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若菡《香港影壇的最佳拍檔》

黃若菡《香港影壇的最佳拍檔》

圖文丨北師大亞洲與華語電影研究中心研究者 黃若菡

編輯丨北師大亞洲與華語電影研究中心

黃若菡

現就職於壹心娛樂影視項目開發部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戲劇與影視學碩士

曾任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運營部、學術部部長

香港影壇的最佳拍檔

——麥兆輝與庄文強

20世紀9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粗製濫造、電影創作人才大量外流以及盜版的猖獗,諸多因素的合力打擊使得香港電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但新世紀初《無間道》系列電影的推出,無疑是力挽狂瀾,救香港電影於水火之中。從此麥兆輝與庄文強開始被人所熟知,二人的才華也在那時得到了證明和認可。隨後「麥庄」與劉偉強繼續合作,拍攝了《頭文字D》(2005)、《傷城》(2006)等叫好又賣座的電影。2005年劉偉強進軍好萊塢,曾經的「救市鐵三角」也面臨解散,但「麥庄」二人卻沒有因此分道揚鑣,兩人合作至今已成為了香港影壇的「黃金搭檔」。十多年來,麥兆輝與庄文強在香港影壇摸爬滾打,拍攝的影片質量雖參差不齊,但除了像徐克、許鞍華、杜琪峰等元老級的香港導演,麥兆輝與庄文強也算得上是香港新晉導演圈裡的中流砥柱了。

一、「麥庄」在香港影壇的成長

麥兆輝與庄文強這種「雙人」執導的形式其實在好萊塢早已出現,像拍攝了《黑客帝國》三部曲的沃卓斯基兄弟(兄妹)[1]、《老無所依》、《大地驚雷》的導演科恩兄弟等。其實麥兆輝的最初身份並非導演而是演員,早年還經常在香港教育台露臉,隨後他在一些低成本電影的劇組中擔任副導演,通過長期的實踐與觀察他逐漸掌握了電影拍攝的各項技能,隨後便徹底轉行當了導演。庄文強在大學時也是憑藉著一腔熱血從最初學習的工業工程專業轉到了香港浸會大學學習電影,並且庄文強的身份大多時候是編劇而非導演,直到2011年,他執導的電影《飛砂風中轉》獲得了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獎後,庄文強也逐漸開始兼具了導演的身份。麥兆輝與庄文強的經歷為他們成為導演提供了強大的保障,麥兆輝演員的經歷使他能夠有效地揣摩電影中的角色並且傳達給演員,而庄文強身為編劇,他可以在影片的拍攝中發現問題並及時修改劇本,使最終呈現出來的影片更加完美。麥兆輝與庄文強二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經常共同出現在影片的拍攝和宣傳現場,許多人分不清楚到底是誰是麥兆輝誰是庄文強。所有優秀的人必定都經歷過人生的低谷時期,麥兆輝早期從事副導演的職務,一個人做多個人的工作,也許正是那時的積累才能使得他在如今的電影創作拍攝中遊刃有餘。庄文強是一個外貌不出眾也不善於講話的人,但是他的腦子中卻能迸發出許多新奇的劇本創意。庄文強的才華得到了馬偉豪、馬楚成、陳木勝等導演的賞識,他們合作拍攝了《失業皇帝》、《東京攻略》、《特警新人類》等影片。「麥庄」二人合作之前都在行業中「卧薪嘗膽」,都試圖在香港這個「東方好萊塢」中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劉偉強的出現無疑是幫助了「麥庄」二人,促使二人的電影事業得到了飛速提升,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麥兆輝與庄文強,也促使他們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影壇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

