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多了會患食道癌?如何健康地吃火鍋呢?
近來,寒潮強勢來襲,氣溫驟降。怕冷的人都開始圍著火鍋麻辣燙轉了,約上三五好友或和家裡人一起,吃著湯鍋又鮮美又熱乎,自然在冬日裡對它愛不釋口,深陷火鍋麻辣燙里不能自拔。可是,近日的一些重磅健康飲食問題均扯上了火鍋,什麼火鍋里有罌粟,愛吃火鍋患了食道癌,吃貨們可得注意啦!
火鍋里到底有沒有罌粟殼?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在執法中發現35家餐飲服務單位經營的食品中含有罌粟鹼、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罌粟殼成分,存在涉嫌違法添加行為。涉案的35家餐飲店的經營內容涉及烤魚、火鍋、羊肉粉、油爆蝦等廣受大眾喜愛的食品。
獲悉,罌粟殼等違法添加案件多集中在火鍋、湯鍋之中,現在是隆冬季節,是吃火鍋的旺季。廣大市民外出就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級較高的火鍋店;並且在食用火鍋時注意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合理飲食;一旦出現胃腸道不適等癥狀要及時就醫。
1、別去那些一進門就香氣逼人的火鍋店。根據經驗,火鍋熬制的香味都是自然散發的,應該是越煮越香,一端上來的火鍋就香氣四溢,絕大部分可能已經被加了增香劑。
2、可以觀察火鍋店內端上來的麻辣鍋底。如果麻辣鍋的辣油顯得透紅鮮亮,那麼這個麻辣鍋底可能暗藏問題:因為在正常情況下熬制的麻辣鍋底,應該是略有渾濁的,透亮的麻辣鍋底很可能是加了辣椒精或者火鍋紅。
3、可以在湯底燒開的時候查看,是否有很多泡沫在鍋里翻騰。正常的情況下,鍋底燒開是沒有泡沫的,有泡沫可能有問題。此外商家端上鍋底的時候,燒開後先不要往鍋里涮食物,可以用漏勺先撈一下湯底看是否有不明殘渣。如果有,則說明火鍋底鍋很有可能是上一鍋留下的。
除了火鍋店底料,根據近年來媒體曝光的多起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的案例,麻辣燙湯底、羊雜碎湯、麵皮燒烤店、水煮魚底料、小龍蝦、燉鵝肉、麻辣香鍋、涼皮等小吃店也成為重災區。
罌粟殼食品會不會如吸毒一樣上癮?長期大量吃,會產生依賴成癮,不過,偶爾吃一兩次,對身體傷害不大。
如何健康地吃火鍋呢
火鍋多了會患食道癌?
眾多研究顯示,進食過燙食物會增加口腔、食道以及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幾率。不論是口腔還是胃腸道黏膜上皮,抑或是食道內壁,它都由黏膜組成,十分嬌嫩,其正常耐受的溫度在40℃-60℃,一旦遭受50℃-60℃以上的熱刺激,就容易發生損傷,更可能導致燙傷。
經常吃火鍋、麻辣燙等刺激性食物,會周而復始地損傷黏膜,且往往是黏膜尚未修復,就又遭重創。長期反覆刺激,人體食管「黏膜屏障」被破壞,會使得水腫的黏膜發生異形性改變、不典型增生,最終導致癌變。
如何健康地吃火鍋呢?
選擇湯底--清水或清湯鍋底最好
老北京的涮鍋湯底就是白水,裡面加一點蔥、姜、海米、香料,沒有添加油脂,這樣的湯底幾乎沒有熱量。清湯中會有一些油脂,但一般不是太多。而麻辣紅湯雖然味道濃郁,但裡面的油脂含量非常高,不宜多吃。
食材的選擇--天然新鮮、種類多樣、多素少肉、菌薯兼備
多點蔬菜、薯類、菌類、豆製品,少點肉類和半成品(午餐肉、火腿腸、魚丸等)。
蔬菜:應該是種類、數量都最多的食物,最好能兼顧各種蔬菜,而且一定要有對身體益處,菠菜、茼蒿、香菜、萵筍葉、豌豆苗、西蘭花、綠葉生菜、油菜等等。再根據喜好選擇一些淺色蔬菜,如大白菜、冬瓜、白蘿蔔、筍片等。
菌藻類:蘑菇、木耳、海帶也可多點一些,很多火鍋店都有菌類拼盤,不妨點一份,可以一次吃好幾種蘑菇。
薯類:紅薯、土豆、山藥、芋頭這些薯類要點一些,一起涮出來當主食吃,比吃完火鍋再來個油酥餅、炸饅頭、白麵條要強得多。豆製品:豆腐、凍豆腐、豆腐皮都非常適合涮煮來吃,但要注意油豆泡、油炸過的腐竹都是脂肪含量較高的。
肉類:肥胖、有慢性病的人要少點脂肪含量高的肥牛、肥羊肉片,因為用來涮煮的肥牛羊肉片脂肪含量可高達30%.最好點瘦牛肉片、魚蝦、雞肉片、百葉毛肚、鴨血這些脂肪含量比較低的肉類。當然如果是怕冷瘦弱的人,可以點一些牛羊肉。
※食管癌術後四個階段怎麼吃才算科學呢?
※震驚:北方比南方食管癌發病率高 還能不能愉快的吃喝了?
TAG:食道癌防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