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五胡亂華還是五胡入華
《中國歷史地圖畫卷》有這樣一段話描述兩晉十六國:
一統天下的驕傲還沒來得及向世人炫耀,已被野蠻的五胡撕碎了踩在腳下。十六國的統治者輪番上演著血腥與暴力的政治遊戲。所謂的中原華冠卻龜縮江南,總有桓溫的豪壯北伐,也難以改變王宮貴胄依舊隨吳歌放蕩,以致忘卻了故鄉之所在。但滄海桑田,榮辱已逝,唯有當年的魏晉之風還閃爍著人性的光芒。
的確,這是一段我們並不熟知的歷史。或許是因為編劇們往往認為期間不堪回首吧。
《三國演義》第一句,「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預言似乎在這裡並不準確,剛剛經歷了三國動蕩的百年,西晉的統一維持了僅僅37年,又呈現出比之東漢末年更加混亂的局面。
何解?源自八王之亂!但這只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我們不得不承認秦始皇的偉大,果斷的摒棄周的封建邦國制,改為中央集權制。
晉之前的楚霸王項羽就是逆歷史而為的重走封建邦國制,以致一敗塗地。
漢初也同樣,七國之亂險些導致漢朝的覆滅。漢武帝花費了十數年才用推恩令化解了隱患。
司馬炎亦是如此,也許是為了彰顯其皇恩浩蕩吧,大肆分封王爵。以致八王之亂的產生。
而此時的胡人早已不是曾經的匈奴,他們是漢化的胡人。
自漢武帝驅逐匈奴後,兩百年間,漢人對待胡人都是懷柔政策,胡人也對漢文明趨之若鶩。
胡人南遷,成為了漢人的戍邊者。相當於是漢人把胡人請進家門,並同化他們。
其中不少胡人已把中原當做家,已是我家,豈有不掌之理?
誠然,五胡亂華是一段混亂的歷史,不少人認為,漢人險些滅族,多虧了戰神冉閔的反擊屠胡,才得以保存漢人的延續。
這是否有大國沙文主義或民族主義的思想?
易中天老先生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五胡亂華的說法並不準確。這期間,胡人確實殘害漢人,但是三國期間戰亂死傷的漢人也並不比這個時期少。
而此時的胡人,他們在學習漢文明,試圖證明自己就是漢文明的繼承者,胡人在拚命的漢化。
從這個角度說,不是五胡亂華,而是五胡入華!
戰亂帶了死傷,也帶來了民族大融合,也使國家版圖的疆域更加遼闊。
看待歷史的角度多樣和辯證一些,或許可以帶來不同的結果。
TAG:民少不遠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