二、「麥庄」電影中的新特色

細數香港優秀的電影導演,他們大都經歷過香港電影「新浪潮」的洗禮並且都擁有濃烈的個人風格和藝術主張。徐克的電影偏險怪奇,把古典韻味與現代人文雜糅形成了獨特的美學風格;許鞍華的電影視點冷靜敏銳,平凡的小人物在她的鏡頭下都顯得光彩照人;再說吳宇森,他把香港的英雄片發揚到極致,把暴力刻畫的充滿神韻與意味……在人才濟濟的香港影壇,隨波逐流、只為迎合大眾的導演必定只是曇花一現,只有把自身的藝術追求、對於現實的思考放入影片之中,形成與眾不同的風格才能真的被人記住。

1. 鍾情警匪片

影片類型方面,「麥庄」合作嘗試過愛情片,如《情義我心知》,也嘗試過根據歷史題材改編的電影,如《關雲長》,但是此類影片並未受到大眾的關注與好評。當麥兆輝與庄文強尋找投資人時,許多投資人都希望他們拍的故事能夠延續《無間道》的風格,麥兆輝與庄文強才真正意識到大眾喜愛的還是《無間道》式的警匪片。因此,警匪片成為了「麥庄」最常創作的影片類型。

在麥兆輝的幼年時期,他其實已經對警察有個體式的了解和體驗,麥兆輝的父親與哥哥都是警察,他也聽到過從隔壁樓里傳來的警察自殺的槍聲,這些經歷讓麥兆輝的心中對警察似乎充滿著一種執念,這些紮根在腦海中的記憶對他的創作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麥兆輝在拍攝警匪片時更能遊刃有餘。「麥庄」拍攝警匪片與香港電影的創作傳統也有緊密聯繫。早期香港電影《偷燒鴨》就是一部已經具有某些警匪元素的作品,電影講述了警察抓小偷的故事。20世紀80年代,吳宇森拍攝了一系列英雄片,在《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等影片中都出現了警察與匪徒這一對正邪對立的形象。香港的社會風氣和電影分級制較為開放,警匪題材創作有較大的自由度和發揮空間,編劇可以通過警匪之間的正邪對立營造齣戲劇衝突,並且許多動作和槍戰場面都可以出現。

2009年「麥庄」拍攝了警匪片《竊聽風雲1》,又在2011年和2014年拍攝了《竊聽風雲2》和《竊聽風雲3》。《竊聽風雲1》講述了執行竊聽任務的警察為了個人私慾銷毀竊聽證據,最終難逃殺戮的悲情故事;《竊聽風雲2》則是在一次車禍中警察發現了一枚高性能軍用的竊聽器,以此為突破口找到了一個名為「地主會」的神秘組織;《竊聽風雲3》作為竊聽系列的完結篇,幾乎調動了前兩部的所有演員,把視角對準了香港的「丁屋」政策,以現實問題為切入點進行大膽的藝術想像與娛樂創作。在《竊聽風雲》系列中,「麥庄」電影創作的野心越來越大,格局也越來越廣,但他們依舊選擇了最擅長的警匪片作為敘事的「外殼」,通過電影中的一次意外或是細節,逐步向真相靠攏並揭開最終的巨大陰謀。2012年,「麥庄」還拍攝了一部諜戰題材電影《聽風者》,講述了解放初期國民黨殘餘勢力試圖顛覆新政權,與共產黨701部隊進行了一場圍繞「監聽」而展開的諜戰故事。《聽風者》雖然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警匪片,但片中國民黨與共產黨對立關係明確,這對關係與警匪有著相似的地方。「麥庄」雖然一直在延續《無間道》的創作模式,但在電影產業日益蓬勃的時代下,已經很難再創作出一部可以與《無間道》媲美的影片了。

2. 聚焦人性

在「麥庄」合作的大部分影片中,往往同時塑造諸多性格迥異且獨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代表著一類人,通過劇情中設定的事件激發出人性的陰暗面,把他們對人性與社會的主題思考寄托在這些人物形象身上。麥庄電影中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人和壞人,許多人只是因為被逼無奈且為求自保而犧牲掉原本善良的一面。這實際上跟編劇理念有很大的關係。作為核心編劇的庄文強,喜歡孤獨且悲觀的看待周遭發生的一切,他喜歡遠藤周作的《深河》,善於以悲天憫人的胸懷和寬廣平和的心態思索信仰與愛,以當下的凡俗眼睛仰望蒼穹,作品中充滿著現代人對人性的思考,對人類處境的悲憫與憐愛。

