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姝彤 東北女漢子,也愛宋仲基
郭姝彤 生日:1992年8月22日 出生地:吉林 星座:獅子座 院校:中央戲劇學院 代表作: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少年》
《誰的青春不迷茫》和《少年》,讓郭姝彤成為新一代青春片的愛用女主,她卻始終保持自己的步伐,走得不急不躁。粉絲天天在她微博下面「催更」,等待她的新作品,她卻活得像個生活方式博主,慢悠悠地po些美食和自拍,把「演員」的工作和自己的生活都平衡得極好。她說她知道,演員和藝人不一樣。
國標「跳成專業」 半路專攻文化課
郭姝彤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跳舞,一直到小學六年級,用她的話說,已經跳成專業的了。「小學的時候就算是上的藝校,上午學文化課,下午練專業,還會跟著老師全國巡演。」但到了初中,她自己覺得應該多學文化課,多學一些東西。那時,郭姝彤在國標少年組的圈子裡已經跳出了些名堂,放棄的話著實可惜。「家裡對我投入很多,不管是時間精力還是金錢。」但是,郭姝彤沒想到爸爸媽媽對於她的決定還挺支持的。
平靜地過完初中,上高中的時候,郭姝彤開始思考將來要幹什麼。「我自己不喜歡三點一線的生活,就開始想我以後到底要幹什麼。」郭姝彤這時想起了小時候學跳舞的經歷,這個年紀再入舞行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她想到了表演。「我記得應該是高二的時候,我就開始在網上找演員培訓班,後來我自己聯繫好了一個在北京的培訓班,就跟我爸說,我要去北京試一試。」
這一次,郭姝彤並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他們很擔心,發動家裡所有親戚朋友跟我反覆溝通,因為娛樂圈對我們那種平民百姓家庭很遙遠,還會覺得很亂。」郭姝彤還記得當時家人的心焦,「我舅半夜喝多了還給我打電話,說大寶別這樣為難爸媽了。」郭姝彤痛哭了一晚上,下了決心要放棄夢想。但是第二天一起來,她還是覺得自己必須要堅持。
於是,郭姝彤隻身一人來到北京。「那年我是自己一個人和小夥伴們在北京過的年,那也是我18年以來,第一次自己在外面過年。」在培訓班接受了三個月的培訓之後,郭姝彤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其實藝考的時候也不是完全一帆風順,當時北京電影學院三試先放榜,我落榜了。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條件也不是特別好,所以還挺心灰意冷的。也可能就是因為沒抱太大希望去參加的中戲三試,所以比較放鬆,結果最後成績還不錯就考上了。」
「青茫」讓她壓力爆棚
《誰的青春不迷茫》讓更多人認識了郭姝彤,但拍這部戲卻讓她暴瘦十斤,還差點得了抑鬱症。在試演的兩個月里,郭姝彤一直面臨被換掉的危機,這段時間,可能出演主角「林天驕」的有三個演員在現場,每天參與試戲和排練。「從一開始一點希望都沒有,到後來越來越希望被選上,再到隨時有可能被替掉,那個時候的心理壓力特別大。在等待的時間裡,不斷有新的『林天驕』進來,我就會懷疑自己。」郭姝彤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種心態特別不好,但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情。「我完全是在處於被換的階段拍完這整部戲,所以那段時間,也是我這二十多年來,壓力最大,最迷茫的時候。」
那段時間,郭姝彤經常會在休息的時候把自己關在宿舍里,不開燈、不開手機,自己坐在床頭,特別害怕有人敲門或者給她打電話。「因為那段時間,每天固定會有四五個人找我談話,來說我『你要是演不好就把你給換了,你怎麼能這麼演呢?』而且我也不敢跟家裡人說這些心理壓力,劇組其他演員都是小孩子,也不可能幫我解決什麼問題,所以我每天就是自己在消耗這些負能量。後來,導演和同哥(劉同)都發現我心理壓力太大了,我們通過反覆的溝通,最終才慢慢排解開這些壓力。包括劇組的工作人員,都對我太好了,那個時候我暴瘦,比現在要瘦六七斤,劇組的人就會每天給我帶好吃的。不過,後來我覺得這種壓力是對的,因為我要演的這個角色就是生活在高壓下的,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在那個人物中。」
《誰的青春不迷茫》後,郭姝彤又馬不停蹄地趕去《少年》片場。告別「迷茫」的青春,又迎來了一場更為慘烈的青春。一直到了去年的《因為愛情》,角色設定終於歡樂起來。
【花邊】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每次聊天說開心了,郭姝彤東北姑娘的氣場就出來了。「我東北味兒賊濃!」她笑著說。郭姝彤本身也是一個正義感十足的姑娘。「我特別愛見義勇為,我看不了好朋友受委屈,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我會比任何人都生氣,有時候好朋友反過來會勸我,說沒事沒事。」不過別看她個性很「硬朗」,選老公的標準卻和一眾少女是一樣的。「我雖然很強悍,但是我也喜歡比較強勢的男生。」她笑稱。記者問她:「聽說你也特別喜歡宋仲基啊?」「宋仲基撩妹手段太高超了,我抵禦不了這樣的!」她說。
「勝似親媽」好姐姐
郭姝彤有一個妹妹,「我妹妹比我小10歲,有個弟弟和有個妹妹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對弟弟會比較糙,打打鬧鬧,現在我倆也是這樣,他說我一句,我懟他一句的。但是對妹妹就會更細膩。而且我妹比我小太多了,我對她就像對自己的閨女似的,我有時候覺得我更像媽,不像姐姐。」說到和妹妹的關係,郭姝彤笑著給我講:「她現在可高冷了,我經常給她發微信問她:『小寶,你在幹嗎呢?姐姐都想你了』,她也不理我,一個禮拜給我回一條就不錯了。但是我倆有一個沒有說破的默契,我倆共用一個淘寶賬號,她每次都會把自己想要的放在購物車,然後我第二天看見了,就會幫她買好。有時候我比較忙,好幾天都沒登上去看,她就會給我發條微信說,『姐,上淘寶』。」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五個關鍵詞讀懂2018家居潮流
※《奇蹟男孩》講的是正常人如何補全自己的「缺陷」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