緊密結合,「煉意」、「鍊氣」、「煉身」同時進行。意居首位,是統帥,達到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太極境地。
葉芳揚老師要求我們修鍊虛靈功做到「修心養性,調神煉意」。在煉功中首先放鬆、入靜、用意。
太極拳在煉習時同樣要求「意念、肢體、意識」三放鬆,實際上與虛靈功的「三線」(身體的前、後、兩側)放鬆是一致的。意念的放鬆就是排除一切雜念和緊張狀態,集中精力煉拳;二是肢體放鬆,就是排除體內僵力。「放鬆」是有意識的全身關節、肌肉、整個骨骼鬆開、放展、使韌帶拉長,忌僵硬。通過鬆開、放展,使全身有機地聯繫起來,更好地連成一個整體。放鬆是使肢體放展,引長之後,有沉重的自我感覺,同時有麻、熱、脹的感覺,這也是勁的內在感覺,貫穿於全身。放鬆後全身象海綿一樣,猶如高溫熔解生鐵。由松入柔,運柔成剛,剛柔相濟。柔中寓剛,綿里藏針,至虛至靈。
太極拳的所謂「經氣運行」,指在「意」的支配下,神經纖維及神經末梢對體內氣血貫注的感應,感應最敏感就是兩手。因為人體十二經脈中,有六條經脈的起點分布於手部,氣血運行時手得氣產生出麻、脹、熱的感覺。
人體氣血所以能夠周流循行於全身,葉芳揚老師在師資班上講過,主要是通過經絡而實現的。氣和血同行於經絡,但氣有統率血的功能,所以有「氣為血帥」的稱述。兩手掌絡氣的運行,對全身經絡的暢通、氣血的調和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兩手經氣的運行與暢通,有無麻、熱、脹的感覺,是檢驗體內「內氣潛轉」與否的標誌。
修鍊虛靈功補法中第一大法「養氣蓄能法」時,師父要求我們:兩腳與兩肩齊寬,呈「」字形站立,松靜自然,兩膝微微彎曲,上身正直,含胸拔背,下巴微微內含。意念兩手「勞宮穴」打開,輕輕抬起至胸前環抱,與肩平行,十指相對,兩手之間相距為10—20厘米,掌心朝里,距胸約30厘米,成橢圓形,要求虎口圓、掌心圓、肘關節圓。自然呼吸,全身放鬆,前後以腰為軸輕柔的晃動,面帶微笑,兩手拉一拉,有麻、熱、脹的感覺,全身氣血暢通,手上好似抱著一個氫氣球,人整體處於混混沌沌的混元氣團之中。
其實虛靈功是太極拳最好的站樁功、基本功。任何拳術、劍術、刀術、棍術等無不主張先練習樁步,這也是打太極拳等「內功」的基礎,是「無極功」也。曾培養出高佳敏、陳思坦、林秋萍等數名太極拳世界冠軍的武術專家——曾乃梁先生講過:「打好太極拳首先要進行站樁或氣功的修鍊。」其目的是全身放鬆、入靜,同時使腳、腿通過站樁鍛煉,增長力量,在盤拳架時,不犯飄浮的毛病。站樁對煉好太極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好象蓋樓房先築根基打樁一樣,因為太極拳是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太極拳功夫越深,煉拳就越寧靜,達到「無為」的境界。
太極拳的功夫如何,主要看其內功如何。在打拳時,要體現靜、松、意。而太極拳的「內功」主要強調心靜用意,整個煉拳過程中始終用意指導動作,使意念集中,這與虛靈功的要求一樣,輕鬆飽滿、心情愉快、面帶微笑,給大腦以良性意念,同時入靜,意守丹田。如果煉拳時心不在焉,是不能長功上進的。而煉功必須氣沉丹田,兩腳腳趾抓地,立如松,否則只是花架子,使內行人看了有輕飄、內氣上浮、功夫浮淺的感覺。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極柔即剛極虛靈。真正做到「心與意合」、「意與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和「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外三合」,整個動作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虛靈功要求修德,德好就是上乘功法,虛靈功煉的是「精、氣、神」,是大道,要求涵養道德、道法自然。而太極拳要有很高的武德修養和深厚的功底,達到「靜」的功夫,太極拳煉的也是「精、氣、神」,是大道,是太極陰陽轉換中陽極生陰,陰極生陽的原理。太極拳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虛極生實,實極生虛,虛實轉換。是精神集中,以意引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形隨的煉習。做到一動全動,周身相隨,內外相合。煉功時循規蹈矩,順其自然。
煉太極拳要做到煉本不煉標。「本」是指根本,即腎中元氣和下盤功夫。腎藏元陰元陽,為先天根本,發氣之源。腎氣充足,則五髒得養,肝、心、脾、肺、腎各行其職,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應靈敏,身體協調;內氣盈,周身放鬆,氣納丹田,沉入湧泉,達到上、中、下盤穩固,落地生根。「標」是指以練習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和硬度為主要目的的練習方法。太極拳是內功拳,內外兼修,以煉內培元為主,「培根潤源」、「培其根則枝葉自茂,潤其源則流脈自長」。
在打太極拳時也要調神煉意,修心養性。我從小喜歡武術,學過少林拳,自1986年開始學打太極拳,在習練的過程中總感到不能入靜,也不知怎樣煉內功,一套太極拳打下來,沒有虛至靈的感覺,也不能完全做到氣沉丹田,更談不上全身放鬆、入靜,用意不用力也做不好,有時還感到動作僵硬。
自從1993年跟葉芳揚老師學煉了虛靈功以後,打太極拳、舞劍時感覺就大不一樣了,只要一煉預備式(無極功),就能放鬆靜,一起勢就能做到氣沉丹田,全身輕靈;對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越來越體會深了。
虛靈功的「調整上實下虛法」、「排風濕法」、「養氣蓄能法」、「提氣造血法」、「強腎造精法」、「健脾胃法」等煉了後再打太極拳時感到手、眼、身法、步比以前配合協調了,能一氣呵成,也能做到「靜、松、意」,達到「無為」的境界。
修鍊了虛靈功後,在打太極拳、舞劍時,體會到「精神內守」、「調息」就是調「心」、「息」相依。「心」指意念, 「息」是指呼吸,就是意識、呼吸、動作密切結合,虛實分明,穩 、健 、松、靈。虛靈功除了動功(站樁功),還有靜坐功、睡功,這對於煉太極拳時氣上浮、不能松靜大有益處。
每天堅持修鍊虛靈功,在打太極拳時就象江河流水,平靜、放鬆、氣歸丹田,完整一體,綿綿不斷,拳藝、功力大增。虛靈功與太極拳、劍一脈相通,宗於道家,法於無為,以德為尚。既古老又年輕,既傳統又現代化,既高雅又樸素,是有無限發展潛力的文化形態。要煉就高深的拳藝,虛靈功是武術、太極拳的高級站樁功。虛靈功與太極拳是強身健體的上乘功法。煉了虛靈功再打太極拳則如虎添翼,功力倍增。
※太極拳的真諦:「靜」與「凈」
※武勝太極湖畔有一座東西關釣魚城,可容數千人同時垂釣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