《無間道》系列演繹的便是關於人性的故事,雖然影片是警匪片的外殼,還安插了卧底,但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著內心的爭鬥與情感的糾葛。《無間道》系列中的每一部影片都把側重點安排在了不同的人物命運上,目的也是為觀眾呈現出更加真實的人性,讓觀眾從多個角度去解讀角色,去了解角色背後的無奈與痛苦。《無間道》系列中,多條人物線索穿插交織,使得危機背後還有更大的危機,陰謀背後還有更深的陰謀,在複雜的人物關係背後承載了諸多關於人性與命運的思考,有人背棄愛情、有人失去最寶貴的東西,直至結局都沒有一個真正的勝利者,這種撲朔迷離的結局給了人們更多反思與追問的空間,影片中展現出的命運恰恰也是對於現實生存狀況的最佳寫照。「正邪定論是麥庄對人性身份的象徵,但其風格始終不忘探討『善中有惡,惡中有善』的複雜層次——《無間道》的劉建明雖為黑道,卻始終想去盡好人的本份,遺憾天理不容;《竊聽風雲》本是善良的好警察反為私慾心生貪念,下場亦各得其所,可見在麥庄的警匪視角下,非但從無真正意義的善與惡,好人與壞人,更永遠只是輕易逾越的『一線之隔』。麥庄電影里有一句經典對白:『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縱觀《無間道》的韓琛、《無間道2》的倪永孝,與《終極無間》的劉建明,都逃不過『因果循環』的宿命;《竊聽風雲》亦然,即使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惡梟之罪行仍需凌駕法律,以復仇一霎的淋漓快感完成報應!」[2]

3.「乾淨利落」與「以靜制動」的死亡儀式

在「麥庄」電影中,我們很難看到激烈的槍戰和血腥暴力的場面。20世紀80年代,吳宇森奠定了陽剛暴力美學的主流模式,而今「麥庄」卻採用了一種乾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的動作方式。片中幾乎所有的射擊都是一槍命中絕不浪費多餘的子彈,這就為決戰之前留出了大段的空白,人物精彩且富有深意的對白往往會在此時出現,很好地表現出人物的內斂與機智。吳鎮宇的那句「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從此便成為了人們掛在嘴邊的「真理」。「麥庄」用「以靜制動」的手法處理死亡時刻的智慧還體現在他們對影片題材的切入點上,但說起 「以靜制動」的影像風格,真正把它發揮利用到極致的導演非杜琪峰莫屬,杜琪峰一改傳統動作片的模式另闢蹊徑。在他的影片中似乎很少看到大範圍的爆破、快速的運動、激烈的打鬥等動作片常見的橋段,相反他的影片偏好於靜,杜琪峰經常在影片中遏制鏡頭的運動和人物的運動,從而捕捉一觸即發時的氣氛。第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授予《槍火》最佳導演時的評語是,導演以大刀闊斧之勢,集中火力炮製一部黑幫鬥智鬥力作品,風格獨特神采飛揚,當中暗場交代,簡約的風格言簡意深,幾場槍戰場面更是經典設計。評價中更多提到的就是杜琪峰電影語言之創新。「《槍火》可以說是完全確定了杜琪峰電影風格的作品,……各種機位和角度拍攝出來的靜態鏡頭,每個鏡頭的構圖和演員的站位都經過了精心設計,這種靜態的機位和構圖讓整場戲呈現出一種強烈的緊張氛圍,而這個是運動不能做到的。」[3]

