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令人大失所望的神作續集
導語
2007年,小成本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被驚呼神作,時隔十年,它的續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新紀》再度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於此同時,首部主演大衛·李·史密斯、威廉姆·卡特回歸,並且首部導演理查德·沙因克曼回歸執導續集。
主演導演全部回歸,10年前拜倒在導演石榴裙下的觀眾們在續集播出前都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曾經的神作可以再續經典。只不過,在觀影后卻頻頻表示導演砸了自己的招牌,狗尾續貂的幾處敗筆實在是讓神作跌下神壇,令人不免大失所望。
2007年的驚艷神作
在常規的科幻片中,一般都有科幻人物,科幻場景,或者至少得有個科幻道具。然而2007年的這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完完全全不按套路出牌。一群人集中在一間屋子裡,只是靠閑聊和討論,把地球上一萬四千多年的來歷和過往做了一個「小小的」假設,就炮製出了一個小場景的燒腦電影。
影片主要講述了身為哈佛大學教授的john的故事,卻是是一個活了一萬四千多年的人類的故事,他居住在人煙稀少的山裡,在影片的開端大家都要開車才能到達教授john的家,但是即便如此,john的家還是保留著許多現代的用具,隨著故事節奏的推進,john家中東西被越搬越空,沙發也被搬得只剩下一隻,大家守著一個壁爐席地而坐,像是從現代世界回撤真的來到了洞穴之中。
當然,在此之前誰也沒有辦法能夠把這個朝夕相處的人和一萬四千年聯繫起來,也沒有辦法把他和哥倫布一起航海聯繫到一起去,可是電影的神奇之處就在這裡 ,電影將所有的不可思議轉換成有理有據讓人不得不為此信服。
耗資較少、人數較少、場地單一的小場景的電影總是在邏輯和設計感上取勝,就像這部電影一樣,能夠通過隻言片語中拼湊出的超越認知的思想,並且充滿邏輯性。在高潮部分John講述宗教部分的故事時,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去打開電燈,而是在昏暗的火光中圍著John,像一群接受神諭的遠古人。
在電影令人腦洞大開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一下電影結構的嚴謹性,這一點和《彗星來的那一夜》、《十二怒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電影里零零碎碎的講述大致分為三部分:歷史、人類與宗教。同時這也可以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三個維度——時間、自我、信仰,電影向觀眾們把問題一一拋出,再一一將本有的自我信仰摧毀。
儘管電影時常只有90分鐘不到,可是卻成功討論了人類歷史上最未解的難題,循環論證的方法擊碎了其他人的理論泡影,將旁人原本牢靠的世界觀狠狠摔碎,至今豆瓣仍保持在8.5高分的美譽。也因為有了第一部的鋪墊,所以在不少影迷心中還是對第二部飽含期待的。
預期以外的大失所望
縱觀這幾年的趨勢來看,小場景的電影不乏,小場景電影拍好了反而比常規電影更加引人入勝,但是小場景電影拍好卻十分難得。
(《完美陌生人》)
就幾個人在小屋裡的對話,可以拍兩個小時還完全不讓人覺得無聊,反而怕自己跟不上對話節奏,看後也能思考多多的小成本作品成功案例簡直少之又少,能夠和科幻聯合在一起的更是難得的題材,單是《完美陌生人》這種小場景劇情電影已經令人叫好,更何況是2007年就驚艷亮相的帶有科幻主義色彩的《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也許正是因為第一部太過於成功,所以儘管第二部是繼第一部後的劇情延續,但是總覺得相較於第一部還是差了一口氣,一樣的主角,一樣的主題,甚至於討論的範圍都更寬闊了一些,卻總有抓不到精髓亂七八糟的感覺。
從宗教的盲從,教義的曲解,佛教與基督教的對比,以及對孤獨的探討等,第二部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可是結果卻差強人意,整體呈現出來的效果偏差,讓人覺得有些模糊抓不到重點,不免覺得第二部就是砸了第一部招牌的存在,不但沒有再續神話,而是從神壇跌落,令人唏噓。
在故事的論述方面,如果說第一部電影是用論證完成了一個男人一千四百多萬年的孤獨,用充滿靈性的鏡頭賦予畫面故事感,第二部雖錯綜複雜,但更像是流水賬般的記述,除了結局揭露了基督教和邪教的本性並沒有其他出彩的地方,強加的思春少女意圖勾引教授的感情線更讓人看得頭昏腦脹一頭霧水,科幻不科幻,言情不言情,讓觀眾們喪失了對影片本該有的興趣。
明明製作成本比第一部加大了投入,可是卻反響平平,或許是新加入的幾個演員太年輕,撐不起這麼深刻的論述,也可能是因為加入了不少支線故事,莫名的切換場景,使得小場景燒腦電影失去了精髓,反而讓人覺得沒第一步那麼燒腦。
該講的東西沒有講清楚,主線脈絡不明朗清晰,結尾的開放式結局,導演的說法是,為了拍第三部。可是不少影迷卻表示,已經對第三部不抱期待了,第一部的經典是無法超越的。
V觀影視
專業態度 娛樂精神
走心推薦 一起追劇
※《卧底巨星》:為偶像買賬,不為劇情
※關穎兒子真可愛,對鏡親自己停不下來,合照想吃手,顧不上看鏡頭
TAG:V觀影話 |