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體驗:解鎖速度合格 貼膜也能用

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體驗:解鎖速度合格 貼膜也能用

2017年整個手機圈有不少關鍵詞,如果把「全面屏」放在第一位相信大多數都沒有太多異議,暫且不管那些手機是否符合全面屏的字面意思,但18:9比例的屏幕確確實實為用戶帶來一個問題——不得不放在背面的指紋。隨著指紋技術的不嚴演進,新思發布了屏下指紋的解決方案,而今天文章的主角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也由此誕生。

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體驗


在2017年12月中旬,新思(Synaptics)發布了屏下指紋解決方案Clear ID FS9500,該解決方案並不需要前面板開槽,只需要在嵌入屏幕下即可進行指紋識別。

新思Clear ID FS9500

通過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出,感測器模組是在玻璃面板和AMOLED堆棧之下,基板之上。所以在強光照射下我們可以看到屏幕下隱藏的感測器模塊。

感測器示意圖

實際上,感測器是通過光電反射技術來收集指紋數據的,當用戶將手指放在識別區域,RGB Pixel發出光線照射識別區,在體驗環節會有針對性的演示。也因此這種解決方案只能配合OLED屏幕來使用,因為OLED的發光方式讓整個屏幕模組能更薄。

而光電反射技術也有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無非進行活體認證,假如用戶倒模製作假指紋的話是可以通過驗證的。

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有什麼不同

在新思發布屏下指紋解決方案不就我們就看到了vivo和新思在社交網路上「眉來眼去」,而在1月的CES2018上我們則看到了vivo展示的X20 Plus屏幕指紋版本。

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的包裝變化不大

其實這款機型此時已經拿到了入網許可證,型號為vivo X20 Plus UD,而UD也自然而然的理解為Under Display。

右下角的標識

整個包裝除了右下角的「屏幕指紋版」幾個字以外並沒有太多差別。依舊是熟悉的黑色的配色,並且還有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表示。因為配件環節並沒有不同,所以我們也就不過多展示了。

正面ID設計完全相同

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的機身ID設計同普通版是完全的相同的,屏幕尺寸以及機身尺寸都沒有變化,只是將背面的指紋開孔取消。

背面取消了指紋識別的開孔

通過強光照射之後,我們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屏幕內部的指紋識別模塊,即使不在強光下,以某個角度也是能隱約看到模塊個的。雖然沒有人天天看這個模塊,但點述覺得這個模塊的放置方式會引起重度強迫症患者的不適,而這樣的放置的原因可能是比較符合右手拿手機時,拇指的擺放位置吧。

強光照射下能看到指紋感測器


vivo X20 Plus在系統版本以及UI界面上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針對指紋識別的交互上有針對性的改動。

RGB Pixel發出光線照射手指

初次使用時,依然需要設置鎖屏密碼,而在錄製指紋時可以看到屏幕上會提示模塊的識別區域。當用戶將手指放置在該區域時,前文中提到的RGB Pixel發射光線也是能通過肉眼看到的,這個識別區域的亮度會提高很多。

錄入過程沒有差異

錄製過程到是沒有區別,多次放置手指直到將圖示區域填滿位置。在這裡也說一個小貼士,因為其識別原理用戶在用力按壓屏幕時將會獲得更好的識別效果。

需要用指紋是會有標誌提醒

當設置完指紋之後,在熄屏時用戶拿起手機或者是點擊屏幕的話,識別區域都會單獨亮起,這時用戶就可以將手指放在該區域進行解鎖。

熄屏點擊屏幕或者拿起手機都會顯示指紋識別區域

在熄屏界面解鎖時,如果成功解鎖的話,屏幕上的識別區域會模擬出PCB版上信息通過線路傳遞時的動畫效果,視覺效果很酷炫,也會給人一種科技感。

解鎖後的動畫效果

在體驗方面,大多數場景都是熄屏後解鎖,因為加入了動畫效果的緣故,所以感覺時間上還是比較短的,但可以肯定是解鎖速度不如傳統的電容式指紋解決方案,不過在感官上無論是否有動畫效果的影響,都不會給人遲滯的感覺。

也就是說不會再日常使用中給用戶帶來負面的體驗。在準確率上,點述嘗試了20次左右的連續解鎖,並沒有失敗,如果屏幕以及手指的清潔度沒有問題的話,解鎖準確率不用擔心。

需要現在設置中開通指紋支付

如果需要開通軟體內的指紋支付功能的話,同樣需要在軟體中先開啟。在實際體驗中,對用戶來說基本上就是將指紋識別區域移動到了屏幕上的區別。需要驗證指紋時,指紋圖案會出現,不會讓用戶操作上有負擔。

指紋支付


在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展出的同時就有網友詢問貼膜後是否會影響屏下指紋識別的效果,當時vivo給出的回答是需要專用貼膜才可以,並且vivo也在研發。

GIF

泡泡網已驗證貼上玻璃膜也能成功解鎖

點述也在拿到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之後購買了鋼化玻璃膜,可以因為物流不給力一直沒有到。不過泡泡網進行了測試,根據文章來看他們使用了一個厚度0.23mm的品牌玻璃膜,經過實測是能夠準確識別的,但在使用時需要更用力些才能獲得更好的識別效果。

算上屏幕厚度在1.5mm都能正常工作

實際上,在示意圖上我們就能明顯看到的「Screnn Pretector」的一層,並且左邊的合計厚度為1.5mm,也就是說感測器到最終手指能夠觸碰的區域距離在1.5mm都是能夠正常識別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屏下指紋識別方案是利用光的特性工作的,所以說要盡量選擇品質更好的品牌玻璃膜,通透性更好、更薄都有利於感測器的識別。像是那種濾藍光或者是鏡面的玻璃膜雖然沒有實測,但並不建議用戶購買。


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在解鎖以及支付方面,雖然沒有完全達到傳統電容指紋的速度,但整體體驗依舊超出了點述的預期,而且他們兩者之間的速度差距很小,如果不是刻意比較的話,在感知層面不容易發現。

另一方面,vivo還很聰明的加入了酷炫的解鎖動畫,這從能夠明顯從感知上降低解鎖速度上的不足,並且還給人以科技感、未來感。

營造了不錯的科技感

綜合來看,由新思提供的Clear ID FS9500屏下指紋解決方案還是值得肯定的,儘管在活體認證這部分還有先天的不足,但在使用層面並沒有太大問題。

值得思考的是,屏下指紋的解決方案確實為全面屏機型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產品體驗,但OLED屏幕的產量仍然是受限制的,另外在裝配工藝上良品率以及成本的提高都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會在最終價格上轉嫁給消費者。

由此來看,2018年確實會有更多的機型用上全面屏+屏下指紋的組合,但距離普及可能還有段時間,起碼在上半年點述認為屏下指紋的機型不會爆發。同時點述更期待識別區域更大,甚至是整個屏幕都能夠識別的屏下指紋技術的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點述Spotory 的精彩文章:

聯發科Helio P系列準備發力?2018年最慘烈的依舊是千元機
CES首日綜述:華為旗艦登陸北美 三星S9二月發布

TAG:點述Spo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