「麥庄」電影中雖沒有把「以靜制動」的影像風格發揮的如杜琪峰一般淋漓盡致,但在「麥庄」的電影中,動靜的結合仍是他們作品中的一抹亮色。他們試圖在原有的「以靜制動」的風格之上進行富有創新意義的探索,「麥庄」電影中「以靜制動」的特點並未全力體現在類似於杜琪峰作品中的「生死決戰」時刻,但是卻體現在了影片的整個視角選取和敘事切入點中,這一嘗試使得「麥庄」的電影呈現出了一種「大氣魄、深主旨」的特點。《竊聽風雲》系列以及《聽風者》都是以「聽」展開敘事,「麥庄」把人的所有貪念都隱藏在極小的範圍之內,而不是把慾望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種從小視角中呈現大陰謀的方式恰恰與「以靜制動」的智慧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一切慾望即將實現的時候,所有的人便有所察覺並互相出賣,最終在互相牽絆之中落得一無所用,「麥庄」吸取了港式警匪片中特有的「以靜制動」的風格並融入到自己創作的影片之中,這一嘗試體現出了現代港式警匪片的獨特創作摸索。

三、「麥庄」電影的「雙贏」

「麥庄」合作以來的電影票房成績都相當可觀,二人有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能夠通過人們身處的環境發現社會正在經歷或即將經歷的問題。同時「麥庄」在創作中始終堅持個人的理念,不放鬆對電影質量的追求,使得觀眾在看完影片後能夠依舊保持思考,他們的創作既迎合觀眾又保證了影片的水準,從而達到了影片在商業與藝術兩個領域中的雙贏。

1.「麥庄」電影的商業化考量

如今電影的創作都需要按照投資方的意見不斷進行修改,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故事已不是導演最原始的初衷。在北上合拍的大市場語境下,許多香港導演開始「撈金」,逐漸放棄了對電影藝術價值的追求,只顧一味地去迎合大眾的趣味,一味地在商業利益面前妥協。「麥庄」的電影雖也有著商業化的追求,在他們的理念中,「商業化」就是與市場接軌拍出能夠讓大眾喜愛並且值得思考的影片,他們的電影中依舊充滿了批判與反思。《無間道》系列中,警察、毒梟、卧底等充滿戲劇性的角色支撐起人物關係框架,製造出激烈的衝突與矛盾,但實際上表現出的卻是對人性的深刻思考。《竊聽風雲》系列中,所有的故事都貼近大眾的生活,片中的事件與現實生活相互觀照,引發大眾的共鳴與思考。《竊聽風雲1》中,反映了人們在股票交易中的心理,在衝突與轉折中展現人類的貪念;《竊聽風雲2》中,展現了不為人所知的經濟醜聞;《竊聽風雲3》中,「麥庄」又把視點轉移到了香港的房產問題。

「麥庄」電影的商業考量還體現在影片的創作類型上.隨著CEPA(《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簽訂,隨著合拍片的日益興盛,進軍內地也成為了「麥庄」電影事業發展的必然方向,例如《無間道3》開始啟用內地演員陳道明、尤勇等,儘管此舉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港味」,但商業上卻非常成功。「庄文強曾如此定義『港味』:『我認為有幾個元素構成所謂的港味。其一是節奏,是近乎精神分裂的急速節奏,現在連好萊塢也模仿了。 另一項就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即為求達到某種戲劇效果,便什麼招式也要用到。再一項是我認為港產片獨有的東西,那就是『賤』!不是作賤的賤,是品位低俗、格調無賴的賤。是想追求一種近乎美國B級片的低俗口味,不斷追、跑、跳、碰的那份狂放刺激,還有尖酸刻薄的對白。這其實是要盡情享受亞文化的心態。因為一直以來,內地的藝術創作都予人正經八百、循規蹈矩的印象,反而看港片能享受到賴皮狂放的快感。」[4]

