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徽壽縣發現8億年前藍藻家族中的「大型安徽絲藻」

安徽壽縣發現8億年前藍藻家族中的「大型安徽絲藻」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龐科博士等,在安徽壽縣新元古代約8億年前的化石中發現了具有多細胞和細胞分化的「大型安徽絲藻」,認為其為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證據,相關成果今天在線發表在《細胞》出版集團《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在古生物研究所看到,「大型安徽絲藻」就像一層膜覆蓋在化石表面,在顯微鏡下看,像一團團頭髮絲。雖然8億年過去了,但這種原始藻類和目前我們所見的藍藻模樣差不多。龐科介紹,氮元素的吸收對生物的生存至關重要,但氮又是一種很頑固的元素,不溶於水,而且高等植物沒法直接吸收,只能通過化工的方式合成氮肥,供植物吸收,或是通過植物將氮固定在身體里,進入生物鏈循環,這種神奇的藻類扮演的角色就是後者。

龐科說,「大型安徽絲藻」具有異形胞,這是一種缺乏光合結構、通常比普通營養細胞大的厚壁細胞,其中含有豐富的固氮酶,是藍藻進行固氮作用的場所。它們的化石記錄非常稀少且爭議很大。此次的化石是在安徽壽縣八公山地區發現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專家們就開始關注這一片化石。果然,在2013年,南古所的專家們如願以償地發現了這批化石。

據悉,這一發現將具有固氮能力的藍藻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往前推了4億年,對理解早期生命演化過程及其地球環境背景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藍藻的異形胞是為了應對氧氣濃度上升、保護其中對氧氣敏感的固氮酶而產生,因此「大型安徽絲藻」從生物學方面也證實了新元古代早期地球氧化還原環境的轉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個科普 的精彩文章:

科技史上的今天:圍觀2月2日,看看都發生了什麼
世界盛傳的30大著名謊言

TAG:一個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