2.「麥庄」電影的藝術化追求

鮑勃·努恩、克里斯·洛克在《什麼是藝術》中提出:「藝術是充滿思想的技藝。」在「麥庄」的電影中,他們時刻提醒著人們不要忘記思考,要試圖在流動的影像之中發現其承載的思想與深度。藝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因為藝術中融入了思考,融入了對於生命的特殊體驗與感悟。在「麥庄」的電影中,他們大多在生活中選取創作的素材,通過藝術化的加工使其具備能夠引發觀眾思考的能量。「麥庄」電影的藝術追求體現在影片中多面複雜的人物形象塑造,電影的風格也由純動作式的警匪片創作模式逐漸轉向探索創作高智商犯罪警匪片類型的模式,最後在「麥庄」影片中總能看到天道與人慾的交鋒碰撞與充滿哲學智慧的思考。

「麥庄」的影片大多都聚焦於人性,他們利用影片中人物之間的背叛與失去展現人性的複雜與多面,並且在「麥庄」的影片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人與壞人,也沒有一個固有的標準去衡量究竟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此類的創作理念在他們的影片中都幾乎都可以找到痕迹。在《情義我心知》中,患有輕度智障的李子俊都知道在關鍵的時候可以用欺騙來獲得同情和收留,也許正是對於人物的客觀描寫才能夠展現出人物身上豐滿的特徵,從而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的具有溫度與真實性。「麥庄」兩位導演創作的警匪片與傳統意義上的港式警匪片有諸多的差別,他們兩位的作品顯得文質彬彬,「火暴的打鬥場面在電影中所佔的分量較少,暴力爭鬥、黑幫火拚、情義相挺這些橋段在麥庄的電影中並不是沒有,而是除了這些簡單的斗勇以外,電影中還增加了以往同類型電影所較少的鬥智:警察與黑幫的鬥智、黑幫之間的角力、人心與人心的較量等,而這些鬥智的部分成了影片的重頭戲,在結構和設置上更加的精細和複雜。」[5]除了對於人性的全面刻畫以及警匪片類型創作模式的探索之外,「麥庄的影片中還流露出了淡淡的哲學思考,天道和人慾的兩難選擇在麥庄兩位導演的電影中體現得很明顯,天道在他們電影中不僅是一種秩序的穩定,更是一種觀眾的基本道德認同與情感傾向。人慾在他們的電影中代表的則是主人公們內心慾望的掙扎。電影中人心的潰敗最終抵不過天道正義的存在,天道是永遠的勝利者。例如,《願望樹》中有情人終成眷屬體現了愛情力量的偉大;《別戀》中天使和凡人不能違背身份在一起的結局體現了現實的殘酷。」《無間道》中的那句「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還現出了「因果論」的哲學觀點。「麥庄」通過大眾普遍接受的普世主題最大限度的引發觀眾的認同,同時讓觀眾在電影之中反思,從而達到情感的升華與心靈的凈化。

結語

作為新世紀香港影壇崛起的「雙雄」搭檔,麥兆輝和庄文強為香港警匪片的創作提供了全新的模本。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電影市場中,「麥庄」能夠做到商業與藝術上的「雙贏」,這離不開他們對於電影的熱愛,對於創作理念的堅守。

附:麥兆輝、庄文強參與導演、編劇影片篇目表

參考文獻

[1]拉里·沃卓斯基已經變性,現在以拉娜·沃卓斯基身份生活。

[2]Mtime時光網:《將雙雄進行到底:麥兆輝、庄文強的十年創作路》,2011年5月6日。

(http://news.mtime.com/2011/05/06/1458465.html)

[3] 楊翥鵬、梁春竹:《以靜制動的平凡英雄——淺談杜琪峰電影的的風格特色》.《戲劇之家》.2014年12期.

[4]閱讀時間網:人物周刊,《庄文強、麥兆輝的香港情懷》,2012年9月20日

(http://www.timetimetime.net/renwu/3727.html)

[5] 郭禹慧:《商業和藝術的有機融合——論麥兆輝、庄文強電影》.《名作欣賞》.2013年32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養蛙為啥火了?因為它特么過的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啊
最近讓馬雲焦慮的事情 假貨低價經濟的帶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